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80505)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峰徐向锋杜柏松周凌宇余志武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篇应力
  • 1篇地震
  • 1篇动力学
  • 1篇墩顶
  • 1篇多体系统
  • 1篇徐变
  • 1篇徐变特性
  • 1篇预应力
  • 1篇张拉力
  • 1篇振动
  • 1篇振动台
  • 1篇振动台试验
  • 1篇正常使用极限...
  • 1篇竖向
  • 1篇竖向预应力
  • 1篇水平抗力
  • 1篇台试
  • 1篇铁路
  • 1篇配筋
  • 1篇配筋率

机构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山东交通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市建筑科...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铁十二局集...
  • 1篇金华市公路管...

作者

  • 2篇徐向锋
  • 2篇杜柏松
  • 2篇张峰
  • 1篇黄亚新
  • 1篇李术才
  • 1篇佘勤聪
  • 1篇余志武
  • 1篇周凌宇
  • 1篇赵香萍
  • 1篇张文学
  • 1篇周建庭
  • 1篇汪振
  • 1篇方蓉
  • 1篇周高峰
  • 1篇范彼
  • 1篇邓俊
  • 1篇李明

传媒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铁道学报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国防交通工程...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独柱墩墩顶水平抗力研究
2016年
基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不超过规定限值的原则,计算出不同直径独柱墩底部不出现超限裂缝时墩顶能够承受的最大水平推力,然后综合考虑墩高、直径、配筋间距及配筋率等影响因素,推导出简化的实用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
杜柏松李明邹小勇
关键词: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水平抗力配筋率
箱形截面弯桥与直桥的计算界限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20 m等长度箱梁截面弯桥和直桥的受力性能展开研究,以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弯矩和扭矩为研究指标,对比不同曲率半径下弯桥和直桥的剪力、弯矩和扭矩等数值分析结果,对比结论表明:120 m的箱梁弯桥,在曲率半径大于200 m时,其剪力和弯矩可以按照20 m的直桥进行分析计算;2在曲率半径大于800 m时,其剪力、弯矩和扭矩可以按照20 m的直桥进行分析计算。论文结果对弯桥直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柏松邓俊范彼
船载登陆栈桥系统卸载时的横摇响应计算被引量:3
2008年
在无码头的情况下,利用集装箱船改装后的渡海输送登陆栈桥系统,具有装卸载不依赖吊装设备的优点,使登陆栈桥系统能够迅速展开和拼装。在缺乏港口屏蔽的海浪环境中,登陆栈桥系统进行卸载,必须考虑波浪对船的作用和登陆栈桥系统与船的相互作用。利用浮基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考虑海况、船型和登陆栈桥系统在船上运动参数等因素,计算了各工况下的横摇运动响应,进而给出了登陆栈桥系统安全卸载的操作要求,对集装箱船改装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姜鹏宇黄亚新张史记
关键词:多体系统动力学
重载铁路连续刚构桥徐变精细化数值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研究重载铁路连续刚构桥的空间徐变效应,通过ANSYS UPFs(user programmable features)功能进行本构关系二次开发,实现了桥梁徐变计算。依托山西省最大的重载铁路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工程开展研究,采用空间壳模型模拟箱梁,空间梁单元模拟桥墩,考虑了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开展了重载铁路连续刚构桥的空间精细化数值分析。对比分析了空间数值模型和梁模型的长期下挠特性,同时对比了不同规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空间徐变效应后梁体的长期变形发生了较大变化,壳单元模型的竖向下挠量比梁单元模型增加了25%左右。B3模型的计算下挠度比JTG D62—2004规范和TB规范大,需要采用B3模型进行桥梁长期变形验算。
徐向锋赵香萍张峰李术才周高峰
关键词:重载铁路空间梁单元B3模型
箱梁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筋张拉力检测模型
2013年
精轧螺纹钢筋作为竖向预应力筋在混凝土箱梁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锚固应力的损失几乎得不到有效控制,损失如果过大,会引起箱梁腹板斜裂缝.基于动力学,选取合适的振动形状函数求解结构频率,避免了常规Rayleigh法中的微分运算,提高了计算精度,建立了外露段频率随钢筋外露段长度和有效张拉力的三参数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三参数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室内模型试验,设计制作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受力的箱梁腹板模型,在钢筋外露段的顶端安装高频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竖向预应力筋外露段的固有频率,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测试有效的竖向预应力,依托试验测试数据建立精扎螺纹钢筋张拉力与外露段频率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本文所提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快捷、有效测得竖向预应力张拉力.
徐向锋张峰佘勤聪
关键词:箱梁竖向预应力模型试验
典型低重心斜拉桥地震损伤特征试验研究
2020年
以某低重心斜拉桥为背景,制作缩尺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全漂浮体系和塔梁固定铰接体系低重心斜拉桥在地震中的损伤特征。研究表明:①全漂浮体系低重心斜拉桥以桥塔弯曲破坏为主,塔身裂缝沿水平向开展,裂缝呈自下而上发展趋势;②塔梁固定铰接体系低重心斜拉桥以下塔柱及下横梁弯剪破坏为主,下塔柱裂缝沿斜向开展,裂缝集中在下塔柱及支座下横梁处。研究内容可为同类低重心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康路明张文学汪振方蓉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
循环温度荷载下无砟轨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为研究循环温度荷载下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离缝产生与扩展规律,以及离缝对轨道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制作了三跨无砟轨道-简支梁桥结构1/4缩尺模型,开展了18次循环温度荷载试验。并在循环温度试验前后分别对结构进行了2次静力加载试验,对比分析结构体系受力特性发生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梁端处轨道板与CA砂浆之间产生离缝,并向跨中呈“阶梯状”逐渐延伸,历经萌生、扩展和稳定三个阶段。随离缝长度增加,相同温度荷载下,梁体上拱度逐渐减小,而轨道结构上拱度逐渐增大,在离缝的萌生、扩展和稳定三个阶段,轨道结构的刚度呈现慢-快-慢的速度逐渐减小。经18次循环温度荷载作用后,轨道结构的刚度降低了14. 96%,无砟轨道-桥梁结构体系整体刚度降低了2. 52%。
周凌宇张广潮余志武赵磊魏天宇杨林旗
关键词:无砟轨道刚度退化
不同温度场改良条件下箱体结构温度效应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中国桥规中温度梯度为基础,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模拟箱体结构温度场的不同程度改良,对比仿真分析连续刚构桥箱梁温度应力与挠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改良幅度;研究了连续刚构桥各关键截面温度效应与温度梯度改良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箱梁的内外温差由原来的14℃改良到5℃时,箱梁的最大拉压温度应力以及桥梁结构的挠度,都将减小为原来的67%左右,改良幅度较明显;截面温度应力以及主梁挠度与温度梯度改良程度呈线性关系。
徐亚飞冯明林周建庭邵景干高建华
关键词:温度梯度温度应力挠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