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大航天工程

作品数:202 被引量:534H指数:9
相关作者:韩波张龙汪路元王啸虎倪润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8篇航空宇航科学...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电子电信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7篇卫星
  • 28篇航天
  • 27篇资源一号
  • 27篇航天器
  • 22篇硬X射线调制...
  • 22篇望远镜
  • 16篇遥感
  • 11篇星载
  • 9篇系统设计
  • 9篇仿真
  • 8篇相机
  • 7篇遥感卫星
  • 7篇接口
  • 7篇轨道卫星
  • 6篇通信
  • 6篇外热流
  • 6篇敏捷卫星
  • 5篇地球静止轨道
  • 5篇推力
  • 5篇静止轨道卫星

机构

  • 95篇北京空间飞行...
  • 54篇中国空间技术...
  • 28篇中国东方红卫...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上海卫星工程...
  • 7篇北京空间机电...
  • 7篇中国航天科技...
  • 6篇北京卫星环境...
  • 6篇航天恒星科技...
  • 5篇上海空间电源...
  • 5篇自然资源部国...
  • 4篇北京控制工程...
  • 3篇西安空间无线...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电...
  • 2篇中国资源卫星...
  • 2篇北京遥测技术...
  • 2篇中国自然资源...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作者

  • 6篇张龙
  • 6篇韩波
  • 5篇汪路元
  • 5篇王啸虎
  • 5篇倪润立
  • 4篇程博文
  • 4篇尤睿
  • 4篇顾荃莹
  • 4篇潘腾
  • 4篇张承模
  • 4篇徐玉朋
  • 4篇安萌
  • 3篇高令飞
  • 3篇于生全
  • 3篇于敏芳
  • 3篇元勇
  • 3篇马宇倩
  • 3篇王开强
  • 3篇张睿
  • 3篇黄美丽

传媒

  • 188篇航天器工程
  • 3篇核电子学与探...
  • 2篇上海航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遥测遥控
  • 1篇电子器件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空间控制技术...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 1篇中国光学(中...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37篇2020
  • 9篇2019
  • 31篇2018
  • 17篇2017
  • 28篇2016
  • 14篇2015
  • 21篇2014
  • 17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高轨航天器月影下能量平衡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使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中高轨航天器,提出了一种月影下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计算方法,构建了典型的中高轨航天器电源分系统的仿真模型,开展了航天器月影下能量平衡的仿真。采用该方法对某卫星月影下的能量平衡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遥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航天器月影下功率平衡的高精度计算。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为航天器在轨月影的预测和月影期间蓄电池组的在轨管理提供参考。
崔波孙世卓陈世杰
关键词:航天器电源分系统能量平衡
载人航天器气液分离技术综述被引量:4
2014年
介绍了载人航天器不同物质间的气液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材料吸湿性和皮托管气液分离技术、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及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技术的原理、设计形式、性能,以及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及"国际空间站"上的应用情况。结合中国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情况,对上述3种气液分离技术进行了比较。其中:材料吸湿性气液分离技术处理量小;离心式气液分离技术要多消耗电能,且产生振动及噪声;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技术不产生振动及噪声,有一定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气液分离技术,即溶解式气液分离技术。
卜珺珺曹军杨晓林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
星载电场探测仪的传感器空间布局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电场探测仪是卫星进行高精度电场探测的关键载荷,其传感器的空间布局对探测精度影响很大。文章对传感器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轨道高度500km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结合卫星的实际任务运行,对虚假光电场控制、电场探测仪传感器的几何布局构型、传感器与卫星的相互遮挡和干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最终优化确定了传感器的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传感器空间布局可以在设计阶段就针对多种误差,有效地提高其探测精度。
朱兴鸿王建冈袁仕耿
关键词:卫星
航天器1553B总线控制器RAM故障自主诊断与处理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在航天器中,1553B总线控制器(BC)作为总线信息交互的管理中枢,其可靠性直接关系航天器的系统安全。近年来,受单粒子事件的影响,多个航天器在轨发生总线芯片RAM损坏的故障。文章针对此问题,结合总线芯片BC模式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提出RAM故障诊断的策略和自主分区故障处理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BC端软件通过诊断自主发现故障,定位故障区域,并通过替换、隔离等手段排除故障,消除故障对航天器的影响。通过软件仿真,对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软件能够自主发现故障区域并完成隔离和替换,且其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都明显优于传统依赖地面遥控的方法。
方峰张睿杨丽君周波王向晖郝维宁
关键词:总线控制器
一种在轨卫星质量特性计算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迭代和批量最小二乘法的在轨质量特性计算方法,仅使用陀螺作为敏感器,动力学模型适用于零动量和偏置动量两种控制模式,考虑了卫星与飞轮动量交换以及参数之间耦合关系,且能够适用于在轨不进行连续大角度姿态机动的卫星。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收敛特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
张洪波武向军刘天雄丛飞周耀华
关键词:在轨卫星
应用网络时间协议的卫星综合测试时间同步系统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广域网环境下卫星综合测试系统存在的测试设备之间时间不同步问题,提出应用网络时间协议(NTP)构建卫星综合测试时间同步系统。该系统以NTP作为时间同步协议,以GPS或"北斗"导航设备终端作为高精度时间源,以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组播形式实现同网段内各测试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以uDP客户机/服务器形式实现跨网段测试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文章提出的时间同步系统,可解决广域网卫星综合测试系统时间不同步问题,也能满足综合测试系统对时间精度的要求。
史志敏张鑫王海英魏振超
关键词:时间同步网络时间协议
卫星通信系统邻星干扰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针对多星组网频率复用卫星通信系统的邻星干扰问题,对一种卫星通信系统邻星干扰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地面站能否同时接收到邻星信号,若无,则不存在邻星干扰,若有,则需分析干扰的影响。其次计算邻星是否在接收天线主波束范围内,若不是,可认为两星的极化方式对接收系统无影响;若是,考虑双星完全重叠的极限情况,分析最严重的邻星干扰,并给出了综合考虑天线、降雨、倾角、冰晶等因素导致的去极化效应的信噪比计算模型。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我国某卫星星座通信系统设计并通过了在轨测试,误码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研究可为我国其他多星组网频率复用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郭强刘波司圣平刘辉蒋应富张恒
关键词:卫星通信频率复用圆极化去极化效应
一种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的标定及测试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介绍了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针对捕获跟踪系统性能与射频通道相位特性的相关性,提出了在无线状态下通过用户目标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轨迹运动进行射频通道相位标定及跟踪性能测试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利用信号源模拟用户目标在角跟踪系统天线坐标系下不同位置时天线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有线状态下射频通道性能的测试方法。标定及测试方法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可行性和有效性,可用于航天器单脉冲差模角跟踪系统在地面的通道相位标定、跟踪性能测试和射频通道性能测试,以实现角跟踪系统对用户目标高精度、稳定的跟踪。
杨显强侯芬陈小群苗常青
关键词:航天器
GEO卫星网状天线遮挡对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影响的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7年
大型网状天线已经在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中得到广泛应用,天线在轨展开后不可避免地会对太阳电池阵产生遮挡。文章分析了大型网状天线对太阳电池阵的遮挡,综合考虑遮挡对太阳电池电路特性、太阳电池阵有效面积和温度的影响,并进行了遮挡损失模拟试验。针对影响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应对策略,如太阳电池阵被遮挡后功率不足时由蓄电池组参与联合供电,可为电源系统功率设计提供参考。
袁丽丽寻薇王利然王威梁新刚
关键词: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
全电推进GEO卫星的变轨策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采用全电推进平台的GEO卫星的轨道转移问题,在给定电推进轨道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开展卫星由GTO向GEO的变轨策略研究。首先,在轨道远地点高度不变的基础上,给出了给定控制解析解的变轨策略,并给出了该种策略轨道控制律的解析解。其次,文章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原理给出了优化的变轨策略,并结合仿真算例计算了该种策略控制律的数值解。在电推进优化转移策略研究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全电推进平台卫星在不同推力下的变轨时间需求。文章的变轨策略可为电推进系统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田百义雪丹黄美丽
关键词:小推力地球静止轨道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