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156)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鹤平张冰杨建勇陈伟谭国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肝肿瘤
  • 5篇肝癌
  • 3篇动脉
  • 2篇动脉灌注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灌注
  • 2篇肝动脉
  • 2篇肝动脉灌注
  • 2篇VX2肝肿瘤
  • 2篇WISTAR...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选择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性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三...

作者

  • 8篇李鹤平
  • 7篇杨建勇
  • 7篇张冰
  • 4篇陈伟
  • 3篇谭国胜
  • 2篇沈俊杰
  • 2篇周波
  • 1篇彭秀斌
  • 1篇许卫国
  • 1篇陈加源
  • 1篇程光森
  • 1篇王于
  • 1篇余雷
  • 1篇向贤宏
  • 1篇张祥松
  • 1篇李家平
  • 1篇侯昌龙
  • 1篇郭燕
  • 1篇史瑶平
  • 1篇黄癸卯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Wistar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移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材料与方法先用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瘤株接种于裸鼠肩胛部皮下,再将生成的肿瘤组织移植接种于42只成年Wistar大鼠肝脏内,术前1周、术后连续2周内给每只大鼠肌注地塞米松2.5mg/天。手术4周后用彩超和磁共振检查肿瘤生长情况,筛选建模成功的大鼠,并从中随机抽取5只大鼠,处死后取出肝脏内肿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42只大鼠中有2只死亡。剩余的40只大鼠中有35只肝脏内共长出41个结节或肿块,成功率为87.5%。肿瘤直径约(7±3)mm,有1只于腹壁手术切口处同时长出一肿块,直径约6.5mm。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性肝癌。结论直视下向免疫抑制大鼠肝脏内接种制作大鼠肝细胞癌模型,是一种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的方法。能很好满足于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等实验方面的研究。
沈俊杰李鹤平张冰谭国胜杨建勇
关键词:免疫抑制WISTAR大鼠肝肿瘤动物模型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例63例,接受研究病灶75个(其中16个病灶长径小于5 cm,其余病灶长径大于5 cm),均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术后2个月分别行CT检查评价粒子植入治疗效果.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d、1个月、2个月肝功能变化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75个病灶术后2个月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0个,稳定(SD)39个,进展(PD)22个,总有效率为18.7%.然而对于长径小于5 cm的16个病灶,治疗效果评价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8个,稳定(SD)3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为75%.术后1、2个月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术前升高;术后3 d ALT、AST与术前比较及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各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内共出现粒子移位24例,针道种植转移2例,气胸2例,1例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结论 对于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对于长径小于5 cm肿瘤病灶,有效率较高.放射性粒子植入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但未发现有致命性并发症发生.
张冰李鹤平谭国胜谭永才彭齐荣张祥松陈伟杨建勇
关键词:肝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
经肝动脉应用链球菌制剂沙培林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沙培林联合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27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组和实验组,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动脉分别灌注生理盐水、MMC(0.2mg/Kg)+适量超液化碘油以及沙培林(0.25mg/Kg)+适量超液化碘油。结果 术后实验组兔在生存率上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及病理检查显示肝功能损害轻。结论经肝动脉灌注沙培林联合碘化油乳剂对兔VX2肝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刘锦召李鹤平张冰杨建勇黄癸卯
关键词:肝动脉灌注
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肝动脉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栓塞化疗术及常规TACE治疗,对术后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在治疗效果及肝功能都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两组大致相同。结论p53基因联合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彭秀斌许卫国李鹤平程光森陈加源张冰
关键词:P53基因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应用胞必佳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胞必佳联合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24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和对照组,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动脉分别灌注胞必佳(10μg/Kg)+适量超液碘化油、丝裂霉素(0.2mg/Kg)+适量超液碘化油以及生理盐水。结果术后实验组兔在生存率上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血清肝功能指标及病理检查显示肝功能损害轻。结论经肝动脉灌注胞必佳联合碘化油乳剂对兔VX2肝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刘锦召张冰周波杨建勇陈伟李鹤平
关键词:胞必佳肝动脉灌注
肝硬化大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建立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55只雄性Wistar大鼠通过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硬化,然后在硬化程度较轻的50只大鼠肝脏上原位种植CBRH.7919瘤块,4周后磁共振检查筛选出成功模型行超声造影及CT增强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表现。选取3只肿瘤模型行HE染色检查。结果53只大鼠成功建立肝硬化模型,2只大鼠死亡,肝硬化建模成功率为96.36%(53,55)。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为60%(30150)。30只成功模型肝脏内共长出34个肿块,平均直径为10mm,磁共振检查肿瘤呈稍长信号;CT平扫肿瘤呈稍低密度肿块;多普勒超声提示肿瘤血供丰富;超声造影及CT增强检查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消退,部分肿瘤中心动脉期及静脉期均未见强化。肿瘤大体解剖肉眼呈类球型或不规则形,切面肿瘤组织呈鱼肉状;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细胞染色深,大小和形态不一,核大深染、异形性明显,核质比例增大,瘤灶周围肝组织纤维增生明显,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形成典型的假小叶结构。结论肝硬化大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建模成功率高,具有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其特点和病理学表现与人类肝癌相似,适合肝癌实验性治疗及影像诊断等方面的研究。
李鹤平史瑶平张冰周波林润郭燕陈伟杨建勇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影像诊断
大鼠脾动脉选择性插管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脾动脉选择性插管的方法,为大鼠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等相关实验提供可靠的实验途径。材料与方法20只大鼠中,分离并暂时结扎大鼠肝固有动脉、胃左动脉、腹腔干动脉后,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超选至脾动脉主干。结果15只选择性插管成功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超选至脾动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术后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提高了脾的灌注栓塞治疗等相关研究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向贤宏杨建勇余雷陈伟李家平王于谭国胜李鹤平
关键词:脾动脉插管
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的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病理学表现
2011年
背景: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是肝癌实验性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研究重要的工具,但模型建立后如何对模型进行检测和验证鲜有报道。目的:通过彩色超声、MRI及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方法来检测和验证Wistar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并探讨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的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方法:CBRH-7919大鼠肝癌细胞瘤株接种裸鼠双侧肩胛部皮下,再将生成的肿瘤组织在开腹直视下移植接种于成年Wistar大鼠肝脏内,建立大鼠种植性CBRH-7919肝癌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用彩超检查、筛选建模成功的Wistar大鼠进行MRI检查、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在建模成功的35只大鼠中,超声检查发现37个结节,MRI检查发现肝脏内共41个结节,较超声增加4个;最小的结节约3mm,最大约8mm。MRI扫描显示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表现高信号。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表现由肝动脉供血的富血供结节。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块状排列,周围伴行多条血管,肿瘤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核大而浓染,细胞质少,异型性明显。结果表明彩超和核磁共振扫描是大鼠肝癌检查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块的供血动脉及其血供情况。通过对Wistar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的MRI及肝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能反映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改变。
沈俊杰李鹤平杨建勇张冰侯昌龙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WISTAR大鼠肝肿瘤MRI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