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71)

作品数:46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戴长雷于淼孙颖娜张晓红刘月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6篇水利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冻土
  • 11篇寒区
  • 5篇地下水
  • 5篇水文
  • 5篇丝绸之路
  • 4篇地温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流域
  • 4篇径流
  • 4篇积冰
  • 4篇降水
  • 4篇发育
  • 4篇包气带
  • 4篇垂向
  • 3篇地质
  • 3篇冻土层
  • 3篇溢流
  • 3篇蒸发
  • 3篇水资源
  • 3篇隧道

机构

  • 50篇黑龙江大学
  • 4篇俄罗斯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吉林省水利水...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水利...
  • 1篇黑龙江省寒地...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38篇戴长雷
  • 7篇孙颖娜
  • 7篇于淼
  • 5篇张晓红
  • 4篇刘月
  • 4篇常龙艳
  • 4篇高宇
  • 4篇李治军
  • 4篇张晓红
  • 3篇商允虎
  • 3篇吕雅洁
  • 2篇张丽娜
  • 2篇齐鹏
  • 2篇宋成杰
  • 2篇于成刚
  • 1篇张一丁
  • 1篇杜新强
  • 1篇孔达
  • 1篇杜崇
  • 1篇孙思淼

传媒

  • 17篇黑龙江大学工...
  • 4篇甘肃水利水电...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吉林水利
  • 2篇黑龙江水利
  • 2篇水利科学与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人民珠江
  • 1篇黑龙江水利科...
  • 1篇山西水利
  • 1篇陕西水利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6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冻融和非冻融条件下包气带土壤墒情垂向变化的试验与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冻结层的存在使得寒区有着与非寒区差别明显的水文循环过程,土壤冻融规律、水热盐运移、融雪水入渗等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寒区低温条件下冻融土壤持水性质与非冻融土壤不同,其包气带冻结层往往具有弱透水性、蓄水保墒和隔热减渗的作用,使得寒区春季冻结层土壤的墒情较高.以冻融土壤和非冻融土壤墒情对比监测为基础,选取地表以下100 c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设置冻融和非冻融对比监测试验场,同时段、同频率、同埋深(间隔20 cm土层)进行土壤结构、水热及环境参数监测.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埋深不同冻融阶段的墒情参数,量化了低温冻融条件下土壤墒情较非冻融土壤的高出部分,最后对冻土保墒的机理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冻结条件下土壤水分重新分布,在土水势的作用下由非冻结区向冻结区迁移.初冻期地表土壤墒情达到最大,冻结期土壤最大墒情值随冻结锋面迁移分别在20、40、60 cm处达到最大,稳定冻结期和融化初期在80 cm处达到最大;土壤最大墒情值一般在冻结锋面前沿的10-20 cm处,较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无论是从空间(不同埋深)还是时间(不同冻融阶段)角度分析,冻融土壤含水率均大于非冻融土壤,二者含水率的差值随埋深和冻融阶段的推移而加大,在稳定冻结期80 cm处达到最大,差值量可达6.4%-7.8%.
常龙艳戴长雷商允虎李治军刘月
关键词:冻土层包气带墒情
基于HEC-RAS的浑河上游段水面线模拟研究
2022年
采用HEC-RAS软件,以通化市二道江区滨江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中的水面线计算为例,在浑江河道以及滨江公园的地理和水文现状下,模拟设计不同的防洪标准下工程施工前后的河道水面线情况。同时根据《浑江干流重点段治理工程(通化市段)可研报告》中的水面线计算结果,验证了HEC-RAS软件在此工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运用HEC-RAS软件计算河道水面线效率高,准确性好。
高家玮孙颖娜田冰
关键词:防洪标准水面线计算壅水高度
一种适用于寒区河流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2023年
河流生态需水量是维持河道内生态环境功能稳定必须保持的最小用水量,可为河流生态环境治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河流,由于冬季连底冻、断流等现象,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之间矛盾加剧,如何确定寒区河流生态需水量十分重要。根据寒区河道径流变化特点,考虑冰冻期和非冰冻期,并选取95%保证率的月平均径流量和多年平均月径流量为指标,对河流生态需水的年内展布法进行了改进。以高纬度地区的呼玛河流域内5个主要水文控制断面为研究对象,选取1956-2016年总计61年的实测断面径流量资料,利用改进的年内展布法对呼玛河主要控制断面进行了基本生态需水量计算,并与Montanan(Tennant)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呼玛河流域各主要水文站断面汛期(丰水期)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年均同期径流量的25.8%~27.8%之间;非汛期(平水期)各主要水文站断面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年均同期径流量的19.1%~24.0%之间,分析计算结果与Montana法(Tennant)的评价标准中所对应的河道状态与河道基本生态需水概念界定的生态功能目标相一致。(2)改进的年内展布方能够很好地体现北方寒区河流天然径流的年内汛期丰水、非汛期平水、冰冻期枯水甚至出现连底冻等真实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满足东北寒区河流生态功能保护目标对径流的实际需求,符合河流生态水文过程对径流的年内动态需求,可以推广应用于寒区河流基本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周翠宁孙颖娜
关键词:寒区
冻融和非冻融条件下包气带土壤墒情垂向变化的试验与分析
冻结层的存在使得寒区有着与非寒区差别明显的水文循环过程,土壤冻融规律、水热盐运移、融雪水入渗等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寒区低温条件下冻融土壤持水性质与非冻融土壤不同,其包气带冻结层往往具有弱透水性、蓄水保墒和隔热减渗的...
常龙艳戴长雷商允虎李治军刘月
关键词:冻土层包气带墒情
文献传递
大连至北冰洋季克西港陆河联运路线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依托'冰上丝绸之路'大背景,综合分析陆河联运路线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纵向联通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两条经济带的路线,即大连到北冰洋季克西港陆河联运路线(简称陆河联运路线)。陆河联运沿线的主要城市包括:大连—哈尔滨—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涅留恩格里—雅库茨克—季克西港。陆河联运路线的陆运段主要是中国大连市到俄罗斯雅库茨克市的铁路,河运段是俄罗斯雅库茨克市到季克西港的勒拿河下游水运航道。陆河联运路线的陆运段各城市节点拥有相对成熟的交通体系、设备完善的交通站点和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河运段每年至少可以通航3个月(7-9月),且在勒拿河中下游河段可通航3000 t以上的船舶。中俄东北亚陆河联运路线在7-9月具备运输距离和时间短等特点。
戴长雷张晓红张晓红ANNikolaevNRMaximov
关键词:勒拿河
寒区隧道冰害成因分析及冰柱生长发育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寒区隧道受多重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渗水结冰现象,为研究该冰害形成原因和冰柱生长发育过程,将保健路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得出低温环境和水分入渗是导致冰害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模拟冰柱生长发育过程,分析隧道、输电线路、桥梁等其他工程中相似的结冰现象,总结冰柱的生长形态和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冰柱垂直生长速度远大于横向生长速度,后续水流沿着冰面呈规律性向下滴落,促成平均直径上大下小的生长形态;通过建立平衡方程,推算冰柱可能发育的最大长度,发现热通量、供水率是影响冰体尺寸的重要参数。依据上述现场调查和模拟试验所得结论,不仅可为隧道冰柱形成原因做出理论分析,也对类似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为隧道冰害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赵天望戴长雷邹德昊王吉良
关键词:寒区隧道冰害生长发育
公路隧道涎流冰发育过程中的水源及渗流通道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对哈尔滨市典型公路隧道涎流冰病害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冰体发育过程中的水源及渗流通道。通过实地勘察与计算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水源的渗流情况以及隧道所受冻胀力作用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为涎流冰发育过程提供物质基础,结构表面和内部的裂缝为水源提供渗流通道。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渗流量的大小,是造成隧道涎流冰病害的重要因素。另外,裂隙间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发生冻结,向外施加压力产生冻胀力作用,扩大原有裂缝,导致隧道冻害更加严重。
赵天望戴长雷邹德昊宋成杰
关键词:公路隧道涎流冰水源冻胀力
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水文地理区划与分析
2023年
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对于两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研究区进行耦合区划运用基本的水文水系分区基本原则、含水层构造分区基本原则对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水文地理区域划分,同时在行政方面对水资源的分区管理,对其进行耦合划分。最终得出:(1)研究区水系流域可划分为11个分区、水文地质可划分为5个分区;(2)依据中俄对水资源的管理规划,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水资源管理区;(3)根据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分区和社会属性分区耦合,可将其分为14个耦合分区,有助于细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管理、利用效率。
程锐周洋于淼李梦宇戴长雷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基于SWAT模型的寒区小流域径流模拟及径流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由于冻土、降雪及融雪入渗等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寒区流域产汇流特性都有别于非冻区,使寒区径流模拟研究较为困难,已有的研究内容对寒区小流域的径流模拟研究以及径流成分分析还比较少。为探讨寒区小流域径流模拟方法并分析流域内径流成分组成,以永翠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1994—2015年共22年的水文气象资料,构建SWAT模型,以决定系数(R2)和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NSE)评价SWAT模型的适用性,并基于构建的SWAT模型分析永翠河流域径流成分组成。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寒区小流域的径流过程,各径流成分中壤中流占比最大,地表径流次之,地下水占比最小,且三种径流成分产水量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
张丽娜孙颖娜申智鹏
关键词:SWAT模型寒区小流域径流模拟
基于物元模型的磨盘山水库水质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物元模型对磨盘山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基于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磨盘山水库水质的评价模型(即物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磨盘山水库2016年2—8月水质级别均属于Ⅰ级。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磨盘山水库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应用物元模型进行水质评价是可行的。
杨旭张弛
关键词:物元模型水质评价磨盘山水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