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200504)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殷国前付时章杨晓楠苏承武李伟雄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铜针留置兔耳缘静脉血铜变化和对肝脏组织及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铜针留置前后血清铜浓度变化和释放的铜离子对体内肝脏组织及生化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49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A组留置铜针1d、B组留置铜针3d、C组留置铜针5d、D组留置铜针7d,每个实验组10只,E组(留针前,正常对照组)9只。分别于留针前及留针后1、3、5和7d,抽静脉血检测血清铜离子浓度、肝功能指标,同期切取部分肝脏行HE染色,对出现阳性结果的组织标本行组织化学特殊染色、透射电镜检查。结果铜针留置后,铜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A、B、C、D组分别为1.40±0.49、1.45±0.53、2.01±0.40、2.38±0.83μg/ml,D组与E组(1.34±0.45μg/m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ALT与AST指标变化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5及7d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6(P<0.05)、0.712(P<0.05)和0.768(P<0.01)。组织学检查,肝脏组织可见无菌性炎性反应,并随时间延长逐渐消退,Masson三色染色及Ag染色无明显肝小叶结构改变及肝组织纤维化。结论铜针留置兔耳缘静脉后对肝脏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 杨晓楠殷国前郑承杰唐小岚李伟雄罗莉苏承武付时章
- 关键词:铜针血管瘤
-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检查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临床初步诊断血管畸形且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行3D-CTA检查,并以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结果:33例患者3D-CTA诊断为静脉畸形,其中2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所得影像显示清楚。其中28例由于病变范围较大采用铜针治疗,治疗后局部肿块缩小或消失、变硬,有效率100%。结论:3D-CTA是一种微创、分辨率高的血管造影技术,可显示病灶的层次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在体表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能指导治疗的制定和实施。
- 殷国前杨健祥孙智勇王刚李伟雄梁志梅
- 关键词:血管畸形3D-CTA铜针治疗
- 铜针留置血管内对肝脏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究铜针留置兔体内后肝脏组织及生化指标的改变及铜针留置治疗血管瘤对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兔耳缘静脉模拟静脉畸形,将49只新西兰白兔按留置铜针1、3、5、7天及对照随机分成五组。分别于留针前及留针后1、3、5、7天检测血清铜、肝功能,肝脏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个别组织标本行组织化学特殊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对同期进行的85例铜针留置治疗海绵状静脉畸形患者,其中8~11例行治疗前及留置铜针1、4、7天后血清铜含量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测定。各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兔铜针留置后血清铜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肝功能ALT与AST变化无显著差异;病理切片肝组织为逐渐消退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无明显肝小叶结构改变及纤维化。8~11例患者留置铜针1、4、7天后静脉血清铜含量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7天后局部血清铜显著高于静脉血清铜;留置铜针1、4、7天后血清ALT、AST变化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铜针留置兔体内实验及临床铜针局部留置治疗海绵状静脉畸形对肝脏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 殷国前杨晓楠付时章苏承武李佳荃蔡捷
- 关键词:海绵状静脉畸形铜针血清铜肝脏铜中毒
- 体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常见疾病,以往统称为血管瘤。浅表血管瘤(血管畸形),根据病史和体征大多可作出诊断,位于皮下特别是病变弥漫的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常在深部组织内蔓延,此时,为了更
- 孙智勇杨健祥殷国前
- 关键词:体表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 文献传递
- 体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 2008年
-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组常见疾病,以往统称为血管瘤,多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其次为口腔粘膜和肌肉,发病率为0.3%~1%,最常发生在头颈部,其次是躯干和四肢。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多数研究认为它们是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疾病,血管瘤的增生可能是血管形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失去平衡,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
- 孙智勇杨健祥殷国前
- 关键词:体表血管瘤血管畸形影像学诊断血管形成因子细胞异常增殖口腔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