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部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

作品数:24 被引量:361H指数:12
相关作者:周永章马瑾蔡立梅窦磊万洪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9篇土壤
  • 12篇重金
  • 12篇重金属
  • 12篇污染
  • 6篇蔬菜
  • 6篇农业土壤
  • 5篇重金属污染
  • 5篇珠江三角
  • 5篇珠江三角洲
  • 5篇金属污染
  • 4篇环境地球化学
  • 3篇多环芳烃
  • 3篇有机氯
  • 3篇有机氯农药
  • 3篇农田
  • 3篇农田土壤
  • 3篇区域土壤
  • 3篇GIS
  • 2篇地方病
  • 2篇地球化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
  • 6篇广东省生态环...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广东省地质过...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环...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21篇周永章
  • 14篇马瑾
  • 8篇窦磊
  • 8篇蔡立梅
  • 8篇张澄博
  • 7篇万洪富
  • 7篇付善明
  • 4篇黄兰椿
  • 4篇杨小强
  • 3篇朱彤
  • 3篇邱兴华
  • 2篇杨志军
  • 2篇彭晓春
  • 2篇许振成
  • 2篇彭平安
  • 2篇张天彬
  • 2篇姚玲爱
  • 2篇谢文彪
  • 2篇赵宇鷃
  • 2篇陈迪云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土壤
  • 2篇生态环境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三角典型区域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多元统计分析--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被引量:18
2008年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顺德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26个代表性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成,并对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6种优控多环芳烃中有8种100%检出,其余8种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率最低的化合物为蒽(7.9%)。在顺德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介于34.0 ̄341.0μg·kg-1,平均值为169.4μg·kg-1。总体上顺德区土壤PAHs污染程度较轻,仅34.62%的样品受到了轻度污染。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出2个主因子,进而推断,PAHs的主要来源是燃烧源,而萘的主要来源是石油源。R型聚类分析可以将除蒽和苊之外的14种PAHs化合物明显分为3类:(1)芴、二苯并[a,h]蒽、二氢苊、萘聚为一类;(2)苯并[k]荧蒽、苯并[a]芘、苯并[a]蒽聚为一类;(3)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b]荧蒽聚为一类,分类结果与PAHs化合物组分按照环数多少以及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反映了多环芳烃在环境行为以及其本身化学性质的差异。
马瑾周永章张天彬万洪富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土壤多环芳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广东上坝村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
上坝村位于广东省翁源县新江镇横石河下游,近年来由于多种疾病和癌症的高发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位于上游的大宝山矿的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付善明
文献传递
东莞市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分析被引量:83
2008年
从东莞市采集118个农田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测试其中Cu、Zn、Ni、Cr、Pb、Cd、As和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结合GIS制图和数据统计,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来源、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其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Cu、Zn、Ni、Pb、Cd和Hg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相应元素的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Pb(65.38mg kg-1)和Hg(0.24mg kg-1)含量分别为其对应背景值的1.82和2.82倍。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Ⅱ级标准(pH<6.5)相比,土壤中Cu、Ni、Cd和Hg含量样本超标率分别为3.4%、5.9%、1.7%和28%,表现为以Hg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共同污染。土壤中8种重金属中Cu、Zn、Ni、Cr和As等元素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Pb、Hg和Cd等元素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空间分布上,Cu、Zn、Ni、Cr、Pb、As和Hg等7种重金属含量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Cd含量在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等相关标准比较,蔬菜中Ni、Pb和As含量的样本超标率分别为4.7%、16.3%和48.8%。蔬菜中重金属富集系数的顺序为:Cd>Zn>Cu>As>Ni>Hg>Cr>Pb。
蔡立梅马瑾周永章黄兰椿陈飞香谢晓华杨小强
关键词:农田土壤蔬菜重金属污染
广东韩江三角洲南部农作物氟的累积特征被引量:2
2008年
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经济发达的韩江三角洲南部地区46个蔬菜样品和12个水稻(子粒)样品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该地区蔬菜和水稻(子粒)氟含量状况。结果表明,蔬菜样品中除1个芥蓝样品氟含量高于无公害蔬菜标准以外,其余蔬菜氟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而水稻(子粒)样品氟含量远高于蔬菜样品,且严重超标。另外通过对22个有代表性的灌溉水样品的分析表明,灌溉水中氟的含量介于0.17-0.68mg·kg-1,均未超出2.0mg·kg-1的国家标准。结合有关资料,排除了饮用水型地氟病病因,初步确定水稻(子粒)中较高的氟含量是目前研究区地氟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马瑾周永章窦磊杜海燕赖启宏张澄博
关键词:蔬菜水稻地方病
湛江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5
2010年
选取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市土壤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测定了61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利用多元地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农药在42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p,p'-DDE检出率为100%,3种有机氯农药检出率在90%以上。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六六六未达到污染水平,有一个土壤样品滴滴涕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分析显示,近期可能仍有新的六六六输入土壤环境,而滴滴涕则主要来自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主成分分析显示17种有机氯农药可以由6个主成分反映,分别对应于工业HCH和林丹的使用、农药使用习惯以及当地病虫害特点等。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马瑾邱兴华周永章万洪富朱彤
关键词:土壤有机氯农药GIS
广东韩江三角洲南部农业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对经济发达的韩江三角洲南部地区115个农业土壤样品中氟化物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该地区农业土壤氟含量状况。结果显示,46%土壤样品氟含量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土壤氟最高含量可达983mgkg-1,而最低仅为125mgkg-1,相差近8倍,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分布不均匀。研究区内土壤高氟含量的形成与当地的三角洲冲积形成过程有直接关系,后期人类活动造成的氟污染也对该区域土壤高氟含量有一定的贡献。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地地方性氟病与土壤高氟含量存在直接联系。文中还对研究区土壤氟含量与国内部分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马瑾周永章窦磊付善明蔡立梅
关键词:农业土壤
汕头经济特区土壤环境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2008年
通过对汕头经济特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各区(县)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区土壤中Hg、Pb两元素分别有70.43%和56.52%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除As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对照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效应更为明显,其中Cd元素更是100%超标。各区(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由于地理位置及工业分布不同而产生差异。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归因为4个主因子,并分析了主因子对应的污染物来源。
马瑾周永章万洪富窦磊付善明蔡立梅
关键词:土壤环境重金属聚类分析
土壤-蔬菜中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系数被引量:15
2017年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利于农产品质量以及人群健康,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揭示了重金属在土壤-农作物间的迁移信息,该文以广东省顺德市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壤-蔬菜系统的重金属含量与化学形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土壤-蔬菜系统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As、Cu、Hg、Mn、Ni、Pb的平均含量均大于广东省背景值的2倍,尤其是Hg,86.2%超过国家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而蔬菜重金属含量大多数低于卫生部颁布的最新食品卫生标准。土壤重金属可利用态含量表现为:Mn>Cu>Pb>Hg>Ni>As,表明Mn、Cu、Pb和Hg具有更强的活性,同时,土壤属性(pH值和OM值)对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环境毒性具有影响意义。相比于土壤重金属全量,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土壤重金属可利用态较全量更适合表征重金属对环境的毒性效应。基于重金属可利用态的土壤-蔬菜迁移系数(TF_(avail))表现为:Hg>As>Ni≥Mn≥Cu≥Pb,表明可利用态Hg、As和Ni更容易被蔬菜吸收,并且随着土壤重金属可利用态含量的升高,重金属的迁移富集程度呈幂函数式降低,这可能是缘于植物生理学自我保护机制,使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量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
张景茹周永章周永章窦磊李兴远李兴远
关键词:生物可利用性重金属化学形态农田土壤
广东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山开发对下游土壤生态污染调查分析
<正>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地处粤北,属于温暖潮湿多雨区,表层岩石风化强烈。矿区主矿体上部为褐铁矿体,中部为铜硫矿体,下部为铅锌矿体,并伴生有钨,铋,钼,金和银等有色金属矿和多种微量元素(As,Hg,Cd,G...
周永章付善明张澄博杨小强杨志军赵宇鷃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形态环境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被引量:31
2012年
通过研究江门市都斛、牛江、宅梧3个优质稻产地土壤Se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指示不同物质来源的特征元素组合的相互关系,得出土壤Se来源于陆相沉积,其中基性物源对土壤硒的贡献率大于花岗岩物源.Se的7种形态中,强有机态Se和腐殖酸态Se均占全量的一半以上,且此2种形态与全量间相关系数高,说明土壤中Se的富集与有机质的活动密切相关.硒在水稻植株根、茎、叶、谷壳、米粒中的分布、迁移和总量传输,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土壤和根部传输上来的硒会逐渐在各器官内积累,浓集系数大小顺序表现为C茎-谷壳,C土-根,C茎-米,C根-茎的特点.水稻在地面以上部分的硒量不足植株总硒量的50%.高硒区土壤总硒与土壤有机态硒和残渣态硒有关,硒的含量、形态明显受土壤pH、Eh和有机质含量影响.
罗杰王佳媛游远航欧阳春飞石迪秋
关键词:土壤-水稻系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