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作品数:3,648 被引量:35,844H指数:70
相关作者:高德利杜修力柴天佑樊治平蒋兴良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29篇期刊文章
  • 145篇会议论文
  • 10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6篇天文地球
  • 4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417篇经济管理
  • 356篇建筑科学
  • 327篇电气工程
  • 26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6篇理学
  • 18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4篇医药卫生
  • 163篇水利工程
  • 136篇社会学
  • 130篇生物学
  • 127篇电子电信
  • 1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2篇农业科学
  • 95篇矿业工程
  • 87篇动力工程及工...
  • 79篇化学工程
  • 78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6篇网络
  • 94篇地震
  • 85篇值模拟
  • 84篇数值模拟
  • 81篇绝缘
  • 70篇钻井
  • 60篇滑坡
  • 50篇地质
  • 50篇细胞
  • 49篇神经网
  • 49篇神经网络
  • 48篇污染
  • 47篇土壤
  • 46篇企业
  • 45篇图像
  • 42篇纳米
  • 40篇抗震
  • 39篇电压
  • 39篇混凝土
  • 35篇放电

机构

  • 352篇重庆大学
  • 244篇中国科学院
  • 216篇东北大学
  • 212篇浙江大学
  • 188篇中南大学
  • 184篇清华大学
  • 17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69篇成都理工大学
  • 159篇天津大学
  • 148篇武汉大学
  • 139篇哈尔滨工业大...
  • 13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17篇同济大学
  • 103篇中国科学院大...
  • 82篇北京师范大学
  • 80篇教育部
  • 75篇西安交通大学
  • 72篇湖南大学
  • 68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04篇高德利
  • 77篇杜修力
  • 69篇柴天佑
  • 65篇樊治平
  • 55篇蒋兴良
  • 50篇廖瑞金
  • 48篇张社荣
  • 47篇许强
  • 46篇许成顺
  • 43篇顾明
  • 36篇王松涛
  • 32篇褚健
  • 31篇苏宏业
  • 31篇唐加福
  • 30篇刘渝根
  • 27篇张志劲
  • 26篇司马文霞
  • 26篇陈晓红
  • 25篇练继建
  • 23篇阳春华

传媒

  • 118篇高电压技术
  • 56篇武汉大学学报...
  • 49篇东北大学学报...
  • 45篇电工技术学报
  • 42篇化工学报
  • 41篇中国电机工程...
  • 41篇岩土力学
  • 39篇科学通报
  • 38篇工程热物理学...
  • 37篇系统工程理论...
  • 33篇运筹与管理
  • 32篇工程地质学报
  • 30篇控制理论与应...
  • 30篇工程力学
  • 28篇重庆大学学报...
  • 25篇系统工程
  • 24篇计算机工程
  • 24篇岩石学报
  • 2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2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17篇2023
  • 193篇2022
  • 214篇2021
  • 225篇2020
  • 243篇2019
  • 271篇2018
  • 228篇2017
  • 217篇2016
  • 261篇2015
  • 259篇2014
  • 262篇2013
  • 229篇2012
  • 208篇2011
  • 190篇2010
  • 202篇2009
  • 152篇2008
  • 121篇2007
  • 112篇2006
  • 66篇2005
  • 42篇2004
3,6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电场计算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笔者基于偶极子法,计算了4种典型塔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进而分析讨论了导线对地平均高度、导线布置方式、分裂间距、相间距、分裂数、子导线截面、相序、架设屏蔽线等因素对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影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分裂导线各子导线由于空间位置不同使得其表面最大电场也不同;分裂导线分裂数、截面对导线表面最大电场的影响最大,导线对地平均高度、分裂间距、相间距离及布置方式对其表面最大电场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双回线路相序排列方式对上、下相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影响较大,对中相导线表面电场影响相对较小;架设屏蔽线会增大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
杨滔赵克江刘渝根田金虎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电场强度影响因素
几种氙灯用钨阴极抗烧蚀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E3、Er-W、La-W1和La-W2四种材料作为氙灯的阴极材料,研究氙灯点灯一段时间后阴极的烧蚀形貌,分析阴极的烧蚀特征。结果表明:在电压3 000 V,频率3 Hz,电容23μF的条件下点灯100万发次,Er-W氙灯发黑最为严重,La-W2氙灯发黑程度最轻,管壁黑色物质是由阴极发生溅射形成的,成分由大量的WO3和少量的W组成;烧损后阴极端面的微观组织显示,Er-W阴极端面烧蚀凹坑最大,La-W2阴极的烧蚀坑最小,说明Er-W阴极工作温度较高,喷溅损失的材料较多,La-W2阴极的工作温度较低,材料的稳定性较好,从侧面说明La-W2的电子发射性能好;烧损后阴极纵截面金相组织显示,Er-W再结晶晶粒粗大,La-W2再结晶晶粒细小,细小的晶粒为第二相的扩散提供了更多通道,减轻材料的烧蚀。因此,Er-W阴极的抗烧损性能较差,La-W2阴极的抗烧损性能较好。
李鹏杨建参李岩
关键词:阴极溅射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虽然肝脏外科技术飞速发展,但近30年来肝癌病人预后无明显改善,大家往往重视局部治疗,对肝癌病人的全身综合治疗关注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对我国肝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研究和有效治疗。结合我们自己在这一方面前期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了HB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肝癌病人HBV再激活,改善HCC病人肝脏炎症、肝纤维化,显著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并讨论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药物选择以及治疗疗程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还显示抗病毒应答时间快慢、病毒耐药变异等均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选择速效、低耐药核苷类药物。并主张长期抗病毒治疗,以最大限度改善HBV相关HCC病人预后。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该成为HBV相关HCC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罡周伟平吴孟超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预后
基于流动损失权重分配的扩压叶栅弯叶片优化探究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校核过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DA叶型的矩形扩压叶栅旋涡结构与流动损失之间的权重关系,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叶片周向弯曲优化设计,改善叶栅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原始叶栅中集中脱落涡所影响区域的总压损失权重占总损失的60%,并通过对该旋涡结构所对应的分离区域的拓扑分析确定了叶片周向弯曲的弯高、积叠线控制点和弯角数值.叶片周向弯曲的作用将该分离区从角区闭式分离转变为开式分离,同时降低叶片根部负荷,改变横向和径向压力梯度分布.优化叶栅降低了集中脱落涡所占的总压损失权重41.3%,最终降低了出口截面质量流量平均的总压损失系数2.55%。基于旋涡结构的流动损失分配权重分析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叶栅气动性能,大大地缩短了叶栅流场优化设计周期,据有可观的工程应用前景。
阚晓旭王松涛罗磊苏杰先
关键词:旋涡结构拓扑分析
混合菌群诱变及诱变菌群对闪锌矿浸出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将采自不同地区的混合菌分别培养于以黄铜矿和黄铁矿为能源的9 K培养基中,并以该培养物作为出发菌群,用亚硝酸钠(NaNO2)、硫酸二乙酯(DES)、紫外线(UV)及其组合为诱变剂,对混合菌群进行诱变。诱变后,经过连续浸矿筛选,得到对闪锌矿浸矿效果最好的诱变菌群E。浸矿试验结果表明:在9 K和Leathen培养基中,用诱变菌群E浸出闪锌矿40 d后,Zn2+的浸出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84%;离心收集Leathen培养基中的菌体和矿样浸渣,弃除液体,加入新的Leathen培养基,在30℃和200 r/min条件下,恒温摇床培养20 d后,诱变菌群E对闪锌矿中Zn2+的二次浸出率比对照组高92%。
康健高健吴学玲丁建南邱冠周
关键词:诱变混合菌闪锌矿生物浸出
福建北东沿海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制约被引量:197
2008年
以福建北东沿海的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四个岩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岩体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表明,南镇、大层山、三沙和大京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96.1±2.7Ma、93.1±2.4Ma、91.5±1.5Ma和93.8±1.8Ma,指示它们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些岩体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条纹长石,并含有一定量斜长石(〈15%),铁镁矿物主要为少量黑云母,未出现碱性铁镁矿物,副矿物组合中普遍出现榍石而未见铝过饱和矿物。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贫钙、镁、铁,Rb/Sr比值高,K/Rb比值低,富Cs、Rb、Th、u、Pb,贫Ba、Sr、P、Ti、Eu。岩石的FeO^*/MgO比值较低(=3.44—5.04),10^4×Ga/Al比值和Zr+Nb+Ce+Y含量均低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其锆石饱和温度也较低(730—779℃),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这些岩体应属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四个岩体的Nd同位素组成较均-(εNd(t)=-4.2~-5.5),而锆石Hf同位素则具较大的变化范围(εHf(t)=-11.6~4.5),ε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变化幅度可达10个εHf单位以上,指示岩体的形成存在不同来源物质的贡献。岩石的形成极可能经历了壳幔物质在源区混合形成原始岩浆,随后这一壳幔混源岩浆又经高程度分异演化的二阶段成岩过程,而并非起源于幔源岩浆底侵形成的初生地壳与古老基底地壳混合的地壳原岩的部分熔融。
邱检生肖娥胡建徐夕生蒋少涌李真
关键词:岩石成因
环氧树脂针-板缺陷在指数衰减脉冲和正弦电压作用下的局部放电特性被引量:8
2020年
制作了环氧树脂针-板缺陷,模拟饱和电抗器环氧树脂内部金属突出物缺陷,研究环氧树脂在指数衰减脉冲电压和正弦电压下的局部放电特性。从起始放电电压、放电次数、平均放电幅值和局部放电的统计分布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环氧树脂样品在25℃和110℃下的局部放电特性。研究发现,在同样峰值的正弦电压和指数衰减脉冲电压下,脉冲电压下的起始放电电压更低,平均放电幅值更大,放电次数更少;对于相同的外施电压,110℃下的起始放电电压较25℃下的更低,平均放电幅值更大,放电次数减少。实验结果可为在指数衰减脉冲电压下饱和电抗器绝缘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米彦桂路刘露露邓胜初欧阳文敏
关键词:饱和电抗器环氧树脂局部放电脉冲电压
社会实验:人工智能社会影响研究的新路径被引量:31
2020年
本文针对人工智能等变革性新兴技术给人类社会运转模式、行为轨迹、社会网络、心理动态造成的综合影响,提出了长周期、跨领域、多学科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了基于科学抽样设立实验组、对照组,将泛意性概念转变为边界清晰的科学变量并进行测量和比较的技术路线。最后指出,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是为应对人工智能社会综合影响提供循证知识基础,将科技政策的研究视野从关注技术带给客观世界的变化进一步拓展至关注技术发展所引致的人类主观世界变化的新路径。
苏竣魏钰明黄萃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证研究
在线付费阅读中群体感知价值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从群体角度精确计算分析不同用户群体感知价值的阈值区间,有助于识别用户群体的差异性,提升付费阅读服务水平,扩大数字收益。本文结合阅读付费意愿影响因素,采用K-means算法对付费阅读用户聚类获取用户群体,并对聚类后的用户群体数据进行M5模型树建模,确定不同用户群体感知价值的阈值区间及数据验证。研究发现,不同阅读用户群体感知价值具有明显差异性。总体上阅读群体的感知价值阈值存在0.722和0.396两个特殊界限将不同比率区间进行界定,根据不同阅读群体适用的感知价值比率阈值区间可将群体定义为发展型、成熟型和激进型三种。其中成熟型阅读群体与发展型阅读群体的阈值区间存在交集,但激进型阅读群体的适用阈值范围会超越0.722的界限而形成一个特殊群体。本文的创新在于结合阅读付费意愿影响因素,对感知价值进行量化定义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测量不同用户群体感知价值的阈值区间,是对付费用户群体行为的深入探索。
姜崇王晓光简华
关键词:感知价值用户聚类
随机荷载作用下随机结构线性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提出了随机荷载作用下随机结构线性静力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基于力学平衡方程 ,导出了随机荷载作用下随机结构反应的状态方程 ,进而引入扩展状态向量 ,建立了随机荷载作用下的随机结构静力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方程 ,讨论了其差分数值求解技术 .进行了八层框架结构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反应的算例分析 .在单一随机参数结构的情况下 ,与随机结构反应的精确解答进行了对比 ;对于多个随机参数结构随机反应 ,则与MonteCarlo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及良好的实用性 .
陈建兵李杰
关键词:建筑结构力学随机荷载概率密度演化差分方法LIOUVILLE方程蒙特卡罗分析
共3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