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139)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郑卓肇李选任阿红尚瑶刘颖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软骨
  • 5篇成像
  • 4篇关节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增强MR
  • 2篇软骨成像
  • 2篇髌软骨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关节炎
  • 2篇T2值
  • 2篇GD-DTP...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对比剂
  • 1篇胰蛋白酶
  • 1篇生化成分
  • 1篇退变
  • 1篇葡胺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6篇郑卓肇
  • 4篇李选
  • 2篇尚瑶
  • 2篇任阿红
  • 1篇李洁
  • 1篇许佳文
  • 1篇刘颖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髌软骨T2-mapping成像:MRI正常与退变软骨的差异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1.5T MRI 0级髌软骨T2值的区域差异及其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以及MRI 0级软骨与退变软骨T2值的差异。方法对452例患者以1.5T MR系统行常规膝关节检查后,采用6回波SE序列扫描完成髌骨轴位T2-mapping成像。对髌软骨进行MRI分级,测量并比较髌软骨最厚层面内侧、外侧、全层和病变处的T2值。结果 MRI 0级髌骨内、外侧软骨和全层软骨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髌软骨全层T2值与性别无相关性。>60岁者髌软骨T2值高于其他年龄组。当髌软骨退变时,Ⅰ~Ⅳ级T2-病变均明显高于T2-对照(P<0.001),T2-病变也明显高于MR 0级髌软骨的T2值(P<0.001)。Ⅰ~Ⅳ级髌软骨病变的T2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T2值随病变分级升高而增加。结论 MRI 0级髌软骨全层T2值与性别无相关性,但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髌软骨退变时T2值随病变严重程度而明显增加。MR T2-mapping成像对诊断和监测骨关节早期病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任阿红郑卓肇
关键词:骨关节炎髌软骨T2值
利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测量骨骼肌肉系统的T_2时间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利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对骨骼肌肉系统进行单层和多层 T_2值定量的可行性。方法(1)利用钆喷替酸葡甲胺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配制出8管不同 T_2值的钆溶液,以多回波自旋回波序列(MSE)测量的 T_2值作为对照标准,评价 TSE 序列进行单层和多层(层间距为50%)T_2测量的可靠性。(2)在6名志愿者活体膝关节中,对比 MSE 和 TSE 序列测量 T_2值的一致性。结果(1)在模型中,除纯磷酸盐缓冲液(T_2值约2000 ms)外,其余7管溶液 TSE 的 T_2测量值(89.9±3.0)~(1228.0±128.0)ms 与 MSE 的 T_2测量值(89.6±1_0)~(1221.0±18.0)ms,差别<10%。但 TSE 测量的标准误有所增大。(2)在模型中,当溶液的 T_2值<1000 ms 时,TSE 多层面T_2测量值(85.8±5.0)~(902.7±354.0)ms 与单层面 T_2测量值(89.9±3.0)~(930.0±71.0)ms,差别<10%。但是,对于 T_2值>1000 ms 和 T_2值约为600 ms 的溶液,两者的差别>10%。(3)在志愿者膝关节中,对于除黄骨髓外的其余各组织,MSE、TSE 单层和 TSE 多层的 T_2测量值(51.5±15.4)~(476.5±69.7)ms 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ICC>0.75)。结论利用 TSE 序列进行单层面和多层面 T_2值定量具有可行性。但是,对于骨髓组织和极长 T_2值的组织(如脑脊液),利用 TSE 序列测量 T_2值可能会有较大的偏差。
尚瑶郑卓肇李选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磁共振成像
弛豫时间与软骨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MR弛豫时间反映软骨生化成分变化的可行性及两者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离体牛软骨用胰蛋白酶处理10例、胶原蛋白酶处理7例、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混合处理7例,并设置相等数量的对照组,然后测量软骨T1值、T2值及延迟钆增强软骨MR成像指数(T1Gd)。结果:①胰蛋白酶导致软骨氨基葡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明显下降,但胶原网络无显著改变;胶原蛋白酶和混合酶处理均导致GAG明显下降并胶原网络破坏。②胰蛋白酶处理后,软骨T2(43.1±5.4ms)与对照组(40.5±6.1ms)无统计学差异,T1明显增高(1009.4±93.1ms与872.0±79.8ms),T1Gd明显降低(124.3±39.8ms与145.8±54.3ms)。③胶原蛋白酶处理后,处理侧T2(167.6±27.4ms)和T1(1351.9±205.2ms)均明显高于对照侧(44.0±8.1ms,788.0±71.3ms),而T1Gd(112.1±12.9ms)明显低于对照侧(153.4±22.7ms);混合酶处理后,处理侧T2(184.9±69.5ms)和T1(1356.6±253ms)也明显高于对照侧(40.9±4.9ms,783.3±43.7ms),而T1Gd(106.7±2.6ms)也明显低于对照侧(172.1±53.7ms)。④胶原蛋白酶处理和混合酶处理的T2及T1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胰蛋白酶处理组。三种酶处理的T1G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R弛豫时间(T2、T1、和T1Gd)均可反映软骨生化成分的早期改变。其中,T2主要反映胶原的变化,T1Gd主要反映GAG的含量,而T1则同时受胶原和GAG的影响。
郑卓肇李选刘颖
关键词:弛豫时间胰蛋白酶胶原酶类
Gd-DTPA剂量对延迟Gd-DTPA增强MR软骨成像的影响: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Gd-DTPA剂量对延迟Gd-DTPA增强MR软骨成像(dGEMRIC)的影响。方法15个离体牛软骨经胰蛋白酶液处理后,各取5个分别浸泡于1mmol/L、2mmol/L和6mmol/L的Gd-DTPA溶液中,在浸泡前(0min)、浸泡后5、10、15、30、45、60、90和150min时,利用快速自旋回波反转恢复系列测量软骨T1值(处理组)。另外15个正常离体牛软骨作为对照组,浸泡于0.9%的生理盐水中4h后也进行同样处理。结果①两组浸泡前(0min)的软骨T1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浸泡后任意时间点,3种剂量软骨T1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浸泡150min后,Gd-DTPA浓度为1mmol/L和2mmol/L时,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软骨T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为6mmol/L时,两者的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2mmol/L的Gd-DTPA浓度在10min时即可区分处理组和对照组软骨的T1值差异,1mmol/L在90min时可区分,6mmol/L则始终无法区分。结论在dGEMRIC检查中,Gd-DTPA剂量显著影响软骨T1值,dGEMRIC的对比能力以及延迟时间。
郑卓肇李选尚瑶许佳文
关键词:关节软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
延迟Gd-DTPA增强MR软骨成像:全关节软骨成像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IR-TSE和可变翻转角三维FLASH序列实现全关节软骨t1值测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针对模型(不同浓度的稀释Gd-DTPA溶液)和离体牛软骨,分别利用多层IR-TSE和可变翻转角三维FLASH序列进行t1值测量。以单层IR-TSE测量结果为参照标准,验证上述两种技术的可行性。结果:在模型中,多层IR-TSE与单层IR-TSE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1.000(P<0.001);三维FLASH与单层IR-TSE测量值的相关系数为0.997(P<0.001)。在离体牛软骨延迟钆增强MR软骨成像中,单层IR-TSE、多层IR-TSE和三维FLASH均显示胰蛋白酶处理侧软骨的t1值显著低于对照侧软骨。多层IR-TSE与单层IR-TSE相比较,对照侧、处理侧和总体软骨t1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P=0.012)、0.968(P=0.001)和0.953(P=0.001);三维FLASH与单层IR-TSE相比较,对照侧、处理侧和总体软骨t1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9(P=0.637)、0.757(P=0.030)和0.755(P=0.001)。结论:多层IR-TSE和可变翻转角三维FLASH序列均可用于全关节软骨的t1值测量。
郑卓肇李洁李选
关键词:软骨关节钆喷替酸葡甲胺
经关节镜证实的正常髌软骨T2值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明确关节镜证实的正常髌软骨T2值的区域差异性及场强对软骨T2值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43例(1.5TMR)和31例(3.0TMR)经关节镜证实的无髌软骨病变患者行髌骨轴位T2-mapping成像。将髌软骨分为上、中、下部,每部又分为内、外侧区,分别测量T2值,比较各处软骨T2值的差异,以及场强对软骨T2值的影响。结果在1.5T和3.0TMR上,髌软骨内侧、外侧、总体(包括内外侧)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下各部软骨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髌软骨最厚层面上,软骨浅、中、深3层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软骨T2值从软骨表面到软骨下骨有逐渐减小趋势。正常髌软骨在1.5T与3.0TMR上软骨T2值随场强增加而减小(P<0.001)。结论正常髌软骨T2值在内外侧和上、中、下部位之间无显著差异,髌软骨T2值从软骨表面到软骨下骨不断减小。随着MR场强的增高,软骨T2值下降。
任阿红郑卓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T2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