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FZW016)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3篇戏曲
  • 2篇中国古代戏曲
  • 2篇说唱
  • 2篇古代戏曲
  • 1篇叙事
  • 1篇遗存
  • 1篇杂剧
  • 1篇人物刻画
  • 1篇诗话
  • 1篇诗性
  • 1篇诗性精神
  • 1篇俗赋
  • 1篇俗文化
  • 1篇唐三藏
  • 1篇题目正名
  • 1篇情感
  • 1篇情感表达
  • 1篇情节
  • 1篇情节设置
  • 1篇诸宫调

机构

  • 7篇广州大学

作者

  • 7篇吴晟

传媒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戏曲文体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借鉴
2013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形式上的突出表征是"以诗代话"与每节标明题目次序,我国传统戏曲文体历史生成过程中很可能在以下诸方面对其有所借鉴:一折(出)的下场诗对本折(出)剧情的总结;剧终的判文或词话对全剧情节的提要;表演中人物以角色与剧作者的双重身份进行的现场评论;分出及出目形式。最后辨析了戏曲题目正名与话本末尾的诗歌形式之异。
吴晟
关键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诸宫调对南北剧文体之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诸宫调是一种以唱为主的说唱形式,元杂剧剧本四大套曲的音乐结构很有可能与歌唱有四节的原理相通。在北曲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中,音律有固定的程式;元杂剧剧本以四折为结构也受制于"一人主唱"演员声带的承受限度;元杂剧一个宫调下的套曲,所用韵在同一韵部,且一韵到底,非常严格,因此元杂剧剧本长度必须受到制约。南戏曲牌联套自由组合的随意性,使得它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安排和调节音乐旋律、设置唱段;南戏"多角均唱"的演唱体制,使其在歌唱上不存在演员声带疲劳问题;宋元南戏填词,并没有严格的韵律规则,作者任意为之,一套曲牌中时有换韵,韵辙则常常由一韵旁入它韵,这样在选择押韵时就宽泛得多,因此在篇幅上不受限制。
吴晟
关键词:诸宫调
叙事诗体与说唱体之比较——以《秋胡行》诗与《秋胡变文》为例
2013年
虽然均以叙述为主要构成成分,但是叙事诗体与说唱体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前者情节设置不求故事完整,人物刻画不是核心,叙述视角灵活多样,心理描写细腻,情感表达直陈评论;后者多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刻画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为主,心理描写薄弱,人物褒贬寓于叙述之中。
吴晟
关键词:情节设置人物刻画情感表达
说唱形式在戏曲文学中的运用
2012年
文章考察了词话、缠令、缠达、鼓子词、道情、叫果子、莲花落、货郎儿、评话几种说唱形式在戏曲中的运用,并辨析了词话与判文之区别。这些说唱形式在戏曲中具有叙事、抒情、描写、评论、戏剧性对话、复述、概括剧情等多种功能。其叙事的角色化、艺术化、戏剧化,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的舞台语言,既让观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又在听觉上获得一种艺术享受。说唱形式是构成我国传统戏曲俗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
吴晟
关键词:戏曲叙事俗文化
俗赋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的遗存被引量:1
2012年
俗赋是一种面向观众表演的说唱形式。由于俗赋至唐五代不再流传,加上作为案头阅读赋体的发达,又由于打油诗的发展,致使俗赋在中国古代戏曲中并不多见。作为供读者案头阅读的赋体,也时而被运用到古代戏曲中来,以致造成俗赋与其混淆而被人们忽略。在写人、绘景、拟声、状物上,古代戏曲中还有词话等说唱形式;叙事主要由戏曲中的宾白与唱词所构成的情节来担任,而作为叙事为特点的俗赋在戏曲中只是穿插片断,对剧情的推动作用也不大,这些因素无疑影响了俗赋在古代戏曲中的运用。
吴晟
关键词:俗赋戏曲遗存
中国古代戏曲的诗性表征与精神被引量:3
2015年
从形之下观照,中国古代戏曲的诗性表征,首先表现在:文体上、语言上主要由人物的上场诗、下场诗、唱词、韵白和判词或词话、题目正名构成;韵律上运用诸宫调来演唱,无论抒情、写景或述事,都注重诗意般的意境营构;其次表现为借剧中角色之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象征性的脸谱艺术、虚拟化的生活场景、灵活性的时空观念和程式化的表演手段之写意艺术。从形之上透视,中国古代戏曲的诗性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理想化的生存境界、诗意般的生命体验、平民性的价值取向、自娱娱人的娱乐目的。
吴晟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曲诗性精神
从“题目正名”看南北戏曲体制之异被引量:2
2012年
南戏剧本前面与北杂剧剧本末尾有四句或两句韵语,用来概括剧情大意、提示剧名,叫题目或题目正名。从观众而言,它具有广告宣传之用;从读者而言,它具有了解剧情概要之需。但为何南戏置于剧本开头而北杂剧放在剧本末尾,这是由南戏剧情比较复杂、杂剧剧情相对单纯所决定。南戏剧情复杂的构成因素之一是融合了较多的表演伎艺;杂剧主要吸收了说唱伎艺,尽管也插入一些表演伎艺,但与剧情无关,故不会增加剧情的复杂性。"多角均唱"的演唱体制,决定了南戏以动作、形体、道白、表情——念做打表演,相对来说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一人主唱"到底的演唱体制,决定了元杂剧剧情比较单纯,一般为"四折一楔子"。
吴晟
关键词:题目正名杂剧表演说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