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01)

作品数:100 被引量:2,366H指数:31
相关作者:王跃思刘景双牛铮孙志高张金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生物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3篇土壤
  • 16篇湿地
  • 14篇三江平原
  • 12篇通量
  • 10篇雨林
  • 10篇日变
  • 10篇日变化
  • 9篇生态系统
  • 9篇CH
  • 8篇温室气体
  • 8篇物量
  • 7篇氮素
  • 7篇有机碳
  • 7篇沼泽
  • 7篇生物量
  • 7篇热带季节雨林
  • 7篇季节雨林
  • 6篇地表
  • 6篇遥感
  • 6篇沼泽湿地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
  • 3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华...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南林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国家农业信息...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青海省农林科...

作者

  • 33篇王跃思
  • 13篇刘景双
  • 11篇牛铮
  • 10篇孙志高
  • 9篇王金达
  • 9篇张金波
  • 9篇沙丽清
  • 8篇王明星
  • 8篇郑征
  • 7篇王毅勇
  • 7篇周存宇
  • 7篇周国逸
  • 6篇张一平
  • 6篇杨继松
  • 5篇唐建维
  • 5篇江长胜
  • 5篇张德强
  • 5篇郝庆菊
  • 5篇王长耀
  • 5篇李新华

传媒

  • 8篇生态环境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土壤通报
  • 6篇生态学杂志
  • 5篇山地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遥感学报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24篇2006
  • 20篇2005
  • 23篇2004
  • 17篇2003
  • 4篇2002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沼泽湿地开垦对土壤水热条件和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功能。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大面积垦殖,已对区域生态平衡及气候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湿地开垦后,土壤水、热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土壤温度的增高及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呼吸通量的增大。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随湿地开垦及开垦年限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沼泽湿地开垦初期5~7年,土壤有机碳及其它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持续耕作15~20年后,土壤有机碳损失曲线趋于平缓。湿地开垦后,土壤有机质输入量的减少及分解作用加强导致土壤容重和比重的增大,其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损失趋势相一致。
宋长春阎百兴王毅勇赵志春娄彦景
关键词:沼泽湿地垦殖水热条件土壤有机碳
红壤丘陵区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被引量:13
2004年
以红壤丘陵典型区千烟洲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7个针叶林样地有效叶面积指数数据,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NDVI)与湿地松、杉木林、马尾松和针叶林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分别建立了NDVI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NDVI与不同林型针叶林的有效叶面积指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林型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以三次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精度最高。
张红旗陈永瑞牛栋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针叶林遥感植被指数森林生态系统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氮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2003年
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氮动态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试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和碳、氮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地上碳、氮库,土壤碳、氮库分别递增顺序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湿地开垦7年后,地上生物量下降了69.25%,土壤有机碳库减少了47%,土壤氮库减少了50.91%;而弃耕5年后,地上生物量恢复到原始水平的71.61%,土壤碳、氮库分别达到沼泽化草甸的62.6%和50.32%;无机氮(0~25cm)的动态与土壤全氮相似,其变化规律为耕地<弃耕地<沼泽化草甸,但是NO_3^--N/(NH_4^+-N+NO_3^--N)的比值却与此正好相反,呈沼泽化草甸<弃耕地<耕地的趋势。说明在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氮的可利用性最高,其次是弃耕地,耕地最低。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碳素氮素地上生物量
MODIS影像合成算法研究和实现被引量:18
2004年
在探讨遥感影像合成算法的基础上,采用热红外云检测CV-MVC算法对MODIS影像进行合成,改进了影响合成效果的阈值因子。结果表明,该合成算法在不同尺度区域的影像合成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蒋耿明牛铮阮伟利王长耀
关键词:MODIS影像影像合成云检测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7
2004年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0~25cm)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异。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容重和比重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却在不断变小,大部分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在开垦7年后下降了69.51%,15年后下降了72.96%,土壤全氮分别减少了58.59%和63.34%,有效氮减少了55.78%和75.31%,有效磷分别减少了45.67%和49.9%,有效钾则减少了43.71%和42.87%;然而,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全钾略有增长。弃耕5年后,土壤的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开垦15年的土壤增长了53.13%,全氮增长丁23.16%,有效氮增长了139.61%,有效磷、有效钾分别增长了14.19%和9.62%。
张金波宋长春
关键词: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CO_2释放通量被引量:17
2005年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下土壤CO2释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年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一年中温度最高的7~8月份,土壤CO2释放通量值最大,可达770.29mg·m-2·h-1,而在最冷的1~2月份土壤CO2释放通量最小,其通量仅为33.23 mg·m-2·h-1.土壤CO2通量的变化与大气、土壤表层、地下5 cm处温度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CO2释放通量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函数上升;地下5 cm处温度与土壤CO2通量的相关性最显著(R=0.80,P<0.001,n=61);CO2释放通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高.
林丽莎韩士杰王跃思
关键词:土壤CO2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表层土壤含水量释放通量正相关关系
氮素输入影响下淡水湿地碳过程变化被引量:29
2005年
通过野外控制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氮素输入对淡水沼泽湿地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的输入能够提高沼泽湿地碳的生物累积,但过多的氮素输入则引起植物生产力的降低,并对常年积水沼泽湿地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抑制作用。在非淹水条件下,氮素输入后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明显大于淹水条件,说明水文条件和氮素输入对枯落物的分解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只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氮素输入后,植物—土壤系统CO2排放量增大;但是,过多氮素输入后植物—土壤系统呼吸速率降低,这说明一定量的氮素输入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根的发育,对微生物的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过多的氮素输入则会对这些过程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氮素输入对土壤溶解有机碳(DOC)有明显的影响。氮素输入后,根层土壤DOC含量明显降低(P<0.05),不同土壤深度DOC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
宋长春张金波张丽华
关键词:氮素CO2排放溶解有机碳
环境经济系统分类及协调发展的熵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介绍了熵理论与熵概念的泛化,提出了环境经济系统熵的概念、模式和表示方法;运用熵理论对环境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系统熵值的大小对其进行了分类;从熵理论的角度对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孙志高秦泗刚刘景双于君宝
关键词:环境经济系统熵理论
应用遥感数据反演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被引量:40
2004年
以红壤丘陵典型区千烟洲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7个针叶林样地有效叶面积指数数据,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湿地松、杉木林、马尾松和针叶林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分别建立了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林型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以三次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精度最高.
席建超张红旗张志强
湿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过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湿地生态系统的氮素输入过程主要包括大气氮沉降、生物固氮、人为氮和径流氮输入等途径,它们通过影响湿地系统自身的营养状况而决定氮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运行。综述国内外湿地氮素各种输入途径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淡水沼泽湿地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点。展望湿地氮素输入过程的研究前景,建议积极开展淡水沼泽湿地、湿地系统氮素交换的环境效应1、5N技术与氮素模型的结合以及各氮素输入途径的模型表征研究。
孙志高刘景双王金达李新华杨继松
关键词:氮沉降生物固氮湿地生态系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