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7001161950)

作品数:6 被引量:115H指数:4
相关作者:穆争社蓝虹周清杰林朝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对称信息
  • 5篇非对称信息
  • 2篇银行
  • 2篇经济波动
  • 2篇宏观经济
  • 2篇宏观经济波动
  • 2篇范式分析
  • 1篇信贷
  • 1篇信贷可得性
  • 1篇信贷配给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披露
  • 1篇信息搜寻
  • 1篇行政干预
  • 1篇中国企业融资
  • 1篇融资
  • 1篇融资风险
  • 1篇商业银行
  • 1篇投资者
  • 1篇披露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全国社会保障...

作者

  • 5篇穆争社
  • 4篇蓝虹
  • 1篇林朝华
  • 1篇周清杰

传媒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财经科学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金融研究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投资者搜寻信息行为的非对称信息范式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本文在论述投资者信息搜寻的内容、渠道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搜寻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所确定信息搜寻的最佳规模,并运用研究结论,对中国投资者的信息搜寻行为进行了分析。由于中国机构投资者数量少、规模小,信息搜寻成本高以及投资者搜寻信息的激励不足等原因,致使中国投资者搜寻信息的效果差、扩散效应弱,融资市场非对称信息问题严重。
蓝虹穆争社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投资者信息搜寻
银行审慎监管中的早期干预行动策略被引量:3
2002年
对问题银行实施早期干预是银行审慎监管中的一项主要政策内容。照章行事和斟酌处理是早期干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行动策略。我们必须审慎选择早期干预策略 ,较为现实的做法是 ,建立一种兼顾斟酌处理 ,但更提倡“刚性”指标 ,强调照章行事的制度模式。
周清杰林朝华
关键词:中央银行
中国企业融资风险生成与转嫁的博弈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是中国企业融资的主体。在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的过程中 ,由于非对称信息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 ,导致了国有银行债务约束软化及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和破产成本约束软化 ,使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得以生成并转嫁给国有银行 ,产生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问题。据此 ,笔者认为 ,应通过降低融资过程中的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解决上述问题。
蓝虹穆争社
关键词:行政干预非对称信息融资风险博弈
论股权配给作用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
2006年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由于融资企业的股权配给,融资企业投资的边际破产成本上升,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投资下降,在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下,会使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股权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时,具有与上述相类似的过程,会导致宏观经济持续过度繁荣。因此,股权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的现实是,从微观上看,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宏观上看,政府进行股权配给。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股权配给具有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功能。
蓝虹穆争社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宏观经济波动加速器
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非对称信息范式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本文以金融产权的特征与非对称信息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萎缩为逻辑起点,说明了金融市场萎缩对商业银行、投资者以及社会(政府)利益的损害,阐述了信息劣势方借助信息甄别行为,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消除非对称信息,消灭金融市场萎缩现象的问题。指出,由于投资者信息甄别行为的规模不经济以及外部性问题,致使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投资者;提出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形成对商业银行的分离均衡,遵循的原则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边界。
蓝虹穆争社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信息不对称
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被引量:81
2005年
当宏观经济进入衰退阶段,由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环境恶化,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其最优选择行为是发生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行为,这将导致融资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下降。由于融资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将会引起融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投资下降,在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下,其结果是宏观经济衰退更加严重,宏观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信贷配给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宏观经济衰退的程度会进一步加大。当宏观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具有与上述相类似的相反过程。可见,信贷配给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加速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呈现关系型信贷配给的特征,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发抑制宏观经济波动,二是拉长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滞。
穆争社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信贷配给信贷可得性宏观经济波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