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60577)

作品数:23 被引量:86H指数:8
相关作者:孙刚房岩杨校园韩国军韩德复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长春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水田
  • 10篇生物扰动
  • 7篇土壤
  • 6篇泥鳅
  • 6篇扰动效应
  • 4篇水田土壤
  • 4篇农业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循环经济
  • 3篇鱼类
  • 3篇上覆水
  • 3篇沉积物
  • 2篇氮素
  • 2篇稻田
  • 2篇政府
  • 2篇政府行为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2篇水丝蚓

机构

  • 23篇长春师范学院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省计量科...

作者

  • 23篇房岩
  • 23篇孙刚
  • 5篇杨校园
  • 3篇韩国军
  • 3篇韩德复
  • 2篇吕明
  • 2篇尚金城
  • 2篇汪爱武
  • 2篇桑秋杰
  • 2篇邹德涛
  • 2篇安永辉
  • 2篇王欣
  • 1篇赵妍
  • 1篇丛大力
  • 1篇赵骥民
  • 1篇胡勇军
  • 1篇胡佳林
  • 1篇曹勇宏
  • 1篇严永菊
  • 1篇胡姜平

传媒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与技术
  • 2篇现代情报
  • 2篇工业技术经济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丝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生物扰动作用被引量:20
2008年
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水丝蚓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探讨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水丝蚓扰动10d后,沉积物表层示踪颗粒有31.6%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为6.3cm,垂直迁移率为1.048×10-3g-1.cm-2.d-1。6cm深处的示踪颗粒分别有32.0%和21.1%在扰动后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和向下最大迁移距离分别为4.1cm和3.4cm,垂直向上和向下迁移率分别为1.061×10-3g-1.cm-2.d-1和6.998×10-4g-1.cm-2.d-1。水丝蚓对水田沉积物颗粒的垂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孙刚房岩韩德复吕明
关键词:水丝蚓水田生物扰动沉积物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
2009年
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信息体系框架(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组成),探讨了循环经济的保障策略,包括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建设生态走廊、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促进绿色招商、倡导绿色生活模式。
邹德涛孙刚房岩赵妍曹勇宏尚金城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泥鳅对水田上覆水中氮素动态的生物扰动效应被引量:15
2009年
基于模拟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氮素含量在有/无泥鳅活动时的差异,探讨了底栖鱼类对水田上覆水中氮素动态的生物扰动效应。结果表明,泥鳅对水田上覆水中氮素动态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泥鳅扰动组上覆水中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在整个试验期间均高于对照组。泥鳅扰动对上覆水中亚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但显著增加了溶解性无机氮和总氮的含量。在试验前期扰动组上覆水中氨氮/总氮比值高于对照组,在试验中、后期则低于对照组。试验期间扰动组上覆水中溶解性无机氮/总氮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泥鳅扰动显著增加了水田上覆水中溶解性无机氮占总氮的比例。
孙刚房岩安永辉杨校园
关键词:泥鳅水田生物扰动氮素田面水
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对水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野外田间试验,使用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呼吸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试验地水田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在72.9—221.3mgCO2·m^-2·h^-1之间波动。8月达到最高值。养鱼稻田和对照样地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39.2mg·m^-2·h^-1和114.2mg·m^-2·h^-1。底栖鱼类提高了水田土壤呼吸强度。不同的水田复合种养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孙刚房岩王欣杨校园
关键词:泥鳅土壤呼吸
汉朝初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政府行为
2009年
西汉建立之初,经过秦朝末年长期的战乱,土地荒芜,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针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高祖、吕后、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了招抚流亡、鼓励垦荒、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与民休息等政策,使农业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近70年的努力,呈现出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桑秋杰孙刚房岩
关键词:西汉农业生产
城市水资源价值核算信息支持系统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我国现行水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资源价值核算信息支持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建立的原则包括相对独立性、灵活性、可获得性和前瞻性。信息支持系统的组成包括自然指标信息系统(水资源丰缺程度、水质的优劣程度、水资源开发条件)、社会经济指标信息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体制因素、政策因素、环境保护因素)和工程技术指标信息系统(工程状况因素、工程投资规模及结构因素、供水保证率因素)。
孙刚房岩韩国军毛雨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信息支持系统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环境税可解决政府补贴的弊端,鼓励技术创新,避免污染权交易和直接管制手段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公平、高效、简单易行、强制性和自我规范性等优点。排污费等相关税收的征收实践、有关的政策和丰富的国际经验,为我国开征环境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参考。我国已具备开征环境税的有利条件,应尽快建立与完善环境税法体系,用税收等强制性方法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孙刚赵骥民房岩隋华军安永辉杨校园
关键词:环境税可行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泥鳅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索水田养殖泥鳅于其沉积物颗粒分布的作用。[方法]以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珠作为示踪颗粒,研究泥鳅扰动对水田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探讨底栖鱼类在水层-底栖界面耦合过程中的生物扰动作用。[结果]泥鳅扰动10 d后,沉积物表层示踪颗粒有43.2%向下迁移,最大迁移深度为7.5 cm,垂直迁移率为7.676×10-4g-1.cm-2.d-1。6 cm深处的示踪颗粒中,分别有39.7%和9.9%在扰动后向上和向下迁移,向上和向下最大迁移距离分别为4.5 cm和5.1 cm,垂直向上和向下迁移率分别为7.597×10-4g-1.cm-2.d-1和1.894×10-4g-1.cm-2.d-1。[结论]泥鳅扰动能影响水田沉积物颗粒的垂直分布,促进水/土界面的营养物质循环与转化。
孙刚房岩董刚吕明
关键词:泥鳅水田生物扰动沉积物
水田土壤养分对泥鳅扰动的响应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水田土壤养分对泥鳅扰动的响应。[方法]通过野外定期取样,采用常规理化方法测定在养鱼水田和对照水田中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的含量。[结果]养鱼水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水田。养鱼水田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钾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对照水田间不存在差异。[结论]底栖鱼类泥鳅改善了水田土壤养分状况,尤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杨立国孙刚潘希波房岩陈彬胡鹏宇
关键词:土壤养分水田有机质泥鳅
水田立体开发与绿色稻米生产被引量:19
2006年
水田立体开发通过生态技术减少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使用量,是绿色稻米生产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孙刚房岩张胜
关键词:水田绿色农业生态技术可持续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