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作品数:2,765 被引量:25,006H指数:45
相关作者:唐旭东郭兰萍谢强周强谢雁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61篇期刊文章
  • 81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37篇医药卫生
  • 124篇农业科学
  • 44篇生物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文化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16篇中医
  • 216篇中药
  • 166篇中医药
  • 127篇慢性
  • 101篇色谱
  • 100篇证候
  • 95篇糖尿
  • 95篇糖尿病
  • 93篇相色谱
  • 88篇综合征
  • 88篇高效液相
  • 87篇中医证
  • 81篇疗效
  • 80篇液相色谱
  • 78篇辨证
  • 77篇高效液相色谱
  • 76篇细胞
  • 74篇卒中
  • 71篇血压
  • 66篇针刺

机构

  • 436篇中国中医科学...
  • 32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9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6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4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4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0篇辽宁中医药大...
  • 120篇江西中医药大...
  • 105篇浙江中医药大...
  • 99篇河南中医药大...
  • 91篇上海中医药大...
  • 89篇成都中医药大...
  • 79篇江苏省中医院
  • 78篇辽宁中医药大...
  • 71篇中国医学科学...
  • 65篇广东省中医院
  • 59篇陕西中医药大...
  • 54篇中国中医科学...
  • 53篇湖北中医药大...
  • 48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1篇唐旭东
  • 60篇郭兰萍
  • 54篇谢强
  • 53篇周强
  • 42篇黄璐琦
  • 41篇谢雁鸣
  • 40篇方朝晖
  • 40篇彭智平
  • 37篇逄冰
  • 35篇赵锡艳
  • 33篇侯丽辉
  • 32篇贾天柱
  • 32篇杨美华
  • 32篇林洪生
  • 30篇黄冰林
  • 30篇张辉
  • 30篇蔡宝昌
  • 29篇刘保延
  • 28篇陆兔林
  • 26篇龚千锋

传媒

  • 142篇中医杂志
  • 13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24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7篇中华中医药杂...
  • 105篇世界科学技术...
  • 93篇环球中医药
  • 79篇时珍国医国药
  • 65篇中华中医药学...
  • 58篇世界中医药
  • 53篇中国现代中药
  • 49篇辽宁中医杂志
  • 48篇吉林中医药
  • 42篇北京中医药
  • 41篇江西中医药
  • 41篇中国中医基础...
  • 40篇中药材
  • 39篇中草药
  • 35篇中成药
  • 35篇辽宁中医药大...
  • 34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32篇2023
  • 95篇2022
  • 140篇2021
  • 164篇2020
  • 207篇2019
  • 228篇2018
  • 273篇2017
  • 294篇2016
  • 288篇2015
  • 292篇2014
  • 296篇2013
  • 239篇2012
  • 155篇2011
  • 102篇2010
  • 41篇2009
  • 4篇2008
2,7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麸炒苍术不同部位对大鼠脾虚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明确麸炒苍术健脾的活性部位。方法选用番泻叶水煎液ig制备大鼠脾虚模型。考察麸炒苍术挥发油、二氯甲烷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多糖对脾虚大鼠体质量、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多糖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在治疗后体质量均明显增加(P<0.05);大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增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多糖无健脾作用外,麸炒苍术其余各部位健脾作用明显,并且健脾的活性部位主要为低极性成分。
庞雪刘玉强刘小丹才谦管美玉
关键词:脾虚正丁醇萃取物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血清淀粉酶D-木糖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特色和临床解读被引量:16
2017年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编制的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与现有的其他现有行业共识比较,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为临床提供参考。
卞立群李振华李保双温艳东唐旭东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补肾养肝法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养肝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CNKI)等医学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获得相关数据后,按照Cochrane风险评价表和Jadad质量评分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1项,涉及790例病人,其中试验组395例,对照组39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84,95%CI(1.45,5.57),Z=3.04,P=0.002],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MD=-8.84,95%CI(-13.20,-4.49),Z=3.98,P<0.0001]、中医证候评分[MD=-7.86,95%CI(-12.16,-3.57),Z=3.59,P=0.0003]、多巴制剂使用量[MD=-169.49,95%CI(-254.15,-84.84),Z=3.92,P<0.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MD=-4.88,95%CI(-6.67,-3.09),Z=5.35,P<0.0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14,0.81),Z=2.45,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补肾养肝法治疗帕金森病对比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病人UPD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ADL评分,减少多巴制剂使用量及不良反应。
袁敏皎袁捷韩祖成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证候日常生活能力META分析
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药物溶解/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及其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为药物剂型设计研究推广新的技术平台。方...
何新李自强祝诚诚刘志东
文献传递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探索被引量:15
2013年
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是开展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临床数据采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三大平台,结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点研究病种艾滋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研究问题,充分利用结构化电子病历中的海量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挖掘平台,在真实世界中开展以艾滋病、COPD为示范中医临床研究,实现中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结果形成了"以数据为导向"的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新模式;且重点病种艾滋病、COPD已充分利用多种数据挖掘工具开展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名老中医辨证用药规律的示范研究。证明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在真实世界中利用大规模数据进行临床研究是形成临床决策和理论创新的高效途径。
余海滨符宇李卓李真王丹妮胡金亮
关键词:数据采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陶瓷膜过滤在分离提取中国林蛙皮中透明质酸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陶瓷膜过滤技术对中国林蛙皮中透明质酸(HA)的纯化工艺。方法:以膜通量或截留率为指标,运用单因素试验优选中国林蛙皮中HA的陶瓷膜纯化工艺参数。结果:陶瓷膜最佳的分离纯化条件为孔径500 nm,操作压力0.1 MPa,滤过25 min,HA截留率91.67%;HA中葡萄糖醛酸质量分数为36.68%,蛋白质质量分数为0.58%,该纯度已达到化妆品级别。结论:该陶瓷膜过滤工艺适用于纯化中国林蛙皮中的HA,对中国林蛙的产业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鲍悦孙尚志孙佳明张辉
关键词:陶瓷膜过滤透明质酸
温针灸临床应用特点探讨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电子检索1979-2009年临床研究文献,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特点。温针灸的主要适应症为痹病。痹病温针灸部位以局部穴为主,根据病变部位大小选取适当数量的穴位针上加灸,每穴灸1~3段艾条,每段艾条约1~3cm,艾段距皮肤约2~3cm,从接近皮肤一端点燃,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度,可在贴近皮肤处用厚纸板隔垫,以防灼伤。
唐乐刘志顺
关键词:温针灸
金线莲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比较两个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为后续的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福建小圆叶金线莲和福建黑叶金线莲30 d扩繁丛生苗、30 d生根试管苗和30 d温室移栽苗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两个金线莲种质的内源激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在扩繁、生根、移栽过程中,福建小圆叶金线莲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及其体内脱落酸(ABA)、赤霉素(GA)含量均高于福建黑叶金线莲,且两个不同种质金线莲扩繁、生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及其体内玉米素(ZR)、GA和生长素(IAA)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移栽苗。因此,福建小圆叶金线莲可能更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梁莹梁莹李林轩蔡锦源林伟秦双双缪剑华张重义缪剑华
关键词:金线莲生理生化特性内源激素含量
正常高值血压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2
2012年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1]全球约有30%的人群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其中62%的卒中事件和49%的心血管事件由高血压直接引起。《20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左右,
王晓媛李浩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中医学
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佳配伍比例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通过补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生殖、内分泌及糖代谢的影响,研究补肾化痰方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孕期高雄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设计,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连续灌服补肾化痰方20 d。以空腹胰岛素、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血糖、血清T为指标,观察性激素及糖代谢变化,确定补肾化痰方的最佳配伍比例。[结果]苍术30 g,茯苓30 g对降低OGTT 0.5 h血糖作用分别显著大于其他两个剂量。仙灵脾30 g,丹参10 g对降低空腹胰岛素的作用分别显著大于其他两个剂量。[结论]补肾化痰方的最佳配伍比例是黄芪∶苍术∶茯苓∶仙灵脾∶丹参为5∶3∶3∶3∶1,即黄芪50 g,苍术30 g,茯苓30 g,仙灵脾30 g,丹参10 g。
徐芳刘扬郝松莉马明侯丽辉
关键词:补肾化痰方多囊卵巢综合征正交实验
共28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