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4QMX1417)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丰黄倩陈霞芳田毓华易苗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罗拉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肝癌细胞中缺氧反应元件对微环境的反应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response element,HRE)调控下,绿色荧光蛋白质(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构建的肝癌细胞Bel-7402/5HRE-EGFP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HRE对微环境的反应特性。方法:以5个串连的HRE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的微小启动子为转录调控元件、GFP为报告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应用FCM和细胞免疫染色法观察缺氧、一氧化氮、过氧化物和酸性pH等微环境的变化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HRE活性的影响,以及缺氧条件下HIF-1α、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缺氧探针哌莫硝唑的染色强度和分布与HIF-1α、VEGF和GFP表达强度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探求裸鼠体内肿瘤组织缺氧对HRE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中HRE对缺氧非常敏感,肿瘤细胞和组织缺氧时可上调HIF-1α和VEGF的表达,两者的分布也基本一致。结论:缺氧在调控肝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王丰陈霞芳韦芳吴继红谢匡成田毓华易苗英李川源黄倩
- 关键词: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缺氧反应元件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 基因表达谱分析小鼠膀胱癌VEGF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转染反义VEGF表达质粒,建立遗传背景相同但产生VEGF能力明显不同的肿瘤细胞株,观察VEGF对细胞生长速率、体内成瘤及肿瘤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分别将来自高与低水平表达VEGF的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的cDNA与含有16 361个人cDNA芯片杂交,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基因表达谱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反义VEGF表达质粒可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产生VEGF,VEGF产生减少并不影响肿瘤细胞在体外的生长速率和生长方式,但在小鼠体内生长明显变慢,转移减少。基因芯片杂交结果显示高与低水平表达VEGF的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存在82个共同的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基因。进一步从中选择出23个杂交信号强度较高(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40)的基因,根据cDNA芯片上的探针顺序,比对小鼠cDNA及EST数据库,在其中杂交信号强度较高(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40)的23个基因中,找到了17个同源基因,其中9个为功能已知基因。由于这些基因并非已知的新生血管形成有关的基因,提示可能有更多的新基因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结论:VEGF通过调控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VEGF的作用需要多个基因或信号通路构成的复杂网络来完成。
- 王丰田毓华陈霞芳黄倩
-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
- 人LYVE-1基因联合小鼠GMC-SF基因干预小鼠膀胱癌的生长和转移
- 2009年
- 目的:研究人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联合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干预小鼠膀胱癌的生长和转移。方法:通过人和小鼠的肺组织扩增LYVE-1基因的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hLYVE-1和pmLYVE-1,采用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BTT-T739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和人胚肾细胞株AD293,用电穿孔法转染小鼠肌肉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验证LYVE-1蛋白的表达。用电穿孔法将phLYVE-1联合pmGMC-SF导入T739小鼠肌肉内,1周后皮下接种膀胱移行细胞癌BTT-T739-gfp细胞,观察肿瘤生长、淋巴结转移及全身转移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hLYVE-1和pmLYVE-1。经Western印迹法检测证实,phLYVE-1和pmLYVE-1能在被转染的细胞和小鼠肌肉组织中有效表达。预先接受了phLYVE-1和pmGMC-SF的小鼠,BTT-T739移植瘤的生长减慢,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且肿瘤肺转移明显减少,肿瘤附近和远处淋巴结增大并呈现明显的增生反应。结论:异种同源LYVE-1基因联合小鼠GMC-SF基因干预对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长和转移有抑制作用。
- 王丰李惠明王慧萍韦芳马家烈陈霞芳易苗英黄倩
- 关键词:膀胱肿瘤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血管及淋巴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与肿瘤转移率和转移途径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C、-D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率及转移途径的关系,探讨其在肿瘤转移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是否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和预后的指标。方法:建立2种小鼠和4种人的肿瘤动物模型,观察肺、肝及腹股沟、腋下、髂血管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小及肿瘤转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CR,RFQ—PCR)检测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及小鼠体内生长的肿瘤组织内VEGF—A、-C、-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2、-3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淋巴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A receptor—1,LYVE—1)的表达水平。结果:2种小鼠和4种人的肿瘤动物模型中61%~100%出现了肺转移,16%~100%出现了肝转移,2种小鼠肿瘤动物模型中26%~100%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结果表明,VEGF—A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的增加将伴随着更高的肝、肺转移率。肿瘤组织中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但VEGF—D表达水平增加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并不平行。结论:VEGF—A表达水平与肿瘤血道转移关系密切,VEGF—C在肿瘤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王丰韦芳陈霞芳田毓华易苗英谢匡成黄倩
- 关键词:肿瘤转移血管生成病理性淋巴管生成基因表达
- 免疫抑制剂对小鼠膀胱癌进程和转移的不同效应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高度恶性膀胱癌细胞株BTT-T739-gfp建立皮下肿瘤模型,对比分析在常规免疫抑制剂量下,环孢素、雷帕霉素在肿瘤发展和转移方面的不同效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24只T739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孢素组、雷帕霉素组.环孢素、雷帕霉素剂量分别为10mg/(kg·day)、1.5mg/(kg·day),腹腔注射.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情况,计算荷瘤容积变化,以及肿瘤在肺和肝脏的转移情况,分析其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常规免疫抑制剂量下,与对照组和环孢素组比较,雷帕霉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雷帕霉素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观察期末,对照组、环孢素组及雷帕霉素组小鼠荷瘤生存率分别为62.5%、50%、100%,环孢素组与雷帕霉素组差异显著,在观察期内与对照组、环孢素组比较,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负荷肿瘤的容积.雷帕霉素应用后,肿瘤内血管显著减少,肿瘤细胞分泌VEGF的能力明显降低,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基因VEGF、HIF-1α的转录活化明显受到抑制.结果证实雷帕霉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这一作用与其抑制肿瘤内血管形成明显相关.抑制VEGF-A、HIF-1α等促进血管形成因子的转录、表达是其主要的作用方式之一.
- 刘永王丰袁琳胡宏惠唐孝达
- 关键词:肿瘤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环孢素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