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09CC003)

作品数:16 被引量:207H指数:10
相关作者:欧晓昆苏文华张志明施雯何永彬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干热
  • 5篇干热河谷
  • 4篇植物
  • 4篇群落
  • 4篇草地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土壤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物种
  • 2篇流域
  • 2篇金沙江流域
  • 1篇地钱
  • 1篇地形
  • 1篇滇中高原
  • 1篇典型植物
  • 1篇对马耳蕨
  • 1篇性状
  • 1篇性状比较

机构

  • 16篇云南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云南省地理研...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8篇欧晓昆
  • 5篇苏文华
  • 4篇张志明
  • 4篇施雯
  • 4篇何永彬
  • 3篇张建利
  • 3篇沈蕊
  • 3篇张光飞
  • 3篇柳小康
  • 2篇张信宝
  • 1篇敖金成
  • 1篇罗芳芳
  • 1篇耿宇鹏
  • 1篇杨慧
  • 1篇王文礼
  • 1篇孙振华
  • 1篇李峰
  • 1篇李豪
  • 1篇冯欣
  • 1篇许远钊

传媒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膏桐种子形态、粗脂肪含量与环境因子关系被引量:6
2009年
对云南省两个不同地区膏桐(Jatropha curcas)种子形态特征,粗脂肪含量与环境因子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湿热环境的景洪较干热环境的元谋膏桐种子成熟散布期提前,形态特征也优于元谋膏桐种子(P<0.01);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膏桐种子粗脂肪积累最重要的因子,对膏桐种子粗脂肪积累起显著正效应;干旱胁迫也是影响膏桐种子粗脂肪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景洪膏桐种子粗脂肪含量、含水量较元谋膏桐种子更高,但粗脂肪含量与含水量比率较低(P<0.01);具有较高粗脂肪含量的膏桐种子与其含水量的比率可能是植物对干旱胁迫适应的一种机制,其对物种的适应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罗圆欧晓昆苏文华杨文忠
关键词:膏桐种子生物学粗脂肪生态适应
2种苔藓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耐受性对Pb^(2+)浓度的响应被引量:10
2011年
在不同Pb2+质量浓度(0、25、50、100、200 mg/L)的人工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比较了狭叶扭口藓(Barbula subcontorta Broth.)和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1)总体上,随着Pb2+浓度的增加,狭叶扭口藓和地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最大荧光产量(Fm)、本底荧光产量(Ft)、光下初始荧光产量(Fo’)、光下最大荧光产量(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呈下降趋势;初始荧光产量(Fo)呈升高趋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最大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地钱对环境中Pb2+的耐受能力强于狭叶扭口藓,表观现象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说明,狭叶扭口藓仅能耐受50 mg/L的Pb2+污染,而地钱可以耐受100 mg/L的Pb2+污染。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说明狭叶扭口藓和地钱对环境中的Pb2+的耐受机制,也可以作为鉴定和判断苔藓植物抗污染的快速方法。地钱可用来修复土壤中的Pb2+污染,而狭叶扭口藓可以用作土壤中Pb2+污染的指示和监测植物。
张光飞段仲昭罗晓娟苏文华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PB2+地钱
利用^(137)Cs示踪和孢粉分析法对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泥沙沉积及侵蚀环境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在贵州省茂兰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联合运用137 Cs示踪和孢粉分析的方法,对洼地沉积泥沙剖面进行了研究。草地洼地泥沙剖面的137Cs垂直分布显示了泥沙沉积特征,以地层孢粉为主的孢粉组成显示了洼底泥沙主要来源于由碳酸盐岩石风化成土后随水流侵蚀搬运的坡地土壤颗粒。从沉积泥沙剖面的137 Cs含量、土壤颗粒结构、孢粉总浓度的垂直变化说明洼地土壤侵蚀经历了一个相对的轻微侵蚀—剧烈侵蚀—侵蚀显著减缓的变化过程;沉积泥沙剖面样品中的现代孢粉组成出现从蕨类、草本、乔木(松)孢粉占优势到以适应喀斯特石生环境的蕨类孢粉和草本孢粉占优势的变化,指示了洼地环境植被出现从含稀疏常绿落叶松的草丛退化为草丛的变化。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的泥沙沉积过程与洼地植被演变和洼地侵蚀环境变化具有密切联系。
何永彬张信宝贺秀斌
关键词:泥沙沉积孢粉分析
云南高原干旱河谷的地形—气候耦合作用机制与环境效应分析
2014年
干旱河谷地带的水热状况和气候特征等与山地地形、河谷深切为主的地貌格局有密切关系。干旱河谷的形成,是在独特自然区位和复合性低纬大气环流系统的环境条件下,受梯度地形、山谷相间和地形环境等地表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新生代时期以来的造山运动与河谷地貌演变是局部地带"荒漠化"气候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并引发其它相关生态因子和整体生态系统产生变化,在低凹盆谷和河流峡谷出现了脆弱易退化、环境特异性、环境要素亏缺为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
何永彬浦同省
关键词:环境效应干旱河谷
生态交错带宽度判定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时、空尺度上变化较快的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全球变化敏感区。生态交错带位置和宽度的判定是定量研究交错带生态过程的基础,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片断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恢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态交错带本身的复杂性,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尺度水平,并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以致于目前还缺乏公认的原理和方法定量研究生态交错带,对其位置、宽度判定和动态变化研究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在分析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文章对生态交错带宽度判定方法以及影响因子进行论述,并对生态交错带宽度判定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欧晓昆柳小康张志明王文礼施雯冯欣
关键词:生态交错带
不同光强下对马耳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被引量:19
2011年
研究了全光照和遮阴棚(7%全光照)两种光强生境下对马耳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日出后,全光照生境下,对马耳蕨叶片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逐渐下降,其中,Fv/Fm和qP的最小值出现在15:00,Fv′/Fm′的最小值出现在13:00,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CNPQ(NPQ)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rETR)逐渐上升,并在11:10达到最大值,各项参数值直到第2天清晨才恢复到初始正常水平。遮阴棚环境条件下对马耳蕨反rETR日出后逐渐升高,11:00达到最大值,但仅为全光照下的33.7%,其他4项参数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在全光照下对马耳蕨表现出抗光抑制的保护性反应,能够正常生长,不属于典型的阴生蕨类植物。
敖金成苏文华张光飞杨慧姜维
关键词:对马耳蕨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光抑制
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相似性分析被引量:55
2010年
选择元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群落,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流域上、中、下游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种群习性等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元江流域上游祥云和中下游红河干热河谷草地群落中出现的植物种类最多,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是以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为辅的结构类型。(2)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为优势种群,次优种群随流域环境的改变而不同。(3)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00~0.25之间,处于极不相似水平,种群的扩散受流域河谷通道作用影响较小。(4)种群的扩散和定居受海拔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植物群落的组成也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群落结构。
沈蕊张建利何彪李峰张志明周睿欧晓昆
喀斯特白云岩坡地土壤异质性特征与土壤保育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在"石漠化"相对较低的白云岩典型坡地上,对石质地块、石土质地块、土石地块和土质地块的土石结构、土壤厚度、土壤颗粒结构等土壤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测量分析。随着坡长与坡位的变化,样方内出现受侵蚀后搬移堆积的土壤数量增加,同时土壤厚度的变异系数由1.7降低到0.63,但是>2mm的土壤颗粒比例从13.66%增加到23.48%,土壤侵蚀致使土壤颗粒结构出现"粗粒化"趋势。结合与侵蚀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提出不同土壤异质性特征坡地地段的土壤保育模式。
何永彬张信宝李豪
关键词:土壤异质性
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物种数量及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2
2010年
选择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其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流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特性、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密度自上游至下游显著增加(F=5.226;P≤0.01)。金沙江干流河谷内植物分布受经向的影响较大,纬向对河谷内植物群落影响较小,河谷间影响较大。草地植物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同时扭黄茅种群密度沿着河谷走向逐渐增加,但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渐降低。②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东川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以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为主。③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分析发现,群落丰富度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eilow均匀性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
张建利柳小康沈蕊施雯张志明周睿欧晓昆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
云南省降雪特征分析
2012年
阐述了云南降雪形成的山地环境因子.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对云南1980—2000年降雪的时间与地域空间的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初步把云南降雪区域划分为滇西北高山常年—长期降雪区、滇中—滇东北山原季节降雪区、滇西—滇东南山地少降雪区和滇南—滇西南无降雪区.
何永彬
关键词:降雪环境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