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02097)

作品数:19 被引量:138H指数:8
相关作者:翟华强王永炎王燕平张硕峰孟繁蕴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中药
  • 4篇药性
  • 3篇益肺活血颗粒
  • 3篇五味子
  • 3篇纤维化
  • 3篇麻黄
  • 3篇活血颗粒
  • 3篇家兔
  • 3篇肺纤维
  • 3篇肺纤维化
  • 3篇肺组织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特征
  • 2篇血管损伤
  • 2篇药材
  • 2篇药学
  • 2篇源性
  • 2篇增殖

机构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北京卫生学校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丹阳市中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20篇翟华强
  • 10篇王永炎
  • 9篇王燕平
  • 6篇张硕峰
  • 5篇孟繁蕴
  • 4篇高明超
  • 3篇王双艳
  • 3篇欧敏
  • 2篇马长华
  • 2篇黄璐琦
  • 2篇袁园
  • 2篇詹雪艳
  • 2篇刘洋
  • 1篇董玲
  • 1篇雷云
  • 1篇王灵芝
  • 1篇乌云斯琴
  • 1篇李德平
  • 1篇刘洋
  • 1篇金平华

传媒

  • 7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年份

  • 6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孟河医派的学术谱系及用药规律初探
2012年
研究背景:名老中医代表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专业水平,他们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整理孟河医派马氏的学术谱系和用药规律,分析国医大师颜正华临证经验,对研究孟河医派的临床经验及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董洪根翟华强王燕平
关键词:孟河医派中医学术中医药学名老中医学术特点
益肺活血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家兔血管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益肺活血颗粒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家兔相关血管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以及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7%FeCl3溶液耳缘静脉注射造模方法建立CPHD家兔模型(隔日注射1次,连续21次,共42 d,总剂量约15 mL/只),随机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及益肺活血颗粒组。放射免疫法检测AngⅡ、ET-1、TNF-α和6-Keto-PGF 1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 42 d时,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AngⅡ、ET-1、TNF-α含量明显升高,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6-Keto-PGF1a、NO含量明显降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62 d时,益气活血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Ang-Ⅱ、ET-1含量明显降低(P<0.05),NO含量升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颗粒通过降低AngⅡ、ET-1含量,升高NO含量,舒张肺动脉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防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翟华强董玲张硕峰刘洋袁园欧敏
关键词:肺心病中草药家兔
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化研究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开展中药调剂研究既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研究,注重品种质量、加工煎煮、剂型剂量,才能确保临床调剂的合理高效,保证中药"质、工、剂、效"与中医"理、法、方、药"的一致。
董洪根翟华强王燕平
关键词:中药饮片
雷公藤的药性文献回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2年
以"雷公藤"为主题词,"药性"、"药性研究"、"机制研究"、"实验研究"等为自由词,在中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以"Tripterygium","Tripterygium wilfordii","thunder god vine","Leigongteng"为主题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y","property","mechanism shudy","experimental study"等为自由词在外文数据库如Medline,EMbase中检索,并跟踪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同时参考相关书籍。除去一些重复性研究文献,收集符合相关文献38篇。根据这些文献及相关书籍,首先回顾有关雷公藤药性方面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功效和临床应用,然后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虽然雷公藤及其相关制剂已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其药性存在争议,作用机制不甚明确,临床应用有欠合理,应该在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下,对其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使雷公藤更有效、更合理地应用于临床。
李德平翟华强曹炜郭小文程梦琳
关键词:雷公藤药性
细辛外用治疗口腔溃疡(虚火上炎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细辛外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虚火上炎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随机、自身对照为原则,设计临床研究方案,纳入患者60例,给予细辛散剂外敷涌泉穴,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候疗效分析显示:临床痊愈率为15.5%,显效37.9%,有效41.4%,无效5.2%;病损疗效分析显示:临床痊愈率为53.4%,显效13.8%,有效22.4%,无效10.3%。出现1例不良反应,可能与用药有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细辛外敷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虚火上炎证)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王双艳高明超吴业清池学洋翟华强
关键词:口腔溃疡
基于升降浮沉药性的中药防治肺纤维化研究思考被引量:6
2011年
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特点、肺系病升降失常的病机表现以及归肺经药物在肺系病证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药性趋向,决定了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对肺系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肺失宣肃"是肺纤维化发生的病机关键,结合麻黄、五味子调节肺气升降的临床应用,提出肺系病临证用药需重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灵活选用麻黄、五味子治疗肺纤维化。
翟华强高明超张硕峰孟繁蕴
关键词:麻黄五味子肺纤维化
寒凉类中药材“形、色、嗅、味”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寒凉类中药材的"形、色、嗅、味"等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118味寒凉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形状方面,寒凉中药包括20类,圆柱形占28%,共33例;片状、卵形和块状各有10例,各占8.5%;椭圆形和卷曲状各7例,各占5.9%;圆球形6例,占5.1%;其他形状分布较零散。在颜色方面,共有18种,其中黄棕15例,占12.7%;黄白14例,占11.9%;白13例,占11.0%;灰棕9例,占8.5%;黄绿9例,占7.6%;棕褐7例,占5.9%;黑褐7例,占5.9%;绿、灰褐、棕各有6例,各占5.1%。在气方面,气微的49例,占41.5%;无臭的31例,占26.3%;特异的共15例;占总数的12.7%。在味方面,微苦26例,占22.0%;淡25例,占21.2%;苦24例,占20.3%;甘16例,占13.6%。在质地方面,质脆的34例,占28.8%;质轻的26例,占22%;质硬的25例,占21.2%;质坚实与质韧的均为11例,各占9.3%;质地重、松、硬、滑以及其他的所占比例较小。结论:寒凉中药的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规律,以圆柱形、黄色、气微、微苦、质脆者为多,适合进一步挖掘整理。
翟华强王燕平黄璐琦金世元王永炎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药性
Effects of VEGF、ET-1 and 6-Keto-PGF1α between Herba Ephedrae and Fructus Schisandrae in rats with pulmonary fibrosis Effects of Ephedra and schisandra for treating IPF
Aim:To observe differences between Herba Ephedrae and Fructus Schisandrae on the angiogenesis for treating rat...
Hua-qiang ZHAI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UCM Beijing,China Xiao-hui WANG 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UCM Beijing,China
关键词:VEGFET-16-KETO-PGF1Α
文献传递
中药寒热药性与环境生态相关性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1
2011年
回顾历代文献,古人多从"天人相应"整体观出发,以"法象药理"解释药性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并逐步将中药的性能与性状区分。现代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产地影响药性功效、外界环境影响药物代谢,中药药性的产生背景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同时,在生理上机体适应寒热变化,在病理上寒热变化影响着机体,药性的表达差异与机体状态的关系渐趋重要。总之,寒热药性包括了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体内、体外环境的变化对寒热药性表达都具有重要影响。
翟华强王灵芝孟繁蕴王永炎
关键词:寒热药性环境生态机体状态自然属性
以六艺之学强化中药调剂人员道德责任的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构建和谐的药患关系,对临床药学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传承"六艺之学"所倡导的"主敬涵养、穷理致知、博文立事、笃行进德"精神,加快发展中药临床调剂技术,对于加强和完善中药调剂人员道德责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翟华强王燕平金世元王永炎
关键词:中药调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