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作品数:2,059 被引量:25,446H指数:67
相关作者:彭建兵杨富全毛景文屈文俊门玉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50篇期刊文章
  • 92篇会议论文
  • 1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49篇天文地球
  • 2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7篇理学
  • 100篇经济管理
  • 67篇农业科学
  • 6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9篇建筑科学
  • 46篇矿业工程
  • 32篇水利工程
  • 2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冶金工程
  • 15篇生物学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62篇地质
  • 229篇矿床
  • 210篇成矿
  • 192篇地球化
  • 192篇地球化学
  • 166篇地下水
  • 107篇同位素
  • 99篇找矿
  • 91篇土壤
  • 89篇污染
  • 88篇锆石
  • 83篇盆地
  • 82篇化学特征
  • 81篇地质特征
  • 78篇金矿
  • 69篇地球化学特征
  • 66篇岩石
  • 65篇多金属
  • 65篇滑坡
  • 62篇定年

机构

  • 567篇中国地质科学...
  • 271篇中国地质大学...
  • 220篇长安大学
  • 19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29篇国土资源部
  • 105篇国家地质实验...
  • 103篇中国地质大学
  • 91篇吉林大学
  • 76篇青岛海洋地质...
  • 70篇成都理工大学
  • 65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山东省地质调...
  • 42篇西安地质矿产...
  • 41篇沈阳地质矿产...
  • 39篇成都地质矿产...
  • 38篇中国矿业大学...
  • 3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1篇中国海洋大学
  • 30篇安徽省地质调...
  • 29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55篇彭建兵
  • 46篇杨富全
  • 36篇毛景文
  • 30篇门玉明
  • 30篇屈文俊
  • 30篇费宇红
  • 30篇侯增谦
  • 28篇张志珣
  • 27篇张勤
  • 27篇刘锋
  • 26篇代杰瑞
  • 23篇柴凤梅
  • 23篇张茂省
  • 23篇蓝先洪
  • 22篇张兆吉
  • 22篇耿新霞
  • 21篇王登红
  • 21篇宋玉财
  • 19篇曾普胜
  • 18篇邵龙义

传媒

  • 130篇岩矿测试
  • 74篇矿床地质
  • 70篇地质学报
  • 58篇岩石学报
  • 56篇地质与勘探
  • 50篇西北地质
  • 49篇水文地质工程...
  • 46篇地学前缘
  • 42篇物探与化探
  • 36篇地质论评
  • 3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2篇中国地质
  • 31篇地球学报
  • 31篇工程地质学报
  • 30篇地质通报
  • 25篇岩石矿物学杂...
  • 24篇海洋地质与第...
  • 24篇地质与资源
  • 21篇矿产与地质
  • 20篇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9篇2019
  • 24篇2018
  • 49篇2017
  • 67篇2016
  • 88篇2015
  • 108篇2014
  • 142篇2013
  • 171篇2012
  • 235篇2011
  • 210篇2010
  • 154篇2009
  • 143篇2008
  • 145篇2007
  • 127篇2006
  • 127篇2005
  • 133篇2004
2,0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质环境数据集成服务及其系统实现被引量:9
2013年
地质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服务是充分发挥分散、多源、异构地质环境数据价值,支撑地质环境防治保护、预测预警与应急决策的重要保障。在分析地质环境数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目录为核心,静态集成、动态创建和远程链接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数据集成方法,以及元数据服务、直接浏览服务、数据查询服务和数据空间化服务为一体的数据服务模式。利用ASP.NET、Flex、WebGIS等技术,设计实现了地质环境数据集成服务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集成分散、多源、异构的地质环境数据,面向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数据共享服务。
张鸣之诸云强罗德利喻孟良曾青石张金区罗侃王勇
关键词:地质环境元数据数据目录数据集成共享服务地理信息服务
基于C5.0决策树分类算法的ETM+影像信息提取被引量:36
2007年
利用C5.0决策树算法对ETM+影像进行信息提取,通过与其他分类方法提取结果的对比,得出C5.0决策树分类算法精度较高。大气校正与数据融合可明显提高分类精度,利用经过NDVI、NDBI、缨帽变换处理后的影像组合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可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研究发现,C5.0决策树算法用未处理的资料生成决策树的效果较差,而经大气校正和数据融合后计算出NDVI、NDBI及缨帽变换的前3个分量的组合数据生成的决策树深度最小,并且分类精度最高。
温兴平胡光道杨晓峰
关键词:ETM+遥感影像信息提取
山东孔辛头铜钼矿成矿时代及物质来源:来自黄铜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6
2016年
孔辛头铜钼矿床产于胶东地区伟德山超单元院格庄二长花岗岩与荆山群大理岩接触带形成的夕卡岩中,主矿体呈透镜状、囊状、脉状产出,受岩体内部裂隙构造控制。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热表面电离质谱Re-Os同位素测试技术对其中的辉钼矿、黄铜矿、磁铁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17±1 Ma,黄铜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18.4±3.2 Ma,与区域上尚家庄钼矿床、冷家钼矿床成矿时代一致,几个矿床成因均与伟德山超单元有关,表明了胶东地区存在燕山晚期的钼矿化事件。而磁铁矿Re-Os封闭性较差,无法得到年龄。黄铜矿初始^(187)Os/^(188)Os值为0.32±0.17,表明了孔辛头铜钼矿床金属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向亚欧大陆俯冲而成的弧后拉张背景之下。
李超裴浩翔王登红周利敏赵鸿李欣尉屈文俊杜安道
关键词:RE-OS同位素黄铜矿定年
亚洲最大铅锌矿——三阶段叠加成矿的金顶巨型铅锌矿床被引量:13
2016年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作为亚洲最大的铅锌矿床,是三阶段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第一阶段,是位于T1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之上的三叠纪三合洞组时期(T3s)碳酸盐岩中的海相热水沉积型(M-SEDEX-type)闪锌矿-方铅矿±天青石±菱铁矿矿床组合,分布于兰坪盆地西侧。第二阶段,晚白垩世-古新世陆相湖盆中的热水沉积型(C-SEDEX type)矿床,是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时期(~110Ma,~65Ma),挤压形成的高山应力转向伸展而形成的深的断陷湖盆("高山深盆")中,沿同生断裂(沘江断裂)喷流形成块状硫化物堆积于陆相红色砂岩盆地中形成的矿床,湖盆中靠沘江断裂一侧,大小不等灰岩角砾堆积于山麓,向西砾径逐渐变小,数量减少,直至湖盆西侧灰岩角砾消失变为正常湖相红色砂岩沉积;并且湖盆中的硫化物沉积出现温度控制的分带现象,北东侧架崖山、北厂一带以细粒闪锌矿为主,南西侧南厂、白草坪一带以细粒方铅矿为主。第三阶段,新近纪时期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受到青藏高原东端逃逸挤压,兰坪盆地东侧中生代地层大规模向西逆冲推覆,甚至推覆体该在金顶湖盆上形成穹隆,将先前形成的金顶陆相湖盆中的铅锌矿封盖起来;同时,将三合洞组灰岩中M-SEDEX型层控铅锌矿±天青石矿层倒转推挤之穹隆北东侧的跑马坪一带;在中-上新世时期出现挤压后的伸展转换,伴随伸展盆地的形成和深部热液的上涌(在东侧维西-通甸断裂内甚至拉出大量的粗面质火山岩+碱性玄武质火山岩),再次沿沘江断裂上升的深部热液沿次级断裂、裂隙输送至矿质丰富的穹隆内,含矿热卤水使众多的灰岩角砾遭受氧化卤水交代,在角砾边部形成石膏-硫化物壳层,同时,铅锌组分活化迁移至逆冲推覆岩片中高孔隙度的景星组(K1j)砂岩中大量聚集,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Epithermal-type)的砂岩容矿的铅锌矿。其结果,导致金顶穹隆有限的
曾普胜李红李延河王兆全温利刚刘斯文
关键词:金顶铅锌矿叠加成矿
江苏如东洋口地区断裂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结合已有地热钻孔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研究了江苏如东洋口地区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洋口地区分布3组断裂,分别为隶属滨海断裂的北西向雁行型次级断裂、近东西向栟茶河断裂及海安—河口断裂。北西向雁行型次级断裂为4条,主要分布于洋口地区北段及老坝港地区,断裂陡倾,倾向北东,倾角70°—80°,推测切穿至新近系。栟茶河断裂由3条次级断裂组成,主要分布于洋口地区中段,断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整体呈曲折状延伸,倾角60°—80°。结合以往地震地质特征以及地热钻孔资料,认为栟茶河断裂为活动性断裂,切穿了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全新世地层断距较小。断裂的活动性影响如东洋口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海安—河口断裂自海安延伸至洋口地区南段,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约为70°,切穿古近纪地层。洋口地区断裂的分布与该地区地热资源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对于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李云姜月华杨国强金阳杨辉
关键词:地热资源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类型探讨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是一个多成因的叠合盆地,不同学者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成因特征和形成机制认识有较大差异。根据构造演化、盆地成因和性质、沉积特征、成盆时的应力状态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等特点划分出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
吴跃东
关键词:中新生代盆地大别造山带盆地类型
文献传递
藏东南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形成环境被引量:30
2004年
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藏东南南迦巴瓦峰地区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 ,呈弧形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分布 ,出露宽度 2~ 1 0km。带内岩石变质、变形强烈 ,按产状可分为两大类 :基质和岩块 (片 )。岩块 (片 )包括蛇绿岩套中的超镁铁岩、辉绿岩墙和辉长岩 ,石英 (片 )岩 ,大理岩和两侧老基底片麻岩等。岩块 (片 )大小不一 ,大的延伸可 >5 0km ,小的仅约 0 .5m ;基质是塑性变形十分强烈的绢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绿片岩等岩石组合。变质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该蛇绿混杂岩带可能由形成环境不同的“碎片”组成 ,包括弧前扩张带、岛弧、弧后盆地及洋岛等环境 ,是典型的消减带环境的蛇绿岩 (SSZ)。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结果 ,说明蛇绿岩可能在 2 0 0Ma前形成 ,比原认为距今 1 1 0~ 1 2 0Ma要早得多 。
耿全如潘桂棠郑来林孙志明欧春生董翰
关键词:超镁铁岩辉长岩石英岩
中甸岛弧带构造格架及斑岩铜矿前景被引量:108
2004年
中甸岛弧带属于中国西南三江构造 岩浆 成矿带中义敦岛弧的南端 ,其中有 2条蛇绿混杂岩带存在 ,即EW向展布的洛吉蛇绿混杂岩带和近NS向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带。前者是中甸岛弧带与扬子地台的构造分界线 ,而后者则将岛弧带内的东、西两个火山岛弧带分开。西部岛弧带较早 ,活动时期为 2 5 0~ 2 37Ma ;而东部岛弧带相对较晚 ,活动时期在 2 18~ 2 0 3Ma。从岛弧带活动时段 (2 5 0~ 2 0 3Ma)分析 ,属都蛇绿混杂岩带所对应的洋盆 (属都洋 )的活动时段当在 2 5 0Ma之前后 ,与甘孜理塘洋活动时段相近。属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 2条蛇绿混杂岩带内的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均表现为大洋拉斑玄武岩。中甸地区岛弧带内东、西两个斑岩带的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极大 ,尤以东斑岩带前景最佳 ,普朗斑岩铜矿床远景规模在大型以上。中甸斑岩铜矿将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 (多金属 )矿矿产地 ,具有极好的找矿前景。
曾普胜王海平莫宣学喻学惠李文昌李体刚李红杨朝志
关键词:构造格架斑岩铜矿找矿前景
新疆阿尔泰铁木里克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南缘富蕴-蒙库成矿带中铁木里克铁矿矿区出露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岩体形成时代为(389±5.7)Ma(MSDW=1.7)。该岩体是早泥盆世岩浆活动产物,属海西早期侵入体。岩体侵入活动伴随铁矿成矿作用,表明铁木里克铁矿的形成时代略晚于389 Ma。前人研究表明,阿尔泰造山带早泥盆世时期岩浆活动异常强烈,400-360 Ma是主造山期。铁木里克岩体的形成处于阿尔泰造山作用最强时期。对比铁木里克岩体与蒙库岩体的形成时代及空间产出,认为铁木里克岩体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弧环境。
李月臣李美姣刘锋杨富全
关键词:阿尔泰造山带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U-PB年龄
InSAR技术及其在沧州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06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面沉降危害日益显著,常规的测量方法尽管精度高,但是成本高、采样精度低、测量时间周期长,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它可以大面积的采样、测量时间短,同时成本也很低。沧州地区至2001年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已达2236mm。文中介绍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进行沧州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的试验,最后利用InSAR的差分技术得到的沧州地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并据此得到一些初步认识。
何庆成方志雷李志明刘文波
关键词:地面沉降
共2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