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603)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洪战英范国荣吴玉田柴逸峰殷学平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南通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延胡索
  • 5篇延胡索乙素
  • 5篇乙素
  • 2篇手性
  • 1篇对映
  • 1篇对映体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在体肠
  • 1篇在体肠吸收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手性拆分
  • 1篇手性固定相
  • 1篇鼠血浆
  • 1篇四氢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通市药品检...

作者

  • 5篇洪战英
  • 4篇殷学平
  • 4篇柴逸峰
  • 4篇吴玉田
  • 4篇范国荣
  • 2篇闻俊
  • 1篇乐健
  • 1篇刘文英
  • 1篇黄海燕

传媒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延胡索乙素的浓度
2009年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延胡索乙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用三乙胺调至pH6.15)(60:40);柱温:30℃;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31nm,发射波长:324nm:进样量:60μL.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1000ng·mL^-1(r=0.9989,n=8),低、中、高3种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0.1±2.4)%、(94.1±2.7)%、(93.6±3.0)%;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3.4±1.2)%、(96.1±2.7)%、(95.8±1.5)%;日内精密度RSD≤2.3%,日间精密度RSD≤4.0%。本方法的检测限0.5ng·mL^-1。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
黄海燕洪战英刘文英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大鼠血浆
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药代动力学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研究dl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的立体选择性动力学过程。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用非手性手性HPLC联用法测定血浆中延胡索乙素对映体的浓度,配对t检验比较两对映体的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l延胡索乙素的浓度均明显高于d延胡索乙素的浓度,两对映体的AUC,MRT和Cmax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灌胃延胡索乙素消旋体后,两对映体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具有显著的立体选择性。
洪战英范国荣柴逸峰闻俊殷学平吴玉田
关键词:手性拆分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分离四氢原小檗碱类对映体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在α-酸性糖蛋白手性柱和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柱上,对两种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延胡索乙素和四氢小檗碱)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方法在α-酸性糖蛋白手性柱上考察了流动相的有机改性剂、pH值以及离子强度对分离的影响,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柱上主要考察了流动相体系、流速和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手性识别机制。结果延胡索乙素在两种手性柱上均达到基线分离,四氢小檗碱只在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柱上分离成两个成分。结论延胡索乙素和四氢小檗碱均可分离成两个成分,推断为其对映体的拆分,可为进一步探讨其在体内的动态变化提供方法学基础。
洪战英范国荣柴逸峰殷学平吴玉田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延胡索乙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与立体选择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延胡索乙素在大鼠小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和立体选择性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灌流实验和在体分离肠袢实验,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分别测定酚红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手性固定相拆分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对映体的峰面积比值。结果延胡索乙素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10,25,50mg·L-1时,肠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403,0.461,0.402h-1;不同pH值4.5,6.5,8.0时Ka分别为0.353,0.458,0.409h-1;在体动物实验测得延胡索乙素对映体间的峰面积比值均接近0.5∶0.5。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和pH值对延胡索乙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延胡索乙素两对映体在体肠吸收没有差异,不存在立体选择性。
洪战英范国荣柴逸峰闻俊殷学平吴玉田
关键词:延胡索乙素吸收速率常数小肠
延胡索伍用白芷对延胡索乙素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索中药配伍对中药复方药效成分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血药浓度,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法。结果延胡索提取物组和延胡索白芷提取物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0.484±0.30)和(0.853±0.52)mg·L-1,AUC0-∞分别为(1.822±1.0)和(5.542±3.8)mg·h·L-1,tmax分别为(1.06±0.83)和(1.88±1.6)h,两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胡索与白芷配伍对延胡索乙素的药动学特征有显著影响,提示该配伍可能是导致延胡索乙素的药动学特征变化的原因。
洪战英乐健范国荣柴逸峰殷学平吴玉田
关键词:延胡索延胡索乙素复方配伍药动学白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