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6706)

作品数:35 被引量:492H指数:15
相关作者:蒋少涌徐耀明赵葵东朱志勇周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成矿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矿床
  • 8篇锆石
  • 8篇矿集区
  • 6篇岩石
  • 6篇同位素
  • 6篇斑岩
  • 5篇地质
  • 5篇多金属
  • 5篇年代学
  • 5篇矿物
  • 5篇花岗岩
  • 4篇多金属矿
  • 4篇多金属矿床
  • 4篇岩浆
  • 4篇LA-ICP...
  • 4篇成矿意义
  • 3篇定年

机构

  • 27篇南京大学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江西省地质矿...
  • 2篇江苏省有色金...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冈山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湖南柿竹园有...
  • 1篇湖北省地质局...

作者

  • 16篇蒋少涌
  • 10篇赵葵东
  • 10篇徐耀明
  • 9篇朱志勇
  • 8篇周巍
  • 7篇姜耀辉
  • 6篇杨水源
  • 6篇邱华宁
  • 5篇白秀娟
  • 5篇孔凡斌
  • 4篇凌洪飞
  • 4篇陈培荣
  • 4篇孙岩
  • 3篇肖明
  • 3篇黄兰椿
  • 2篇孙明志
  • 2篇熊永根
  • 2篇王国昌
  • 2篇边立曾
  • 2篇蒲志平

传媒

  • 21篇岩石学报
  • 3篇地球化学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Journa...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4篇2018
  • 5篇2016
  • 1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赣北大湖塘矿集区超大型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87
2015年
江西北部大湖塘地区发现世界级超大型钨矿床,使赣北成为继赣南之后我国又一重要的钨成矿省。大湖塘矿集区包括北区、南区和大雾塘矿区,正在开采的矿床有北区的石门寺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为74.255×104t)和南区的狮尾洞矿床(己探明WO3金属量31.09×104t),正在找矿勘查的矿区有北区的大岭上、大雾塘矿区平苗、东陡崖、一矿带等。矿化类型有细脉浸染型、石英大脉型、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及隐爆角砾岩型钨(铜、钼)矿等多种类型,黑钨矿与白钨矿矿体共存、钨铜共生是该矿区成矿的显著特征。区内出露的沉积地层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岩浆岩为晋宁期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多种岩性的花岗岩。燕山期主要有两期,早期为斑状花岗岩,成岩年龄约144Ma,如狮尾洞矿床的似斑状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石门寺矿床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晚期为狮尾洞和大岭上矿床产出的中细粒花岗岩或花岗斑岩,成岩年龄约135~130Ma。这些岩浆的源区很可能来源于双桥山群的泥质变质沉积岩。富钨铜等成矿元素的双桥山群泥质变质岩部分熔融可初步形成含矿花岗岩浆,岩浆在高度结晶分异过程中则可使得钨铜等金属进一步富集在岩浆热液中,通过两期岩浆与成矿作用,最终形成超大型的大湖塘钨矿床。
蒋少涌彭宁俊黄兰椿徐耀明占岗乐但小华
关键词:赣北
江西九瑞矿集区南港成矿远景区煌斑岩中辉石矿物成分特征与岩浆演化过程被引量:4
2015年
九瑞矿集区隶属于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该矿集区内主要发育有武山、城门山、洋鸡山、丁家山等大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区内的南港成矿远景预测区位于横立山-黄桥向斜的南翼,地质条件与该向斜北翼的武山铜矿基本一致。本文以南港地区发现的煌斑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辉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工作,来探讨煌斑岩的演化过程及岩石成因。测试结果显示,南港煌斑岩中的辉石,具有高Ca、高Mg,低Ti,贫Al、贫Fe的特点。斑晶中的辉石属于透辉石和普通辉石,基质中的辉石则属于普通辉石。辉石斑晶的viAl和Na2O含量很低,指示其形成压力较小。由早到晚从斑晶到基质,辉石向着富铁富钙的方向演化。辉石发育有反环带及韵律环带,显示在岩浆房中可能受到过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指示南港煌斑岩属碱性岩石系列。
杨照耀徐耀明朱志勇周巍柏成
关键词:矿物化学煌斑岩辉石成分环带
九瑞矿集区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作用可分为海西期喷流沉积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期,其中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对成矿至关重要。本文在详细的野外矿田构造-地层-岩浆岩调查与分析及室内成岩成矿机理研究基础上,对九瑞矿集区构造系统、岩浆系统和成矿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梳理厘定出该区主要控岩成矿断裂构造为NEE(近EW)向脆韧性走向叠掩逆冲断裂带和SN(近SN)向张扭性横向破碎断裂带。两组断裂形成“井”字形的构造格架,制约着该区的岩浆岩分布并与成矿密切相关。区内岩浆岩种类繁多,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是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两类岩体侵位的时期都集中在燕山早中期(138~148Ma)。其产状一般为岩株、岩锥、岩枝和岩墙等。岩枝、岩墙多沿NEE向逆冲断层带,尤其是沿其特有的“Y”字形断裂分布。而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株、岩锥则都侵位于NEE向和SN向断裂的交汇处。本文特别强调前人关注不够的SN(近SN)向张裂带及其控岩成矿作用。在本区确定的4组SN向张扭性带中,其中第2组宋家湾-严家村一线同NEE断裂带的几处交汇处是值得进一步详查的预测区。九瑞矿集区矿床成因类型主要包括矽卡岩型、斑岩型(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脉型等。在不同矿区,各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可以叠加复合为不同的矿床式,如①武山式(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矽卡岩型矿化);②丰山洞式(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矿化);③城门山式(斑岩型+矽卡岩型+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化);④洋鸡山式(隐爆角砾岩型+斑岩型矿化)。
蒋少涌徐耀明朱志勇周巍孔凡斌孙岩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
福建紫金山矿田二庙沟铜(金)矿区英安玢岩的成因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19
2013年
二庙沟铜金矿床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紫金山矿田内,与紫金山铜金矿床发育有相似的矿化蚀变类型,二者矿化均围绕着中酸性次火山岩分布,与英安玢岩以及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这表明二者在矿床成因上存在亲缘性。二庙沟与紫金山铜金矿床同属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明显不同于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以及悦洋低硫型热液银矿床。二庙沟铜金矿床矿化与英安玢岩关系密切。本文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二庙沟英安玢岩中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获得了108.3±1.5Ma(n=7,MSWD=1.3)和105.7±1.5Ma(n=17,MSWD=1.8)的形成年龄。该年龄与此前已报道的紫金山铜金矿床内发育的英安玢岩的年龄相一致,进一步表明两者为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而且紫金山矿田内与矿化有关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的时间为早白垩世。二庙沟英安玢岩具有高硅,富钾的特点,属弱过铝质岩系。该岩石还具有LILEs、LREE相对富集,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无铕异常,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以及高Sr/Y、La/Yb的特点。岩石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 Sr为0.712698~0.713174,εNd(t)值为-6.26^-4.94,锆石的εHf(t)值为-4.52~1.66。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特征表明二庙沟英安玢岩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石,主要由富集地幔起源的基性岩浆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而形成,所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而导致的弧后伸展。富集地幔熔融形成的高f O2、富H2O基性岩浆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其与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发生混合改变了岩浆的含水性和氧化还原状态,在高压环境下发生岩浆分异形成类埃达克质岩浆,上升到上地壳形成二庙沟铜金矿床。
李斌赵葵东杨水源戴宝章
关键词:地球化学岩浆混合作用紫金山矿田
九瑞矿集区志留纪西坑组疑源类化石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地层意义
2013年
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发育了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洋鸡山金矿等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区域的城门山和望夫山两个剖面的疑源类化石及碎屑锆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在城门山剖面原来被认为是志留纪西坑组的地层中发现了化石面貌为新元古代或早寒武世的化石,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工作,推测其时代为早寒武世,该地层与上覆地层泥盆系五通组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望夫山剖面仍旧为正常志留纪西坑组地层,疑源类化石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九瑞西坑组沉积时代应该晚于特列奇阶。九瑞矿集区"扬子抬升"的开始时间应该晚于特列奇阶,结束时间应该晚于中泥盆世早期。
周巍蒋少涌徐耀明朱志勇熊永根边立曾
关键词:疑源类化石早寒武世
江西九瑞矿集区成矿与未成矿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特征的异同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6
2013年
江西九瑞矿集区主要发育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及块状硫化物型三种类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斑岩型与矽卡岩型为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产在五通组砂岩与黄龙组白云岩界面之中,但多数也均位于侵入体附近,通常认为岩浆热液对层状黄铁矿体的叠加作用对其成矿起了重要作用。区内同时发育有大量与成矿岩体岩性相似的未成矿侵入岩,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出成矿侵入岩的判别标志和侵入岩成矿与否的原因。本文对区内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的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主量元素分析以及造岩矿物电子探针测试工作,结果显示,九瑞地区岩浆活动的时代相对集中,成矿侵入岩的年龄分布于138.21.8Ma至148.01.0Ma之间,未成矿侵入岩的年龄分布于139.01.3Ma至149.63.0Ma之间,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的侵位时代基本相同,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二者的SiO2以及其它9种主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都非常接近,或有很大重叠,表明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的主要岩石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通过造岩矿物成份计算了岩浆开始固结的温度和侵位压力,成矿侵入岩的平均温度769℃与未成矿侵入岩的平均温度723℃在误差范围内大体一致,但成矿侵入岩的温度变化范围(580~915℃)明显大于未成矿侵入岩(656~796℃)。侵位压力方面,未成矿侵入岩的压力值(平均5.7kbar)显著大于成矿侵入岩(平均1.4kbar)。因此我们认为,成矿与未成矿侵入岩相比,前者经历了更为显著的减压过程,该过程也许对形成岩浆热液矿床非常重要,可能是产生独立热液相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且能够在岩体内及围岩中造成大量裂隙,为热液循环提供通道。但是,数据同时显示,并非经历了显著减压过程的侵入岩都能够成矿,最终成矿与否是
徐耀明蒋少涌朱志勇周巍孔凡斌孙明志熊永根
关键词:矿物化学氧逸度中酸性侵入岩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尖峰坡锡矿床LA-MC-ICP-MS锡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5年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处于钦杭成矿带东段靠扬子板块一侧,是扬子板块东南缘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集区。目前该地区尚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矿集区内尖峰坡矿床中锡石样品进行了研究,获得尖峰坡锡矿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129.7±2.5Ma(N=31,MSWD=5.5),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为128.3±2.5Ma(N=31,MSWD=7.6),表明尖峰坡矿区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与已报道的彭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岩年龄相一致。紧密的时间以及空间关系显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对形成彭山锡多金属矿集区的大规模成矿作用至关重要。对华南地区锡钨区域成矿年代学对比表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锡钨成矿带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46~124Ma),这与其北侧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鄂东南铜多金属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相同,而明显不同于南岭地区晚侏罗世(160~150Ma)以及滇东南-桂西北地区晚白垩世(98~76Ma)的锡钨成矿作用,说明扬子板块东南缘具有与南岭以及滇东南-桂西北地区不同的锡钨成矿背景,而应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构造岩浆作用事件统一来开展深入研究。
徐斌蒋少涌罗兰
关键词:锡石U-PB年龄
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间硼同位素分馏的初步研究
2015年
本文报道了南岭地区两个花岗岩(大东山和千里山)的全岩以及主要造岩矿物(黑云母、斜长石和石英)的硼含量和硼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黑云母含有最高的硼含量,斜长石次之,石英中的硼含量则非常低。花岗岩中的硼可能主要以晶格替换方式赋存在黑云母和斜长石中,而石英中的微量硼则来自其包裹的流体包裹体。同时,黑云母具有最低的硼同位素组成,斜长石次之,而石英则具有最高的硼同位素组成。本次研究首次发现花岗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间存在着较大的硼同位素分馏:大东山花岗岩中黑云母与斜长石之间存在着-9.3‰的分馏,黑云母与石英之间存在-9.9‰的分馏;千里山花岗岩中黑云母与斜长石之间存在着-6.6‰的分馏,黑云母与石英之间存在着-10.2‰的硼同位素分馏。结合镜下观察和氧同位素研究发现,造成不同矿物间这一大的硼同位素分馏的原因很可能是岩浆后期的热液蚀变作用。综合以往所发表的研究数据,得到含四次配位硼为主的硅酸盐矿物与中酸性热液流体之间的硼同位素分馏方程:1000lnα硅酸盐-流体=-11.19×(103/T[K])+5.09,该分馏是由于硼的四次配位和三次配位之间的转换引起的。
赵葵东蒋少涌Eizo NAKAMURATakuya MORIGUTI魏海珍
关键词:花岗岩造岩矿物硼同位素分馏系数
赣杭构造带新路火山盆地粗面斑岩的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在赣杭构造带上新路盆地中发现有晚期侵入到黄尖组凝灰岩中的粗面斑岩岩脉。本文运用激光等离子质谱(LAICP-MS)对该粗面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获得了131±1Ma的形成年龄。新路粗面斑岩具有高碱、高钾、高K2O/Na2O,在Si O2-K2O图解中落入橄榄安粗岩(shoshonite)系列岩石的范围之内。新路粗面斑岩还具有贫铁、钛、钙、磷以及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等特征,具有较高含量的高场强元素,亏损Nb、Ta、Sr、P、Ti,以及中等铕负异常(Eu/Eu*=0.32~0.46)和铈负异常(Ce/Ce*=0.64~0.73)的特点。粗面斑岩的全岩εNd(t)值为-5.01^-4.77,锆石的εHf(t)值为-8.3^-3.8(集中在-6^-4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集中在1.4~1.6Ga之间。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新路粗面斑岩是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混合形成的产物,为赣杭构造带早白垩世幔源岩浆活动提供了重要证据。
杨水源文霞赵葵东姜耀辉凌洪飞陈培荣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成因赣杭构造带
赣杭构造带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来自斜长石和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黑云母、斜长石等矿物可作为寄主岩石的岩浆演化的指示剂。本文借助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通过对赣杭构造带中相山盆地火山侵入杂岩中这些矿物的化学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的斜长石环带不明显,并且主要是中长石;石英二长斑岩中黑云母矿物成分为镁质黑云母和铁质黑云母,化学成分更为接近研究区镁铁质微粒包体中黑云母的成分,而碎斑熔岩及花岗斑岩中黑云母的镁含量较低。结合黑云母、斜长石矿物的化学特征及前人的工作研究,相山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壳源,没有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而石英二长斑岩有一定量的地幔物质的加入,并且这个地幔物质的加入发生在石英二长斑岩的黑云母开始结晶之前。
赵沔杨水源左仁广赵葵东姜耀辉凌洪飞陈培荣
关键词:黑云母斜长石火山侵入杂岩赣杭构造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