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13-2-4)

作品数:31 被引量:807H指数:17
相关作者: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丰明马少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1篇小麦
  • 15篇冬小麦
  • 10篇灌水
  • 9篇强筋
  • 9篇强筋小麦
  • 9篇籽粒
  • 8篇蛋白质
  • 7篇籽粒产量
  • 6篇氮肥
  • 6篇小麦产量
  • 4篇氮量
  • 4篇蛋白质组分
  • 4篇施氮
  • 4篇追氮
  • 3篇氮肥运筹
  • 3篇蛋白质含量
  • 3篇中国小麦
  • 3篇区划研究
  • 3篇小麦品种
  • 3篇灌水处理

机构

  • 33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3篇赵广才
  • 27篇常旭虹
  • 26篇杨玉双
  • 17篇丰明
  • 14篇马少康
  • 13篇杨桂霞
  • 9篇徐凤娇
  • 6篇李姗姗
  • 3篇刘利华
  • 3篇许轲
  • 2篇万富世
  • 2篇田奇卓
  • 2篇刘鑫
  • 2篇王德梅
  • 2篇李乃新
  • 1篇藏金萍
  • 1篇丁玉萍

传媒

  • 14篇麦类作物学报
  • 7篇核农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被引量:151
2010年
为了更好地使小麦区划为中国小麦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前提下,结合作者多年进行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的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小麦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主区,即:北方冬(秋播)麦区、南方冬(秋播)麦区、春(播)麦区和冬春兼播麦区。进一步划分为10个亚区,即:北部冬(秋播)麦区、黄淮冬(秋播)麦区、长江中下游冬(秋播)麦区、西南冬(秋播)麦区、华南冬(晚秋播)麦区、东北春(播)麦区、北部春(播)麦区、西北春(播)麦区、新疆冬春兼播麦区和青藏春冬兼播麦区。并对各区的地理范围、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小麦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小麦生产技术要求进行了简要论述。
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利用7个强筋品种,按统一设计方案分别在7个省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灌水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平均降水量低于常年的情况下,各试验点的平...
赵广才万富世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丰明李乃新
文献传递
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93
2008年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期,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氮肥用量为核心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赵广才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不同水、氮处理对济麦20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在防雨棚肥水控制池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灌水有利于抑制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含氮量,延长旗叶功能期;开花期灌水和灌浆期灌水有利于小麦产量和千粒重的提高,以春季灌3水(春5叶露尖+开花+灌浆)最高;在180kg.N/hm2条件下,籽粒产量及千粒重、容重和穗粒数均高于270kg.N/hm2的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的含量,除球蛋白外,均以B3处理(灌春2叶露尖水和春5叶露尖水)最高;增施氮肥有利于谷蛋白含量的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以B4处理(春5叶露尖水+开花水+灌浆水)最高,与B2处理(春5叶露尖水+开花水)差异不显著;180kg.N/hm2处理的蛋白质产量高于270kg.N/hm2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180kg/hm2的施氮量处理结合春5叶露尖灌水和开花期灌水有利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高。
马少康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杨桂霞徐凤娇丰明
关键词:强筋小麦蛋白质品质
灌水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并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以强筋小麦品种皖麦38为材料,按小麦叶龄指标设计了9个时期的灌水试验,研究了灌水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皖麦38主穗的籽粒粗蛋白含量随灌水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主要分蘖穗籽粒粗蛋白含量随灌水时期的变化趋势与主穗一致;皖麦38各主要分蘖(1蘖~3蘖)穗的籽粒粗蛋白含量高于主茎穗。春4叶前的灌水处理对穗数的增加有利,春5叶至孕穗期的灌水处理对提高穗粒数有利,孕穗期至灌浆前期的灌水处理更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灌水时期推迟至灌浆中期会对籽粒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籽粒产量随灌水时期推迟呈增加趋势,但灌水推迟至灌浆中期会对籽粒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灌浆期进行灌水处理会使沉降值和干、湿面筋含量下降。
藏金萍李姗姗常旭虹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灌水
追氮量对不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研究不同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三个不同追氮量处理,分析了不同追氮处理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参数。结果表明,在0—240kg/hm2追氮范围内,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随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与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8*,0.999*)。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追氮量有利于改善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与对照相比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加工品质指标均显著提高,沉降值和面包体积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小麦面粉加工品质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丰明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杨桂霞
关键词:追氮量冬小麦蛋白质含量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在小麦生育期降水47.9mm的条件下,以7个强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分析春季灌水1~4次4种处理(每次灌水600m3.hm-2)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的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随灌水次数增加而升高,其中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灌水)和灌4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的湿面筋含量显著高于春季灌1水(春5叶露尖灌水)和2水(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灌水)的处理;灌2、3、4水的面团形成时间和吸水率均比灌1水处理显著增加;灌2水的面团稳定时间比灌1水的显著延长;灌3水和4水的面包体积显著大于灌1水和2水处理。供试品种中以皖麦38和临优145面筋含量较高,8901-11面筋指数最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最长,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豫麦34面包体积最大,面包评分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及不同品质指标对灌水的反应程度不同,其中烟农19和济麦20的面筋含量对灌水反应较小,烟农19的面包体积对灌水处理反应不敏感,其他品种的面包体积对灌水处理反应较大。因此认为,在干旱年份春季灌水3次,对改善小麦加工品质有利,但不同品种的加工品质对灌水反应有别。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丰明
关键词:灌水强筋小麦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在小麦生育期降水47.9mm的年型条件下,以7个强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随灌水次数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丰明张文彪李振华
关键词:灌水强筋小麦
文献传递
基本苗数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以中任1号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基本苗和氮肥施用策略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数和氮肥底,追比例的处理间株高、穗长、产量、千粒重、容重均有显著差异。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1^**)。随基本苗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处理间差异显著。容重有随基本苗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对产量而言,基本苗以450万/hm^2时较高,但与300万/hm^2和37577/hm^2基本苗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在偏晚的播期内,可以根据实际播种时间和地力条件,在300~450万/hm^2基本苗范围内进行调整。不同蛋白组分对基本苗处理的反应有别,在基本苗较少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低,而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在各追肥比例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处理间差异显著,且均以底追比例3:7的处理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有随追肥比例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李乃新张铁恒
关键词:基本苗追肥比例冬小麦蛋白质组分
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2
2010年
为了研究不同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苗225×104~375×104/hm2范围内,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基本苗增加而减少,产量随基本苗增加而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随基本苗增加而降低,清蛋白含量的变化与此相反,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底施氮素均为135kg/hm2的条件下和追氮量45~135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随追氮量增加而提高。A(品种)×C(追氮量)的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的互作显著,B(基本苗)×C(追氮量)的籽粒产量和粗蛋白含量互作显著。可溶性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37.03%,与总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1**),贮藏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55.94%,与总蛋白含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2**)。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占总蛋白比率分别为23.87%,13.17%,25.83%,30.11%,剩余蛋白占7.03%。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丰明马少康杨桂霞
关键词:基本苗氮肥运筹冬小麦蛋白质组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