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0100)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沈彤朱启星徐辉冷静许述海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主题

  • 12篇三氯乙烯
  • 5篇小鼠
  • 4篇肝脏
  • 3篇鼠肝
  • 3篇小鼠肝
  • 3篇免疫
  • 2篇毒性
  • 2篇摄入
  • 2篇细胞
  • 2篇小鼠肝脏
  • 2篇免疫毒性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补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血清
  • 1篇循环免疫
  • 1篇循环免疫复合...

机构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医学科...

作者

  • 12篇朱启星
  • 12篇沈彤
  • 7篇徐辉
  • 6篇冷静
  • 5篇江涛
  • 5篇许述海
  • 4篇王进
  • 2篇于均峰
  • 1篇张澄
  • 1篇房魏
  • 1篇李树龙
  • 1篇王峰
  • 1篇王慧
  • 1篇王红艳
  • 1篇张家祥
  • 1篇查晚生
  • 1篇侯菲菲

传媒

  • 5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饮水摄入三氯乙烯对BALB/c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饮水摄入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8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2.5mg/ml TCE组和5.0mg/ml TCE组,每组12只,染毒组经饮水摄入TCE;每组分别于暴露第14、28、56、84天各处死3只小鼠,取其脾脏及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Tγt)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结果2.5、5.0mg/ml TCE染毒组小鼠的脾脏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第14天时分别为(3.46±0.32)%和(5.45±0.45)%,第84天时分别为(3.47±0.33)%和(4.10±0.39)%,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分别为(2.15±0.20)%、(2.16±0.35)%]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RORγt表达水平第14天时分别为1.870±0.084和1.965±0.060,第56天时分别为1.998±0.079和2.028±0.073,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1.77±0.04、1.75±0.09)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血清IL-17含量第14天时分别为(32.28±5.38)和(34.47±5.02)pg/ml,第28天时分别为(34.87±5.48)和(41.94±6.19)pg/ml,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升高[分别为(21.57±5.23)、(22.11±5.11)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血清IL-6含量第14天时分别为(43.07±6.71)和(47.86±8.52)pg/ml,第56天时分别为(41.32±7.04)和(46.74±9.33)ps/ml,均较同期溶剂对照组[分别为(7.56±7.71)和(28.26±7.22)pg/ml]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血清TGF—β含量第14天时分别为(17.48±3.06)和(18.93±3�
沈彤王进徐辉许述海江涛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小鼠近交BALBTH17细胞免疫毒性
经水摄入三氯乙烯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经水摄入三氯乙烯(TCE)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以及2.5、5 g/L TCE组,TCE经饮水染毒,分别在2、4、8、12周处死动物,采集外周血并取脾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reg细胞数量,荧光定量RT-PCR检测Treg细胞特异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TCE 2.5、5.0 g/L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数量比空白和溶剂对照组明显降低,2、4、8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脾脏Foxp3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TCE暴露组明显降低,2、4、8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周时最低;血清中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TCE 2.5、5.0 g/L组明显降低,2、4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时最低;相关分析显示脾脏中Treg细胞数量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呈正相关(r=0.768,P<0.01)。结论经水摄入TCE对小鼠Treg细胞有显著影响。
王进沈彤徐辉许述海江涛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调节性T细胞免疫毒性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体液免疫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血清中补体(C)和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方法选用体重250~300g的雌性豚鼠36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5只),溶剂(橄榄油)对照组(5只),TCE实验组(26只)。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对豚鼠进行染毒。激发接触后24h观察和记录豚鼠背部受试区的皮肤反应情况,进行评分。按皮肤致敏反应积分将TCE处理组豚鼠分为致敏组(积分≥1)和未致敏组(积分为0)。分别在实验结束后24、72h采血,检测血清中C3、C4、IgA、IgG、IgM浓度。结果TCE处理组豚鼠致敏率为65.38%(17/26)。TCE致敏24、72h组C3含量[24h:(99.75±1.45)μg/ml,72h:(93.28±3.61)μg/ml]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112.30±9.1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致敏24、72h组C4含量[24h:(34.63±2.53)μg/ml,72h:(33.82±2.76)μg/ml]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43.87±3.65)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24、72h组、TCE未致敏24、72h组IgA、IgM含量均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CE未致敏组比较,TCE致敏24、72h组血清中IgA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中IgG的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TCE致敏豚鼠皮肤后,血清中C3、C4含量降低,体液免疫功能发生紊乱。
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关键词:三氯乙烯补体免疫球蛋白类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脏MDA含量和SOD活力的测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致敏豚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实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的判为致敏。在终末激发后24 h和72 h取材,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ALB)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TCE致敏72 h组中见到较多肝细胞水肿,并有胞核破裂消失。TCE致敏72 h组ALT和AST水平比TCE致敏24 h组和TCE未致敏72 h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72 h组ALB水平比溶剂对照组和TCE未致敏72 h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24 h和72 h组肝MDA含量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致敏24 h组肝SOD活力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E致敏72 h组肝SOD活力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E可引起致敏豚鼠肝损伤,氧化应激在肝损伤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徐辉冷静沈彤王红艳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脏损害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致敏豚鼠的肝脏功能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用体质量250~300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包括TCE致敏24h、72h组和TCE未致敏24h、72h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法进行处理,在终末激发后24h和72h心脏采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谷丙转移酶(ALT)、谷草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值(A/G)等肝功能指标,无菌条件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TCE致敏72h组ALT和AST水平比TCE致敏24h组和TCE未致敏72h组均升高(P均<0.05);TCE致敏72h组ALB水平比溶剂对照组和TCE未致敏72h组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TCE致敏72h组中见到较多肝细胞水肿,并有胞核破裂消失。透射电镜观察显示TCE未致敏组可见少数线粒体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减少;TCE致敏组肝脏细胞中线粒体空泡、变性、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断裂、扩张、糖原颗粒明显减少;且在末次激发后72h组比24h组的损害更严重。结论:TCE处理组豚鼠体内发生了肝脏功能障碍和超微结构的破坏,且损伤的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关键词:三氯乙烯肝脏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体内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分别在实验结束后24 h、72 h采血,检测血清中IgA/C3-CIC、IgG/C3-CIC和IgM/C3-CIC的浓度。结果 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致敏组和TCE未致敏组的血清中IgA/C3-CIC、IgG/C3-CIC和IgM/C3-CIC的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处理组豚鼠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降低,可能提示其体液免疫发生改变。
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关键词:三氯乙烯循环免疫复合物
三氯乙烯暴露致小鼠肝功能损害与Treg细胞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分析TCE暴露小鼠肝功能、肝脏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含量以及脾脏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与TCE暴露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雌性BALB/c小鼠饮水摄入2.5 mg/ml和5 mg/ml的TCE,在2、4、8、12周时采集外周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功能,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IL-10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reg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CE染毒组小鼠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2周和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匀浆中IL-10含量则明显降低(4周时最低);脾脏Treg细胞数量也明显降低,2、4、8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功能与肝组织中IL-10含量和Treg细胞数量均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暴露引起的肝脏损伤与体内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相关。
王进沈彤徐辉许述海江涛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肝脏毒性TREG细胞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皮肤及血清中IL-17的测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和未致敏豚鼠皮肤和血清中IL-17表达水平,探讨TCE药疹样皮炎新的发病机制。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方法(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的判为致敏。在末次激发后24 h,72 h,1周和2周分四批采血和皮肤组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17的含量;将皮肤组织制成蜡块,采用Elivis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皮肤反应评分判断致敏阳性,TCE处理组致敏率为70%。TCE处理组血清中IL-17的水平及皮肤组织免疫组化评分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处理组的不同时间段相比,IL-1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E处理组72h和1周两个时点,TCE致敏鼠IL-17的表达比相应的未致敏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可以诱导豚鼠致敏,IL-17在豚鼠致敏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许述海江涛于均峰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免疫组化技术
三氯乙烯对小鼠肝脏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饮水摄入三氯乙烯(TCE)对小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α和PPARγ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2.5 g/L TCE组和5.0 g/L TCE组,TCE经饮水暴露。分别在第2、4、8、12周时,取外周血检测肝功能;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比较,2.5、5.0 g/L TCE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在第2、4周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2.5、5.0 g/L TCE组小鼠肝脏组织有明显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变性,肝损伤在4周时最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比较,2.5、5.0 g/L TCE组小鼠肝脏中PPARα和PPARγmRNA表达量在4、8、12周时明显上升(P<0.05,P<0.01);2.5、5.0 g/L TCE组小鼠肝脏组织细胞核中均见PPARα和PPARγ的阳性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溶剂对照组比较,各时期肝脏细胞核PPARα和PPARγ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饮水摄入TCE能上调小鼠肝脏PPARα和PPARγ表达。
侯菲菲沈彤王进房魏张澄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PPARΑPPARΓ肝毒性
三氯乙烯致敏小鼠肝脏中C3aR和C5aR的表达水平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致敏小鼠肝损伤过程中C3aR和C5a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探讨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5只)、溶剂对照组(6只)和TCE处理组(65只),于第1、4、7、10天进行致敏,第17、19天进行激发,激发后24、48、72 h和7d处死动物,并记录体重和肝脏重量,无菌取出肝脏,用于病理观察组织结构,采用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3aR和C5a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未致敏组小鼠肝脏组织未见明显异常,TCE致敏组小鼠肝脏HE染色下观察可见明显的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坏死和大量炎细胞浸润.24、48、72 h和7d致敏组中C3aR和C5a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相应时点的未致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致敏小鼠肝损伤过程中有补体激活的参与,C3aR和C5aR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王峰冷静查晚生张家祥李树龙王慧沈彤朱启星
关键词:三氯乙烯小鼠补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