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02023)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晓杰闫鸿浩王小红吴林松罗宁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爆轰
  • 4篇英文
  • 2篇气相爆轰
  • 2篇爆轰法
  • 2篇爆轰合成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锡
  • 1篇炸药
  • 1篇乳化炸药
  • 1篇射线衍射
  • 1篇隧道
  • 1篇气体
  • 1篇浅埋
  • 1篇浅埋隧道
  • 1篇热分析
  • 1篇温度
  • 1篇相图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材料
  • 1篇晶体

机构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6篇李晓杰
  • 5篇闫鸿浩
  • 3篇王小红
  • 2篇吴林松
  • 2篇罗宁
  • 2篇赵铁军
  • 1篇张程娇
  • 1篇费鸿禄
  • 1篇莫非
  • 1篇易彩虹
  • 1篇赵碧波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工程爆破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爆轰管温度下氢氧气相爆轰合成碳包铁纳米颗粒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以二茂铁为前驱体,氢氧混合气体为爆源,在爆轰管内对碳包覆铁纳米颗粒进行合成。研究了初始反应温度及热处理对产物粒子的影响。通过XRD、TEM及VSM对爆轰产物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碳包覆纳米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碳包覆纳米铁的晶粒尺寸为30~50 nm并且趋于均匀化,说明初始反应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生成颗粒的大小。通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爆轰产物的磁滞回线分析,饱和磁化强度(M s)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磁滞回线为比较"瘦"的形状,但仍然具有较高的磁矫顽力,表明合成的碳包覆纳米材料呈现出硬磁性和顺磁性双重性质。
闫鸿浩浑长宏李晓杰赵铁军
关键词:气相爆轰二茂铁
爆轰法合成碳包覆镍纳米颗粒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自制的负氧平衡复合炸药前驱体,在密闭容器中充氮气保护下爆轰合成了碳包覆镍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等技术,对爆炸产物的组成成分、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爆轰产物主要由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镍晶核和碳元素构成,此外还含有其它微量元素;合成的纳米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状,颗粒尺寸主要分布在10~25 nm范围,包覆的碳壳厚度约1~2 nm,核壳结构完备。结合观测结果,对爆轰法合成碳包覆纳米颗粒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罗宁李晓杰费鸿禄莫非张程娇
关键词:爆轰合成X射线衍射
一类爆轰合成用乳化炸药的爆轰反应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结合热分解特性、爆轰产物状态及数值计算探讨所制备的含Fe、Mn(Zn)元素乳化炸药的爆轰反应特征。对该系列乳化炸药及其爆轰产物分别进行DSC和DTG实验、XRD检测和TEM表征,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炸药及其爆轰产物的热分解特征、爆轰产物的成分和形貌、晶型畸变度等研究该类炸药爆轰反应特征;并通过数值计算研究和佐证了不同温度和压强状态下,爆轰固体产物可能存在状态。结果表明:硝酸铵有利于炸药爆轰时形成相对比较均匀和平稳的爆轰反应结构,而这种结构有利于可重复性合成比较单一和均匀的爆轰产物。高密度炸药的爆轰产物比低密度炸药的相对纯净。低密度炸药不完全爆轰,导致了爆轰产物杂质较多;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爆轰固体产物分布相图可以辅助分析爆轰固体产物可能存在状态及Mn(Zn)的爆轰合成机制。
王小红李晓杰闫鸿浩易彩虹罗宁
关键词:热分析乳化炸药爆轰合成
爆轰法制备与固载钛基氧化物的研究(英文)
2017年
利用钛酸丁酯与硝酸铵溶液制备的含钛凝胶跟黑索金混合后获得混合炸药,然后在密闭的爆轰反应釜内引爆柱状混合炸药,同时将一铝板放置于药柱正下方研究爆轰产物的固载问题。收集到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发现样品中含有FeTiO_3,少量的金红石、锐钛矿及Al_2O_3。钛基氧化物颗粒呈球形,尺寸大小在微米级别。从扫描电镜分析,钛基氧化物颗粒被成功地固载于铝板之上,颗粒约10μm。爆轰法能够很方便地制备钛基氧化物及制备颗粒–板结构材料。
闫鸿浩赵铁军李晓杰吴林松
关键词:爆轰法固载
大型浅埋隧道爆破工程安全管理模式
2017年
从中国大连地铁1、2号线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一种大型浅埋隧道爆破工程安全管理模式。首先结合线路分布图对重大风险源进行识别、重点控制;然后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施工前爆破安全论证评估;同时采用专家咨询或现场指导的方式动态解决了工程遇到的难题。为了将爆破振动速度的控制引入爆破振动监测体系,针对爆破施工的特殊性,制定了爆破施工安全管理细则。经过四年的工程实践,爆破安全管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该安全管理模式可为未来城市浅埋轨道交通及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闫鸿浩赵碧波李晓杰王小红
关键词:浅埋隧道
气相爆轰合成纳米SnO_2(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以SnCl4为前驱体、以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爆源,通过气相爆轰制备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并通过XRD和TEM等测量手段对纳米SnO2进行表征及分析,发现所制备的纳米SnO2颗粒形状呈球形,粒径在1~10nm之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气相爆轰可以设计合成独特的纳米SnO2。
闫鸿浩吴林松李晓杰王小红
关键词:纳米材料晶体结构二氧化锡气相爆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