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11102)

作品数:12 被引量:152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博陈爱萍罗玉鹏马菊兰李增红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疆现代化畜牧业试验示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苜蓿
  • 5篇愈伤
  • 5篇愈伤组织
  • 5篇花药
  • 3篇愈伤组织诱导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质体
  • 3篇酶解
  • 3篇花药培养
  • 2篇盐胁迫
  • 2篇诱导率
  • 2篇愈伤组织诱导...
  • 2篇原生质体分离
  • 2篇培养基
  • 2篇子叶
  • 2篇胁迫
  • 2篇酶解条件
  • 2篇花药愈伤组织
  • 2篇花药愈伤组织...

机构

  • 1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12篇张博
  • 4篇罗玉鹏
  • 4篇陈爱萍
  • 3篇马菊兰
  • 2篇李增红
  • 1篇孙宗玖
  • 1篇郭庆元
  • 1篇王涛
  • 1篇李培英
  • 1篇赵红娟
  • 1篇王彩虹
  • 1篇肖燕
  • 1篇姜婷娜
  • 1篇李克梅
  • 1篇赵莉
  • 1篇范永刚
  • 1篇陈祥忠

传媒

  • 6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草业科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BA、NAA对苜蓿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以新牧1号和新疆大叶两个苜蓿品种为试材,研究了7个培养基对不同无菌苗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作用。结果表明:(1)浓度在2-8 mg/L,NAA有利于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随浓度的增大呈促进作用,而在1-3 mg/L,1mg/L 6-BA有利于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随浓度的增大呈抑制作用;(2)MS+2,4-D 2mg/L+NAA 4 mg/L+6-BA 1 mg/L即MS4为新牧1号的较佳诱导培养基,MS+2,4-D 2 mg/L+NAA 8 mg/L+6-BA 1 mg/L即MS5为新疆大叶苜蓿的较佳诱导培养基;(3)以无菌苗下胚轴、子叶及叶片为外植体,确定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
肖燕张博范永刚王彩虹赵红娟王玉祥
关键词:苜蓿愈伤组织外植体6-BANAA
盐胁迫对苜蓿同工酶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0.3%、0.5%和0.7%四个盐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盐胁迫对苜蓿体内SOD、POD、CAT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的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均产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NaCl浓度达到0.7%时,变化最为明显。总体来看,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可溶性糖变化最为明显。试验也表明,盐胁迫下,苜蓿通过维持较高水平的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等一系列的保护机制来减轻伤害,适应环境。
王玉祥张博
关键词:盐胁迫苜蓿酶活性
盐胁迫对苜蓿叶绿素、甜菜碱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被引量:66
2009年
通过在不同盐胁迫下,对转基因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非转基因苜蓿的叶绿素含量、甜菜碱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变化,苜蓿体内叶绿素含量、甜菜碱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都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中叶绿素和甜菜碱的含量呈现增长趋势,而细胞膜相对透性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在逆境胁迫下,苜蓿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机制变化以适应环境变化,减轻伤害,如维持较高水平的叶绿素含量、甜菜碱含量以及较低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分析对比表明,转基因苜蓿耐盐性优于非转基因苜蓿。
王玉祥张博王涛
关键词:苜蓿盐胁迫叶绿素甜菜碱细胞膜透性
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对苜蓿新品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21
2007年
对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苜蓿新品系花药培养的效应进行研究,4℃低温预处理和15℃低温预培养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以提高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2~4d和15℃低温预培养3d,均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马菊兰张博
关键词:苜蓿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
不同酶解条件对普通红豆草子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以普通红豆草子叶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酶液组合和渗透压浓度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在含有0.70 mol/L甘露醇的CPW溶液中预处理60 min,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存活率均高于其他预处理;酶液组合为1.0%纤维素酶+0.8%果胶酶+0.5%离析酶,25℃黑暗条件下酶解6 h可获得大量有较高活力的原生质体;酶解液中添加浓度为0.55 mol/L的甘露醇较适合原生质体分离。
陈爱萍罗玉鹏王玉祥张博
关键词:子叶原生质体
不同酶解条件对普通红豆草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对普通红豆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进行研究。以无菌发育5~7d种子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组合、酶解时间、渗透压和pH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25%黑暗条件下酶解6h可获得大量有较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达到3.53×10^6/g,存活率为90.6%;以甘露醇作为酶解渗透调节物质较为理想,酶解液中添加浓度为0.55mol/L的甘露醇最为适合原生质体分离;酶解液pH调至6.0时原生质体产量、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
罗玉鹏张博陈爱萍李增红
关键词:红豆草下胚轴原生质体
激素、培养基、添加物对苜蓿子叶再生体系建立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以新牧1号杂花苜蓿和新疆大叶紫花苜蓿的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激素配比、培养基种类、添加物等对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牧1号杂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的较优激素配比是2.00 mg/L2,4-D+0.05 mg/L KT,其诱导率达100.0%,三周愈伤直径大小达6.10 mm;较优分化培养基种类是SH培养基,分化率可达58.3%;在MS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KT可使新牧1号杂花苜蓿获得较优的分化效果。新疆大叶紫花苜蓿较优分化培养基种类是SH培养基,分化率可达54.2%,以MSO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00 mg/LAgNO_3,可使新疆大叶杂花苜蓿的分化率从41.1%增加到63.3%。
李培英孙宗玖张博
关键词:苜蓿子叶愈伤组织诱导
不同酶液组合及酶解时间对普通红豆草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以普通红豆草的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种类及组合、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作为原生质体游离材料好于下胚轴;红豆草愈伤组织在1.0%cellulose+0.8%Macerase+0.5%macerozyme R-10的酶液中酶解6 h为较理想的原生质体酶解条件。
陈爱萍罗玉鹏姜婷娜张博
关键词:红豆草酶解时间原生质体
苜蓿花药培养预处理方法和培养基的研究
苜蓿是重要的饲草作物,同时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花药培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加倍单倍体纯系,缩短育种年限和提高选择效率。为了提高苜蓿花药培养效率,以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棱靠边期的苜蓿花药为材料,对花药培养预...
马菊兰张博
关键词:苜蓿花药培养愈伤组织
文献传递
新疆苜蓿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从新疆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区采集的苜蓿根腐病病株及土样中分离得到155个丝核菌Rhizoc-tonia菌株,经鉴定其中126株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菌株。对126个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菌丝融合群(AG群)组成及各融合群对苜蓿的致病性进行了判定和致病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疆苜蓿上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有AG1、AG2、AG4、AG5 4种类型,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1.2%、46.6%、6.1%和36.1%。其中AG2和AG5分离频率较高,为优势融合群。各融合群对苜蓿苗期致病性差异显著,以AG2致病性最强。
李克梅郭庆元赵莉陈祥忠
关键词:苜蓿立枯丝核菌融合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