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02024)

作品数:41 被引量:236H指数:10
相关作者:费庆国吴邵庆韩晓林姜东董萼良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理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建筑科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模型修正
  • 7篇有限元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不确定性
  • 5篇参数识别
  • 4篇有限元模型
  • 4篇有限元模型修...
  • 4篇螺栓
  • 4篇螺栓连接
  • 3篇阻尼
  • 3篇阻尼识别
  • 3篇薄层单元
  • 3篇C/SIC
  • 2篇弹体
  • 2篇动态特性
  • 2篇应力
  • 2篇振动
  • 2篇识别方法
  • 2篇桥梁

机构

  • 39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 1篇中国飞行试验...
  • 1篇西安飞行自动...
  • 1篇江苏省交通科...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北京临近空间...
  • 1篇机械工业第六...

作者

  • 36篇费庆国
  • 17篇韩晓林
  • 17篇吴邵庆
  • 16篇姜东
  • 5篇董萼良
  • 3篇李彦斌
  • 3篇周志红
  • 3篇周亚东
  • 2篇陆韬
  • 2篇李兆霞
  • 2篇郭应征
  • 2篇张鹏
  • 2篇赵卫
  • 2篇乔玲
  • 1篇何顶顶
  • 1篇张培伟
  • 1篇闵昌万
  • 1篇陈飞
  • 1篇丁继锋
  • 1篇缪长青

传媒

  • 7篇东南大学学报...
  • 6篇振动与冲击
  • 3篇振动.测试与...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宇航学报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Theore...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江苏交通科技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工程与试验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维C/SiC复合材料板弹性参数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NASTRAN为计算平台,提出了基于模态试验结果的2.5维C/SiC复合材料板弹性参数识别方法。基于复合材料板的模态试验结果,采用模型修正的思想构造优化问题,其中目标函数定义为实测模态频率与计算频率之差的平方和,将以刚度平均法获得的复合材料弹性参数的理论预测值作为优化问题的初值,充分利用了材料参数的先验信息,然后对材料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迭代求解识别出复合材料板的弹性参数。识别后,C/SiC复合材料板第1-4阶模态频率的复现精度明显提高,并能保证第5-8阶模态频率的预示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方法能准确识别2.5维编织C/SiC复合材料的弹性参数,并为复合材料等效建模以及进一步动态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陆韬姜东吴邵庆费庆国
关键词:SIC复合材料模型修正
结构识别计算中基于L曲线的模型确认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模型确认方法的判断标准是考察包含识别参数的模型对待识别结构进行描述的精确程度。但由于对待识别结构系统的认识不足以及计算效率的考虑,通常会产生识别参数的不当选取问题,导致模型对待识别结构的描述总是存在不完善之处;当这种不完善较显著时,传统的模型确认方法通常会失效。为此,本文结合结构识别问题的求解可采用正则化技术来改善其不适定性的特点,引入不同识别结果θ^所对应目标函数与^θ的范数之间的对应规律作为先验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L曲线的模型确认方法,有望弥补传统模型确认方法的上述不足。以一弹簧-质量系统、BENCH-MARK结构分别作为仿真算例、试验算例,对所得模型进行了确认;结果表明:传统确认方法不能准确指出试验算例的合理模型,而基于L曲线的模型确认方法对仿真算例与试验算例均可指出合理模型;从而证明了本文研究的基于L曲线的模型确认方法的有效性。
张立涛李兆霞张宇峰费庆国
一种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参数选择方法被引量:5
2011年
有限元模型修正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待修正参数的选择.目前主要是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进行参数选择.本文从结构固有频率分析的能量法出发,论证了某阶固有频率主要受到同阶振型中发生弹性变形部位刚度的影响,据此提出一种待修正参数的选择方法,以振型中弹性变形为依据,选择弹性变形较大部位的参数作为待修正参数.用一个梁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将其应用于系杆拱桥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中,修正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缩小至3.3%.
姜东丁继锋费庆国韩晓林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修正参数选择能量法
基于基础激励下响应数据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2011年
论文建立了某桁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基础激励的响应函数,通过摄动相关参数进行了仿真实验.利用Matlab和Nastran等工具,得到了响应函数对参数的灵敏度,通过数值求解,求解修正参数.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在识别结构刚度误差上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张明姜东费庆国韩晓林
关键词:模型修正
基于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被引量:22
201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在区间参数结构特征值分析理论和确定性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基础上,假设不确定性与初始有限元模型误差均较小,采用灵敏度方法推导了待修正参数区间中点值和不确定区间的迭代格式。以三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和复合材料板为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构造仿真试验模态参数样本,开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仿真试验样本能准确反映结构模态参数的区间特性时,方法的收敛精度和效率均较高;修正后计算模态参数能准确反映试验数据的区间特性。所提出方法适用于解决试验样本较少,仅能得到试验模态参数区间的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
姜东费庆国吴邵庆
关键词:模型修正不确定性区间分析有限元
钢管混凝土拱桥有限元模型修正被引量:4
2010年
建立了某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模态分析获得了该桥的计算模态频率。对该桥实施了环境激励下的动态测试,通过实验模态分析获得了该桥的前两阶实验模态频率。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以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等物理和几何参数为对象,依据试验数据修正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之后模态频率误差最大值由22.6%降至3.3%。
周志红姜东陈红亮韩晓林费庆国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环境激励模态识别模型修正
运输荷载下弹体典型连接疲劳寿命评估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导弹舱段连接部位在运输勤务荷载下的结构完好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舱段连接部位套筒连接结构的模拟方案,以准确模拟铆钉的受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应力功率谱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对铆钉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外荷载激起了弹体的横向一阶弯曲模态与一阶纵向模态,其中纵向荷载对铆钉的动应力贡献较大,左右两侧铆钉的疲劳寿命小于上下两侧,同组3个铆钉中,中间铆钉疲劳寿命较大,所有铆钉的疲劳寿命均达到了无限寿命设计要求。
李彦斌姜东吴邵庆费庆国
光应力测试实验的创新与教学实践
2014年
本文通过对光应力测试装置的创新,设计了适合本科教学实验的低成本光应力测试实验装置。学生通过该实验装置可进行自主设计型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将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融合实验环节中,使其更加符合本科教学实验装置的要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志红黄跃平董萼良张培伟吴邵庆费庆国
关键词:透射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的Toeplitz矩阵行数选择方法被引量:8
2015年
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是一种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仅需要响应时程便可识别模态参数。其中,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Toeplitz矩阵行数的选取直接影响识别精度。通过构造相关矩阵,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方法中奇异值分解去噪能力的影响。引入Toeplitz矩阵条件数,根据i与Toeplitz矩阵条件数的关系再次证明了i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的选择方法。采用两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和切尖三角翼模型两个仿真算例研究了Toeplitz矩阵行数i的选择方法。结果表明:在确定合适的系统阶数的前提下,Toeplitz矩阵的条件数越小识别精度越高。
王燕杭晓晨姜东韩晓林费庆国
关键词:阻尼识别TOEPLITZ矩阵条件数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acoustic fatigue life for thermal protection structures被引量:3
2014年
Acoustic fatigue life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rmal protection structures due to the severe thermo-acoustic load in service. A study on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acoustic fatigue life for a C/SiC pane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both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and the S–N curves are investigated. The Dirlik method is adopted to predict the fatigue life of a C/SiC panel at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from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between the fatigue lives of the panel in the three cases.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acoustic fatigue life of a C/SiC panel is verified, and fatigue test of the material needs to be more attentively performed.
Yadong ZhouShaoqing WuZhiyong TanQingguo Fei
关键词:温度依赖性SIC纤维热防护结构寿命评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