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961)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伊元夫温宁邓斌田杰谟王晨更多>>
相关机构:武警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陶瓷
  • 8篇牙科
  • 8篇牙科陶瓷
  • 8篇氧化锆
  • 4篇饰面瓷
  • 3篇有限元
  • 3篇全瓷
  • 3篇机械性能
  • 2篇叠层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分析
  • 2篇有限元法
  • 2篇着色
  • 1篇弹性模量
  • 1篇低温时效
  • 1篇第一磨牙
  • 1篇性能比较
  • 1篇氧化钇
  • 1篇氧化钇稳定氧...
  • 1篇氧化锆全瓷

机构

  • 10篇武警总医院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清华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10篇伊元夫
  • 8篇温宁
  • 5篇邓斌
  • 4篇邵龙泉
  • 4篇王晨
  • 4篇田杰谟
  • 3篇唐旭炎
  • 3篇刘洪臣
  • 3篇张薇薇
  • 2篇侯康林
  • 2篇马婷婷
  • 2篇余婵媛
  • 2篇董利民
  • 2篇田杰馍
  • 1篇林勇钊
  • 1篇昝青峰
  • 1篇谢启飞
  • 1篇田春娟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科着色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添加不同着色剂组合,配制着色的牙科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陶瓷,分析着色后材料的显微和晶相结构,并测定其理化、机械及抗低温时效性能。方法将TZ-3Y-S粉体与一定组分的着色剂球磨混合后,在200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先于1050℃预烧结2h,然后在1500℃终烧结2h,烧制5种具有一定颜色的氧化锆材料,测量烧结体的密度、收缩率、热膨胀系数、维氏硬度、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扫描电镜和X线衍射观察着色后材料的显微和晶相结构,并测试着色对材料抗低温时效性能的影响。结果着色后3Y-TZP陶瓷烧结密度在99.7%以上,烧结收缩率约20%,热膨胀系数为11×10-6·℃-1;晶粒大小均匀,主要断裂方式为穿晶断裂,主晶相为四方相氧化锆(t-ZrO2);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5组着色氧化锆陶瓷的三点弯曲强度较未着色组略有降低,但均在900MPa以上,断裂韧性略有提高,经低温时效处理后四方相到单斜相(m-ZrO2)的相变量约40%,但弯曲强度没有降低。结论3Y-TZP陶瓷经过着色后,具有优良的理化和机械性能,能够满足牙科临床应用的要求。
伊元夫王晨温宁林勇钊田杰谟
关键词:牙科陶瓷机械性能
牙科着色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及颜色性能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添加不同着色剂组合配制着色的牙科氧化钇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3Y-TZP)陶瓷,并测定其颜色性能。方法将TZ-3Y-S粉体与一定组分的着色剂球磨混合后,在200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在1500℃烧结2h,烧制5种具有一定颜色的氧化锆材料,每个颜色组分别制备10mm×10mm×0.5mm和10mm×10mm×1mm着色氧化锆陶瓷片,在黑色背景下用柯尼卡美能达CM-2600d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测定,并与VITAIn-CeramYZ染色液比色板颜色作比较。结果通过对粉体进行着色,配制出具有一定颜色的本体着色氧化锆陶瓷材料,颜色明度逐级降低,饱和度逐渐增大,2种厚度3Y-TZP陶瓷的颜色片色差较小,颜色空间范围是L*:67.76~77.78;a*:-2.19~3.80;b*:12.13~25.01。与VITAIn-CeramYZ染色液比色板相比,颜色空间近似,但明度的最低值仍较高。结论着色氧化锆陶瓷材料适宜用于临床上与饰面瓷颜色匹配,有必要再进一步研究低明度的着色氧化锆色片。
伊元夫王晨田杰谟刘洪臣温宁
关键词:牙科陶瓷氧化锆
三种饰面瓷与KAVO^(TM)氧化锆构成双层瓷结构的结合强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饰面瓷类型及烧结方式对氧化锆-饰面瓷双层结构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KAVOTM氧化锆陶瓷作为底层材料,在其表面分别采用一种粉浆白榴石基饰面瓷(VITA VM9)和二种纳米氟磷灰石基饰面瓷(IPS e.max Ceram/IPSe.max.ZirPress)构筑氧化锆-饰面瓷双层结构,根据ISO6872牙科陶瓷标准制作三点弯曲强度试样,根据表面处理方法将样品分为6组:第1组为粉浆涂塑烧结VITA VM9饰面瓷+牙本质瓷清洗烧结程序;第2组为粉浆涂塑烧结IPS e.max Ceram+衬底瓷(liner)烧结处理;第3组:粉浆涂塑烧结IPS e.max Ceram+牙本质瓷清洗烧结程序;第4组为:氧化锆表面直接熔铸IPS e.max ZirPress陶瓷;第5组为:经衬底瓷(liner)烧结处理后铸造IPS e.max.ZirPress铸瓷;第6组为:经牙本质瓷清洗烧结程序处理后铸造IPS e.max.ZirPress铸瓷。测试样品的三点弯曲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断裂后样品的饰瓷表面。结果对于KaVoTM陶瓷而言,结合衬底瓷烧结处理或牙本质瓷清洗烧结程序处理后,采用传统粉浆饰面瓷饰面较热压瓷具有明显高的弯曲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界面的破坏类型主要为粘结性破坏。结论氧化锆表面的薄层饰面瓷烧结对于改善饰面瓷对氧化锆表面的润湿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有很大作用。
马婷婷伊元夫邵龙泉田杰馍侯康林张薇薇温宁邓斌
关键词:牙科陶瓷氧化锆
CT结合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在体上颁第一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后,应用Mimics软件和Imageware软件建立三维几何模型,预备出基牙和全瓷冠各层,然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软件中生成实体模型.结果 建立了上颌第一磨牙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总节点为60160个,4面单元数为186 328个.结论 所构建的模型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能够较精确地模拟实体状态,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余婵媛伊元夫唐旭炎
关键词:磨牙全瓷冠有限元模型
四种Y-TZP陶瓷低温时效性能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研究低温时效过程中表面单斜相含量和抗弯强度的变化情况,对比研究3YS、3YS-E、FMY、JDF4种Y-TZP陶瓷分别在134℃、2×105Pa的水中时效15、30、45、60h,X射线衍射分析表面单斜相含量,测试试条的三点弯曲强度,电镜观察陶瓷断口微观结构。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表面单斜相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YS的相变速度最快,JDF的相变速度最慢;时效过程中4种材料的抗弯强度较时效前均有所升高;从时效过程中表面单斜相含量和抗弯强度两方面综合考虑,3YS-E是4组材料中最好的生物医用氧化锆陶瓷材料。
谢启飞王晨董利民昝青峰温宁伊元夫
关键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低温时效相变抗弯强度
着色氧化物对牙科3Y-TZP陶瓷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向3Y-TZP氧化锆粉体中添加Fe2O3、CeO2和Er2O3,经过冷等静压和常压烧结制备着色氧化锆陶瓷材料,测试其三点弯曲强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显微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各种氧化物的添加范围内,着色后的3Y-TZP陶瓷相结构没有明显改变,主晶相为四方相氧化锆,有少量的单斜相氧化锆出现,没有发现其他物相的衍射峰。添加Fe2O3或CeO2的陶瓷与未着色的3Y-TZP陶瓷形貌相近,晶粒大小均匀,直径以0.5μm为主,添加Fe2O3和CeO2的陶瓷主要以穿晶断裂为主,Er2O3对3Y-TZP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最大,添加Er2O3后氧化锆材料变得疏松多孔并有集聚现象。
邓斌伊元夫张薇薇邵龙泉董利民田杰谟温宁
关键词:牙科陶瓷氧化锆着色剂
着色方法对牙科Y-TZP/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粉体着色和渗透着色两种方法对氧化锆陶瓷及其与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KaVo?氧化锆采用VITALL1/LL5号染色液浸泡着色,TZ-3YS采用粉体机械混合着色氧化物的方法着色。采用最深(No.5色)和最浅(No.1色)两种颜色,未着色氧化锆样品为对照组,分别测试单层氧化锆及其与饰面瓷结合后的三点弯曲强度,用X射线衍射分析着色前后的晶相结构,并对材料断口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KaVoTM氧化锆的两种着色与未着色组的单层样品组间及双层瓷样品组间的三点弯曲强度均没有明显差异;TZ-3YS氧化锆着色后强度有所下降,其中第5组与未着色及第1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1色强度较未着色组略低,但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氧化锆陶瓷饰瓷后双层瓷强度结构的弯曲强度均显著降低,且强度随着颜色深度的变化趋势与单层氧化锆组一致。不论单层还是双层瓷样品,KaVoTM氧化锆组的三点弯曲强度均明显高于TZ-3YS组的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两种着色氧化锆材料主晶相为四方相。结论机械混合粉体着色方法对氧化锆强度的影响较大,但两种着色并没有影响到氧化锆与饰面瓷的弯曲结合强度,在合理控制着色氧化物含量的情况下,两种着色方法均能够满足临床应用。
马婷婷伊元夫邵龙泉刘洪臣田杰馍侯康林张薇薇温宁邓斌
关键词:牙科陶瓷氧化锆
氧化锆全瓷叠层冠样结构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氧化锆全瓷叠层冠样结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在已建立的上颌第一磨牙全瓷叠层冠样结构有限元模型上,设定饰面瓷厚度1.5 mm,弹性模量70 GPa,核瓷层厚度0.5 mm,弹性模量205 GPa。在Abaqus软件中,在模型斜嵴距近中舌尖约0.5mm处,直径1 mm的圆形面积上施加与牙长轴平行的200 N静态载荷,然后,对模型各部分最大主应力进行计算,导出最大主应力云纹图及应力集中区最大主应力的值。结果进行载荷计算后,全瓷冠模型表面各节点的最大主应力各不相同,饰面瓷位于加载区形成最大的应力集中区,并产生几个次应力集中区:近中邻面边缘应力集中区、舌面应力集中区、远中邻面应力集中区、颊面应力集中区以及近中窝应力集中区。核瓷层最大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近中舌尖的内侧面,并在近中边缘形成次应力集中区。结论该分布规律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似,与全瓷冠在受力下产生的失败模式的裂纹的起始部位相符合。
余婵媛伊元夫唐旭炎
关键词:牙科陶瓷应力分析有限元法
多次烧结对氧化锆-饰面瓷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ISO6872牙科陶瓷标准制备KAVO氧化锆陶瓷-VitaVM9饰面瓷的双层瓷复合结构的三点弯曲强度样品,氧化锆与饰面瓷的厚度比为1:1,研究多次烧结对牙科氧化锆陶瓷-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样品双层瓷结合界面,分析断裂模式。结果表明:随烧结次数的增加,弯曲强度未明显改变,强度约996~1020MPa。应力位移曲线显示氧化锆和饰面瓷同时发生碎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多次烧结后界面致密结合,无明显缺陷。
邓斌伊元夫温宁邵龙泉刘洪臣
关键词:牙科陶瓷氧化锆机械性能
烧结次数与氧化锆-饰面瓷双层瓷结构强度及界面显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牙科氧化锆修复体为双层瓷结构,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饰面瓷部分折裂剥脱的情况,且临床上有时需要反复的形态和颜色调整,常常需要经过多次烧结或热处理,而多次烧结是否会影响到牙科氧化锆-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的结合强度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多次烧结后牙科氧化锆/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界面及饰面瓷的结构变化对双层瓷结构强度的影响。方法:根据ISO6872牙科陶瓷标准制备KAVO氧化锆/VitaVM9饰面瓷的双层瓷复合结构的三点弯曲样品,氧化锆与饰面瓷的厚度比为1:1。测定经2,4,6,8次烧结后双层瓷的结构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多次烧结后双层瓷结合界面及饰面瓷基质的微观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饰面瓷基质结构的变化,采用热分析仪测定饰面瓷的热膨胀系数变化。结果与结论:氧化锆表面进行多达8次饰面瓷烧结后,氧化锆与饰面瓷的界面结合紧密,但可见界面处及饰面瓷内部白榴石晶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晶粒逐渐长大,饰面瓷内的气孔逐渐增多、变大,并向表层移动,热膨胀系数呈现先增大后略降低的改变。多次的牙本质瓷烧结并未影响KAVO氧化锆/VITA-VM9饰面瓷结构的结合强度。说明烧结次数对双层瓷结合界面及饰面瓷内部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大,对双层瓷结构的三点弯曲强度无影响。
伊元夫田春娟邓斌王晨田杰谟温宁
关键词:牙科陶瓷氧化锆机械性能口腔生物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