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692)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胡志奇谭挺苗勇孙宇孙锡金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毛囊
  • 8篇毛发
  • 7篇毛发移植
  • 5篇细胞
  • 3篇新生鼠
  • 3篇秃发
  • 3篇毛囊单位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端粒酶逆转录...
  • 2篇异种
  • 2篇异种移植
  • 2篇乳头
  • 2篇他克莫司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病毒
  • 2篇逆转录病毒载...
  • 2篇逆转录酶
  • 2篇皮肤

机构

  • 19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胡志奇
  • 8篇苗勇
  • 8篇谭挺
  • 5篇孙宇
  • 4篇陈明娟
  • 4篇孙锡金
  • 3篇曾东
  • 3篇冯传波
  • 3篇刘戈
  • 3篇余文林
  • 3篇鲜华
  • 2篇肖顺娥
  • 2篇鲁峰
  • 2篇罗艳香
  • 2篇张志丹
  • 2篇颜玲
  • 2篇杨传红
  • 2篇黄胜华
  • 2篇毕媛
  • 2篇郭栋

传媒

  • 6篇中国美容整形...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酶逆转录酶高表达新生鼠真皮细胞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TERT为介导构建TERT高表达新生鼠真皮细胞株,并观察其相关生物学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pLEGFP-N1-TERT感染C57新生鼠真皮细胞,并用G418筛选法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并培养观察,同时将空载对照。两组细胞均经MTT法检测生长情况,流式检测表面标记物CD44、CD13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TERT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Versican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ERT高表达细胞发出绿色荧光,其生长速度较对照趋缓,其CD44、CD133、TERT蛋白、Versican表达均升高。结论:本实验获得TERT高表达新生鼠真皮细胞株,其毛发诱导能力较高,可作为毛囊细胞移植种子细胞来源之一。
谭挺胡志奇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
自主研发的毛囊单位样结构可移植假发的组织相容性及长期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发出携带同种异体毛发的毛囊单位样假发可移植物,观察其植入后的组织相容性及长期移植的稳定性,探索其工业化生产并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方法将人发和医用聚丙烯按毛囊单位样结构挤压成型,并加工成毛囊单位样假发可移植物。移植于新西兰大白兔,通过HE和电镜扫描观察聚丙烯及人发的组织相容性及长期移植效果。结果移植后早期可见轻度炎症反应细胞浸润于聚丙烯和人发周围,并伴有局部上皮细胞增生。移植后1年仍保持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未发现人发的降解。假发一年脱落率为(4.1±4.0)%,毛发仿真外观效果好。结论同种异体人发及聚丙烯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移植后外观效果好,脱落率低,具有工业化生产并应用于临床的潜能。
孙宇胡志奇冯传波鲁峰刘戈张志丹
关键词:组织相容性毛发移植
毛囊修剪的大小对其活性影响的体外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体外研究毛囊被剪成不同大小的移植物后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显微镜下分离所得到的含有单个毛囊的移植物,按照其外根鞘周围留有保护组织厚度的不同分为A(0mm)、B(0.3mm)、C(0.6mm)3组,培养6 d后观察其活性情况,并用毛干生长率、毛干生长长度和毛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来衡量.结果 A、B、C 3组中毛干生长率分别为81.5%、91.7%,92.6%,A和B组与A和C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P<0.0125),B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毛干的平均生长长度分别为(1.34±0.10)、(1.36±0.95)、(1.36±0.12)mm.组间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毛囊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毛囊外根鞘周嗣留有0.3 mm厚度的保护组织,既不影响其活性,又可以增加单次移植的密度.本实验结果 为临床毛发移植提供了参考数据.
苗勇胡志奇孙锡金谭挺鲜华陈明娟孙宇
关键词:毛发移植器官培养毛囊
TGF-β各亚型与其受体在猪皮肤及毛囊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两种异构体(TGF-β1和β2)及其受体(TGF-βRⅡ)在黑毛白皮小香猪皮肤及毛囊中的表达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TGF-β亚型及其受体在黑毛白皮小香猪皮肤及毛囊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TGF-β1蛋白颗粒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后期及退行期的毛囊外根鞘和内根鞘细胞,在皮下脂肪细胞中亦有弱阳性表达。TGF-β2的蛋白颗粒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有阳性表达,在真皮乳头层大部分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强阳性表达。在毛囊的退行期,毛囊外根鞘细胞、毛隆突细胞和结缔组织鞘成纤维细胞中有阳性表达。TGF-βRⅡ主要存在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毛囊结缔组织鞘中部分成纤维细胞和外根鞘细胞中有阳性表达,特别是在退行期早期的毛乳头基质细胞、外根鞘细胞中有强阳性表达,在退行中晚期的外根鞘部分细胞中有阳性表达,但明显减弱。TGF-β1、TGF-β2和TGF-βRⅡ在猪皮肤中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7.0±2.5,24.2±3.1,13.2±2.9。结论:TGF-β的异构体及其受体主要表达于毛囊生长期晚期和退行期早期,可能在毛囊从生长期向退行期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曾东余文林杨传红毕媛李勤胡志奇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毛囊皮肤
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对异种毛囊移植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探讨建立人-大鼠异种毛囊移植的可行性及局部辅助应用他克莫司的效果.方法 以人头皮毛囊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将黑色人头皮毛囊种植于白色Wistar大鼠背部,进行异种毛囊移植.实验分两组:局部外用他克莫司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观察毛囊存活时间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A组异种移植毛囊平均存活(49.9±7.1)d,而B组异种移植毛囊平均存活(13.1±1.2)d.A组异种移植毛囊最长存活可达65 d,而B组异种移植毛囊最长存活仅为15 d.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局部用药可以显著延长异种移植毛囊的存活时间,但是仅靠局部用药仍无法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结论 依赖生长期毛囊的自身免疫赦免功能及辅助外用他克莫司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可明显延长人-鼠异种毛囊移植的存活时间.
鲜华胡志奇苗勇孙宇
关键词:毛囊异种移植免疫他克莫司
单根毛囊分离改良抽取法与传统切取法的对比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单根毛囊分离改良抽取法与传统切取法在毛发移植提取供区毛囊中的应用差别.方法 选取对称性毛发脱落患者12例,在两侧对称面积相同的供区内分别使用改良法和传统法获得单根毛囊,以相同数量分别植入对称脱发区域,统计两法在供区所得完整单根毛囊数、分离毛囊耗时、受区毛囊成活数,并在术中分别取两法所得毛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两法所提取的完整单根毛囊数和分离毛囊耗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法所得毛囊分别植入对称受区后成活毛囊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毛囊组织学检查HE染色显示毛乳头、毛母质主要结构完整.结论 在受区毛囊成活情况相仿的前提下,单根毛囊分离改良抽取法在有限供区范围内能获取更多的完整单根毛囊.
黄胜华颜玲郭栋罗艳香石颖胡志奇
关键词:毛发移植
高压氧对小室模型毛囊重建效率的影响
2013年
目前治疗瘢痕性秃发主要依赖于自体毛发移植。该法不适用于供区不足的患者。高效率的毛囊重建是研究热点。体外重建技术尚未成熟,但已有小室法、注射法等动物模型。小室法是将细胞注入裸鼠背部创面上的小室[1]。注射法是将细胞注入裸鼠皮下[2]。小室法毛发能长出体表但较费时。注射法较快捷但毛发不能长出体表[3]。只有小室法需形成覆盖创面的上皮。上皮化过程可能是影响小室法毛囊重建效率的原因之一。
胡艺觉胡志奇冯传波苗勇李泽华肖顺娥
关键词:毛囊重建高压氧自体毛发移植覆盖创面瘢痕性秃发注射法
小鼠毛囊细胞注射移植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 研究小鼠皮肤毛囊细胞注射移植的再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 取3~5dC57BL/6J近交系小鼠背部皮肤,Dispase酶消化后剥离表皮,将真皮剪成小块置胶原酶中,过滤、低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后收集毛囊并制备单细胞悬液,经Dio标记后以不同的浓度和细胞组合进行皮内和皮下注射移植,并于移植后2、4d,以及1、3、6周观察其变化.结果 小鼠毛囊细胞皮内注射移植后4d,注射部位轻微隆起,外表呈灰色,镜下可见大量再生的毛囊,毛球部呈黑色,无明显毛干.移植后1周,注射点均可见明显隆起,外表呈现黑色,镜下可见大量毛囊伴有明显的黑色毛干,局部见密集分布的血管,管径增粗.移植后3周小鼠皮内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含有灰白色内容物的囊肿,镜下可见密集的黑色毛发,冷冻切片荧光检测见明亮绿色荧光.移植后6周,见囊内充满大量毛干,镜下可见大量脱落的杵状毛干及处于生长期的毛囊.而毛囊细胞皮下注射移植3周后,皮下仅散乱分布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囊肿,新生毛囊数量少,方向杂乱.毛囊细胞经过培养或移植数目低于1×105个时无新生毛囊形成.结论 毛囊细胞注射移植后能自发聚集,协同发育成新的毛囊.新生毛囊具有正常的生长周期.毛囊重建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所移植的细胞类型,同时还受到移植部位和细胞数量的影响.
孙锡金胡志奇苗勇
关键词:毛囊秃发
受力部位的不同对毛囊单位移植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毛囊单位(FUs)移植物因受力部位的不同对其组织形态和毛干生长长度的影响。方法将人头皮毛囊在显微镜下分离,选取含有单根毛干的生长期FUs,随机分为A、B、C三组,A和B组分别用显微镊子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夹持其毛乳头和隆突部,C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从三组中分别挑选部分FUs行HE染色,光镜下检测其组织学变化;剩余部分行器官培养10d。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FUs的形态学变化,目镜测微器测量毛干生长长度。结果A、B、C三组中FUs的组织形态变化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毛干平均生长长度分别为(1.293±0.245)、(2.116±0.423)和(2.235±0.379)mm,A与B组和A与C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5),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毛发移植过程中要避免手术器械对毛乳头的损伤。
苗勇胡志奇孙锡金谭挺陈明娟
关键词:毛发移植毛囊单位毛乳头隆突
外用他克莫司小鼠-大鼠异种触须毛囊移植
2011年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一大鼠异种触须毛囊移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局部辅助应用他克莫司的效果。方法以C57BL/6J小鼠触须毛囊为供体、Wister大鼠为受体,进行异种毛囊移植。实验分两组:移植后局部外用他克莫司组(A组),移植后的空白对照组(B组)。观察移植后毛囊的成活时间及形态学变化。结果A组的毛囊最长成活15d,B组的毛囊最长成活10d。两组比较表明,他克莫司延长了异种移植毛囊的成活时间,但触须毛囊含血窦,易诱发免疫排斥反应。结论本动物模型是一种研究异种毛囊移植和免疫赦免的良好动物模型。外用他克莫司可以延长异种移植触须毛囊的成活时间,但仅靠局部用药仍无法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
鲜华胡志奇苗勇孙宇
关键词:异种移植免疫赦免他克莫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