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B226)

作品数:8 被引量:163H指数:7
相关作者:孙兰萍许晖张斌马龙赵大庆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籽油
  • 3篇微胶囊
  • 2篇杏仁油
  • 2篇仁油
  • 2篇微胶囊制备
  • 2篇超临界CO_...
  • 2篇超声波
  • 2篇超声波辅助
  • 2篇超声波辅助提...
  • 1篇杜仲籽油
  • 1篇学成
  • 1篇亚麻籽
  • 1篇亚麻籽油
  • 1篇油脂
  • 1篇正交
  • 1篇正交旋转组合...
  • 1篇生理活性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成分
  • 1篇喷雾干燥

机构

  • 8篇蚌埠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8篇许晖
  • 8篇孙兰萍
  • 6篇马龙
  • 6篇张斌
  • 3篇赵大庆
  • 1篇李善菊
  • 1篇伍亚华
  • 1篇周先汉
  • 1篇管清美

传媒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杜仲翅果中桃叶珊瑚甙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溶剂浸提法提取杜仲翅果中桃叶珊瑚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杜仲翅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翅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等因素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杜仲翅果中桃叶珊瑚甙提取效果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处理时间>液料比,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20 ml/g,在该条件下提取一次桃叶珊瑚甙提取率5.41%。[结论]溶剂浸提法能够较好地提取杜仲翅果桃叶珊瑚甙,设备要求简单,投入较低,易于操作。
马龙周先汉孙兰萍许晖
杜仲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9年
杜仲黄酮是杜仲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杜仲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化学成分、生理活性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孙兰萍马龙张斌许晖
关键词:化学成分生理活性
杏仁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微胶囊的制备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以萃取所得杏仁油为囊芯,探讨利用干酵母细胞作为囊壁材料制备微胶囊的可行性,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包埋温度、包埋时间、杏仁油与干酵母配比(芯壁材比)对微胶囊化杏仁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0℃和35 MPa萃取条件下,萃取率可达0.408 g/g杏仁;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杏仁油中主要脂肪酸为油酸和亚油酸;在包埋温度75℃、包埋时间7 h和芯壁材比为1∶1(w/w)的条件下,杏仁油包埋率达到45.76%,微胶囊化处理后杏仁油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工艺制成的杏仁油微胶囊产品的颗粒外形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这种新型的微胶囊化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包埋率高和不引入有机溶剂的优点。
孙兰萍张斌马龙赵大庆许晖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微胶囊干酵母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猕猴桃籽油条件被引量:9
2008年
以猕猴桃籽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探讨了压力、温度、CO2流量等关键因素对萃取率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对萃取率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温度交互效应影响显著。根据萃取率回归方程对猕猴桃籽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最优工艺参数为:压力31.7 MPa,温度40.2℃,CO2流量27.4 kg/h,该条件下萃取率高达32.57%,与试验值31.24%仅有4.5%的误差,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超临界CO2萃取的猕猴桃籽油与己烷提取的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没有显著差别。
孙兰萍张斌赵大庆许晖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
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34
2009年
以亚麻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亚麻籽油得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0 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60 W。在该条件下提取三次亚麻籽油得率45.75%,提取率达93.27%。
许晖孙兰萍李善菊张斌
关键词:亚麻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优化被引量:31
2008年
杏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为防止杏仁油的氧化,扩大杏仁油的用途,以麦芽糊精和牛乳分离蛋白为壁材,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的杏仁油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微胶囊的最佳配方,正交法确定了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杏仁油微胶囊包埋最佳配方为杏仁油质量分数25%、牛乳分离蛋白质量分数25%、大豆卵磷脂质量分数2%和麦芽糊精质量分数48%,在20MPa压力下均质处理;喷雾干燥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进料温度5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可制得高质量高包埋率的杏仁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达94.7%。
孙兰萍马龙张斌赵大庆许晖
关键词:油脂杏仁油微胶囊微乳液喷雾干燥
食品成分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发展趋势展望被引量:42
2008年
微胶囊技术是本世纪的重点高新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借助微胶囊制备技术,将食品成分微胶囊化,不仅可保护其中的功能成分,防止氧化,增加其稳定性,而且可使产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流动性以及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对食品成分微胶囊制备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回顾和评述,并分析指出了微胶囊制备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孙兰萍许晖张斌马龙伍亚华
关键词:食品成分微胶囊
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籽油的工艺优化被引量:8
2009年
以杜仲籽为原料,应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杜仲籽油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min,超声波功率225W,在该条件下杜仲籽油得率27.24%。
孙兰萍马龙管清美许晖
关键词:杜仲籽油超声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