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B880101)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崔诣晨杨振华袭开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生态
  • 1篇德生
  • 1篇心理辅导
  • 1篇心理辅导能力
  • 1篇心理危机
  • 1篇学生心理
  • 1篇研究生思想政...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治愈
  • 1篇少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信息
  • 1篇生心

机构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7篇崔诣晨
  • 1篇袭开国
  • 1篇杨振华

传媒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高教研究(西...
  • 1篇河北广播电视...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的新路径
2012年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与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改革。在理清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该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认同、行为选择"的新理念,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贴近实际,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
崔诣晨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8
2013年
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体系的建设,对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南京林业大学结合多年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从指导思想与原则、制度建设、培训方案3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过程管理、制定培训计划等措施,通过夯实基础、系统强化、技能认证、技能操作等递进式培训步骤,建立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开发与培养的长效机制。
崔诣晨杨振华袭开国
关键词:辅导员培训心理辅导能力
1例运用完形疗法治愈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咨询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查完形疗法对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个案咨询的实效。方法根据完形治疗理论,通过与来访者接触、空椅技术、面质等途径,进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问题诊疗与个案研究。结果经过16次咨询,历时2个月,患者自诉强迫观念与焦虑、抑郁情绪较少出现,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复查SAS、SDS和SCL-90,患者各项因子分基本正常,已达临床痊愈。结论完形疗法能有效治愈强迫型人格障碍。
崔诣晨
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功能解读
2012年
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
崔诣晨
关键词:人格塑造人格面具
内隐人格观及其社会信息加工模式探新被引量:1
2010年
内隐人格观是存在于人际知觉领域的一种关于人格属性或特质是否先天不变的信念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机能是对两类人作出区分:一类是那些认为人格由稳定的特质构成的人(称为"固存观者"),另一类是那些相信人格特质是可塑的人(称作"渐变观者")。内隐人格观是知觉和判断社会人的重要人格变量。一方面,知觉者的内隐人格观影响其对他人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方式;另一方面,内隐人格观影响人们如何评价与自己、他人和群体有关的社会信息。
崔诣晨
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与干预策略的路径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心理危机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成为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为此,有必要在明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其类型的基础上,科学认识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模式,积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立体支持系统,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
崔诣晨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大学生
论道德生态视域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
2013年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目前,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利,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便于学校开展管理工作,并为青少年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必须逐步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生态学视角研究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是当代研究的新视点之一,也是社会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从道德生态角度阐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探索出有效途径,实施青少年法制教育。
崔诣晨
关键词:道德生态青少年法制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