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118)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世拥蔡慧云安萍崔伟吕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直肠
  • 8篇肿瘤
  • 7篇直肠癌
  • 7篇直肠肿瘤
  • 7篇肠癌
  • 7篇肠肿瘤
  • 6篇结直肠
  • 6篇结直肠肿瘤
  • 5篇结直肠癌
  • 3篇蛋白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肿瘤转移
  • 2篇胃切除
  • 2篇胃切除术
  • 2篇空肠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机构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李世拥
  • 5篇蔡慧云
  • 4篇安萍
  • 3篇崔伟
  • 2篇左富义
  • 2篇陈光
  • 2篇于波
  • 2篇杜峻峰
  • 2篇吕远
  • 1篇关亚伟
  • 1篇陈彩玲
  • 1篇孙亮
  • 1篇赵瑞
  • 1篇曾继峰
  • 1篇袁强
  • 1篇陈纲
  • 1篇白雪

传媒

  • 7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LAC1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PLAC1在62例结直肠癌、13例肝转移癌、28例癌旁10cm正常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结果 PLAC1表达在癌旁10cm正常黏膜、结直肠癌组织、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28)、56.5%(35/62)和61.5%(8/13),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10c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和肝转移组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AC1在女性表达高于男性;PLAC1表达增高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因素相关。结论 PLAC1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赵瑞李世拥安萍蔡慧云崔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基因表达
阻断ICOS/B7h信号的供体特异性输血对移植受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观察阻断ICOS/B7h信号的供体特异性输血(DST)对异基因小鼠心脏移植术后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按陈氏方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3组,异基因组及同基因组:供心分别来源于BALB/C和C57BL/6小鼠,受体均为C57BL/6小鼠,未予治疗.治疗组:移植当天给予受体鼠(C57BL/6)尾静脉注射5×106 ICOS-Fc靶定的供体(BALB/C)脾B淋巴细胞,d0~6连续给予受体鼠尾静脉注射ICOS-Fc 200 μg/d.术后统计各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鼠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亚群比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物中FOXP3的mRNA表达,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检测CD4+CD25+Treg对CD4+CD25-效应T细胞(Teff)的增殖抑制效率.结果 与异基因组比较,治疗组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84.38±29.14)d比(7.00±0.76)d,P<0.01].各组中,治疗组受体外周血中CD4+CD25+Treg亚群比例显著上调[(15.60±5.69)%,P<0.01].与其他两组比较,治疗组心脏移植物中FOXP3 mRNA表达显著上调.以正常鼠为对照,耐受鼠脾脏中获取的CD4+CD25+Treg能够更高效地抑制CD4+CD25-Teff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增殖效应.结论 通过阻断ICOS/B7h信号的DST可以诱导异基因小鼠心脏移植耐受,CD4+CD25+Treg在耐受的形成与维持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杜峻峰李世拥于波白雪左富义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供体特异性输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腹部无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经肛切除套入式吻合术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中间路入,用超声刀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并清扫淋巴结,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施夹并切断;游离乙状结肠与左侧腹壁的生理粘连处;按TME原则向下游离直肠达肿瘤远端3~5 cm。肛门采用挂钩牵开器,显露齿状线上2 cm,用超声刀环行切开黏膜下向上潜行剥离直肠黏膜长2~4 cm切断直肠,将直肠肿瘤及乙状结肠从肛门拖出体外,距肿瘤约10 cm近心端切断乙状结肠,距齿状线上2 cm处将套入远端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缝合4针固定,近端结肠全层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及肠黏膜层行间断缝合,取下挂钩肛门牵开器,将吻合口还纳肛门内复位。
李世拥陈纲杜峻峰崔伟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系膜微创性
GPAA1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增强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GPA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取新鲜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5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52例)和肝转移灶组织标本(11例)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每个组织样本中GPAA1基因表达水平;高表达GPAA1 mRNA结直肠癌组织和低表达GPAA1 mRNA结直肠癌组织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获得的原代细胞进行Boyden小室体外增殖、侵袭实验。结果 52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PAA1在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15%(11/52)、55.76%(29/52)、和72.73%(8/11)。GPAA1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GPAA1 mRNA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均高于结直肠正常肠黏膜(P<0.01);在肝转移灶中的GPAA1 mRNA水平高于癌原发灶(P<0.05);高表达GPAA1 mRNA的原代细胞穿透Matrigel微孔滤膜细胞数明显高于低表达GPAA1 mRNA组。结直肠癌组织中GPA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及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GPAA1表达增强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陈光蔡慧云左富义李世拥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基因表达
“五精准一提高”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五精准一提高"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7年施行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共216例为观察组,选取2002~2009年施行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共212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护理资料,术后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共29例,对照组共6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77,P <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导管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尿管逆行感染、尿潴留、拔出尿管排尿障碍事件分别为7例和13例;腹腔引流管脱落、引流异常事件分别为5例和8例;静脉营养导管感染致发烧、脱落事件分别为3例和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5,P=0.044)。结论 "五精准一提高"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围术期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显著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陈彩玲郝雪梅王筱君张冬梅
关键词:护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围术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吻合围术期的观察与对策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切除残胃或食道与空肠双襻吻合围术期的观察与对策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116例胃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围术期采用六观察与处理对策管理模式。结果 116例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7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为3.2 d,术后住院时间为12.3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29/116),其中胃出血3例(2.5%),十二指肠残端漏2例(1.7%),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发生胃排空障碍7例(6.0%),下肢静脉血栓形成3例(2.5%),深静脉营养导管感染3例(2.5%),肺部感染5例(4.3%)心率紊乱6例(5.1%),均经对症治疗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恢复顺利,生活质量较好。结论六观察与处理对策管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吻合围术期能够提高术后并发症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陈彩玲杨梅韩秀艳杨敏张冬梅薛海春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胃切除术
应关注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2008年
李世拥于波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结直肠肿瘤肿瘤标志物
骨桥蛋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手术治疗且随访完整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76例,包括取同一患者癌旁> 10 cm正常黏膜组织30例,肝转移组织1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桥蛋白表达.结果 骨桥蛋白在正常黏膜、结直肠癌组织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2/30)、69.7% (53/76)和75.0% (12/16).骨桥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34.273,23.014,均P<0.001);骨桥蛋白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肝转移有关(分别x2=14.347,6.577,7.278,5.537,均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骨桥蛋白(+)患者中位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骨桥蛋白(-)患者.结论 骨桥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吕远李世拥安萍蔡慧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骨桥蛋白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选结直肠癌组织中GPAA1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筛选结直肠癌组织中GPAA1相互作用蛋白以探讨GPAA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结直肠癌增殖、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新鲜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标本中GPAA1相互作用蛋白;利用MALDI-TOF/TOF-MS质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GPAA1相互作用蛋白,质谱数据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内进行检索,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GPAA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结直肠癌增殖、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免疫印迹检测发现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中均有GPAA1蛋白表达,大小在70 kD和62 kD之间。质谱分析筛选出5个与GPAA1相互作用蛋白,包括:PHD finger protein 10(PHF10)、促凋亡蛋白Bcl-2修饰因子、Bcl-2-related protein A1(Bcl-2A1)、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6(MAP6)、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结论利用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技术成功筛选出GPAA1相互作用蛋白,GPAA1可能通过Bcl-2家族蛋白相互作用,从而阻断程序性凋亡过程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生长。
陈光李世拥安萍蔡慧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免疫沉淀法
远端胃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干预对策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对防治远端胃癌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腹腔镜与开腹胃切除术残胃与空肠双襻加侧侧吻合重建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29例,其中腹腔镜手术93例,开腹手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发生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8.5%),经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保守治疗7~21 d胃排空障碍解除5例(45.5%),其余6例经胃镜下放置营养管至空肠侧吻合口远端空肠内25~30 cm,每日经空肠输食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中药、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后,第28天胃排空障碍解除2例(18.2%),第39天胃排空障碍解除1例(9.0%),第43天胃排空障碍解除2例(18.2%),最长第56天胃排空障碍解除1例(9.0%)。并发肺部感染4例(36.4%)经抗感染对症治疗痊愈;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6例(54.5%),经心理疏导和药物对症治疗获得到控制。11例患者均经综合保守治疗胃排空障碍解除,无再手术病例,康复出院。结论采用五观察五干预对策管理模式对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切除残胃与空肠双襻吻合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防治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杨梅陈彩玲韩秀艳杨敏张冬梅薛海春
关键词: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