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07)

作品数:8 被引量:238H指数:7
相关作者:陆宴辉吴孔明刘峰郭天娥张正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盲蝽
  • 3篇绿盲蝽
  • 3篇棉花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抗性
  • 1篇点滴法
  • 1篇毒力
  • 1篇英文
  • 1篇诱虫
  • 1篇诱集
  • 1篇诱集作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区
  • 1篇生态区域
  • 1篇生物测定
  • 1篇室内生物测定
  • 1篇视觉
  • 1篇视觉因素
  • 1篇四季豆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作者

  • 4篇吴孔明
  • 4篇陆宴辉
  • 3篇慕卫
  • 3篇张正群
  • 3篇郭天娥
  • 3篇刘峰
  • 1篇肖留斌
  • 1篇邹奎
  • 1篇柏立新
  • 1篇王振营
  • 1篇许乃银
  • 1篇梁革梅
  • 1篇蔡晓明
  • 1篇孙厚俊
  • 1篇季静
  • 1篇梁启富
  • 1篇王伟
  • 1篇刘艳青
  • 1篇刘仰青
  • 1篇夏冰

传媒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棉花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棉田使用诱虫板对绿盲蝽和非靶标昆虫的诱集作用被引量:16
2012年
评价了诱虫板颜色、位置、高度和每日时段对绿盲蝽和其他植食性害虫以及对捕食性昆虫诱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盲蝽对蓝色表现出强烈趋性,其次是橙色、青色、黄色和绿色。另外,诱虫板高度、每日时段和诱虫板位置也影响色板对绿盲蝽的诱集。距地面50cm和200cm处的诱虫板诱集到数量相近的绿盲蝽成虫,在180cm(棉花冠层高度)处的诱虫板能诱集到更多的绿盲蝽;在傍晚时比其他时段诱集到的绿盲蝽数量多;9月初,设置在棉田边缘的诱虫板比在棉田中心能诱集到更多的绿盲蝽。其他植食性害虫中烟粉虱和棉叶蝉对橙色、黄色具有很强的趋性,棉蓟马对蓝色趋性最强。捕食性天敌中华草蛉和龟纹瓢虫对绿色以外的颜色趋性均较低。可见,将蓝色、黄色、青色或橙色诱虫板放置在棉花冠层上方一定高度,并在9月初设置在棉田边缘,对绿盲蝽能起到较好的诱集作用,且对其他植食性害虫尤其是蓟马表现出较好的诱集效果,而对捕食性天敌诱集作用较弱。
梁启富郭天娥张正群季静刘峰慕卫
关键词:绿盲蝽视觉因素天敌
利用四季豆饲养盲蝽的方法被引量:70
2008年
四季豆是多种盲蝽的寄主植物,该研究旨在发展一个利用四季豆豆荚规模化饲养多种盲蝽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与中黑盲蝽的若虫最佳饲养密度约为100头/盒(2L),成虫为60~80头/盒。绿盲蝽成虫喜好在切头豆荚的两端伤口处产卵,而中黑盲蝽喜欢在完整豆荚的两端产卵。养虫盒内添加一些弯曲的纸条有助于提高若虫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产卵后的豆荚需晾干后放置在25~28℃、相对湿度60%~70%、光照16:8(L:D)的环境下,以减少豆荚腐烂和提高卵的孵化率。利用这一方法饲养盲蝽的若虫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达60%、40粒和80%。
陆宴辉吴孔明蔡晓明刘仰青
关键词:盲蝽四季豆人工饲养
山东省五个棉花产区绿盲蝽对药剂的敏感性检测(英文)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闪烁管药膜法测定了2009年山东省德州、滨州、梁山、曲阜和聊城5个棉花产区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r对硫丹、马拉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联苯菊酯和氟虫腈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筛选出适合各地区的高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5个地区绿盲蝽种群对马拉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联苯菊酯和吡虫啉处于敏感性阶段。不同种群之间对灭多威、硫丹和氟虫腈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聊城种群为最敏感种群,滨州种群对灭多威、硫丹和氟虫腈的LC50值分别为聊城种群的5.12,6.04和39.80倍;曲阜种群对灭多威、硫丹和氟虫腈的LC50值分别为聊城种群的22.12,5.48和22.80倍。两种群对此3种药剂的敏感性下降,而其余种群仍处于较敏感阶段。8种药剂对绿盲蝽成虫的毒力按大小依次排序为:氟虫腈>灭多威、联苯菊酯、硫丹>马拉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吡虫啉。2009年7-10月间德州夏津绿盲蝽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极微。
郭天娥张正群周超刘峰慕卫
关键词:绿盲蝽棉花田间种群抗性杀虫剂毒力
两种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杀虫剂对绿盲蝽的相对毒力(英文)被引量:18
2009年
随着Bt棉在我国的广泛种植,绿盲蝽Lygocoris lucorum Meyer-Dr的危害日益加重。化学防治作为棉田盲蝽综合治理的重要策略,仍是其主要的防治手段。本研究主要用闪烁管药膜法和点滴法两种测定方法评价了传统杀虫剂、新型杀虫剂等30种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的急性触杀毒力,其中多种杀虫剂是首次使用两种生测方法同时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8种对绿盲蝽成虫具有较高毒力的药剂,其中5种为传统杀虫剂,分别为马拉硫磷、毒死蜱、联苯菊酯、灭多威和硫丹。新型吡咯类杀虫剂对绿盲蝽表现出较高毒力,以氟虫腈的毒力最高,两种生测方法测定的LC50分别为0.13μg·mL-1和0.15μg·mL-1。而昆虫生长调节剂、抗生素类及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没有明显的触杀活性。
张正群郭天娥王伟刘峰慕卫
关键词:绿盲蝽杀虫剂触杀活性点滴法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5
2009年
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针对我国害虫防治所存在的技术需求,科技部等部门先后通过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农业行业专项等对重要害虫防治研究立项支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建成了一支由国家和省级科研单位和大学组成的专业科研队伍和研究平台,对害虫监测预警技术、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生态调控技术、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抗虫转基因作物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研究建立了棉花、水稻、玉米、小麦和蔬菜等作物重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基因工程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的到来,推动了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发展,为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害虫种群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和水平,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商业化种植等技术的应用显著增强了对害虫种群的区域性调控效率。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害虫新问题,进一步发展IPM新理论与新技术将成为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吴孔明陆宴辉王振营
关键词:农业害虫
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水平波动度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以在南京、盐城、南通3地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试的抗虫棉品种为材料,采用室内棉叶接虫方法,检测不同生态区域间品种抗棉铃虫水平的波动程度。结果表明:17个品种在不同试点间的抗级吻合度为82.35%;有10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在不同试点的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CLM)、叶片受害指数(LH)、活虫发育指数(SLI)与活虫发育指数减退率(DR)等抗虫性检测指标出现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的波动反应,波动度介于16.67%~100.00%;其波动度的大小与该品种的抗虫水平值呈极显著相关,特抗或特感的品种,即平均抗虫性水平值高于3.6或低于1.5,其试点间抗虫性指标波动度为0,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品种,其生态区域间抗虫性水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据此建立了抗虫性指标波动度(Y)与品种平均抗虫性水平值(x)之间的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并探讨了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棉花的品种引进与抗性利用技术。
柏立新许乃银邹奎肖留斌刘艳青孙厚俊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棉铃虫抗性水平
棉盲蝽综合治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3
2007年
随着Bt棉花的大面积种植,盲蝽已上升成为我国棉花的主要害虫。本文从防治策略、经济阈值与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盲蝽防治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棉盲蝽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陆宴辉梁革梅吴孔明
关键词:BT棉花盲蝽
棉花盲蝽的发生趋势与防控对策被引量:48
2010年
由于Bt棉花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毒农药禁用和气候条件变化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盲蝽在我国棉花种植地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将呈进一步严重趋势,并对枣、樱桃和葡萄等多种作物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文针对其发生趋势与成灾规律,提出了当前我国棉花盲蝽的预警测报与综合治理对策。
陆宴辉吴孔明姜玉英夏冰
关键词:成灾原因防控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