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0672)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树叶曹峰林段丽祥杨喜晶薛谨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
  • 1篇毒性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基因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毒性
  • 1篇乙醇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转移酶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P4...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白血病
  • 1篇耐药
  • 1篇耐药基因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王树叶
  • 1篇薛瑾
  • 1篇薛谨
  • 1篇周晋
  • 1篇杨喜晶
  • 1篇段丽祥
  • 1篇曹峰林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姜黄和乙醇对染苯小鼠CYP2E1活性及血液学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染苯小鼠CYP2E1活性改变及血液学毒性的影响,继之研究乙醇、姜黄对苯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每组2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单纯染苯组(苯中毒模型),即皮下注射苯制剂2ml/kg;C组为乙醇干预组,即在B组处理的基础上,自由饮用10%乙醇;D组为姜黄干预组,即在给苯前,腹腔注射姜黄提取液。结果(1)B组与A组比较,外周血及骨髓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出现高峰,同时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明显低[(2.6±1.0)×10^9/L、(93±11)g/L、(5934-81)×10^9/L],达到了苯中毒模型的标准。(2)C组与B组比较,外周血WBC、Hb、PLT等指标均低(均P〈0.05);CYP2E1活性上升显著;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8)‰比(6.5±1.0)‰,P〈0.01]。(3)D组与B组比较,外周血WBC、Hb、PLT数值均高(均P〈0.01),但未达到正常水平;CYP2E1活性低于B组(P〈0.01)。结论(1)对照比较CYP2E1活性改变后,染苯小鼠血液学毒性发生了变化;(2)乙醇诱导了CYP2E1活性,从而在体内增加了苯的血液学毒性;(3)姜黄在体内降低CYP2E1活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苯的血液学毒性。姜黄作为一种中药在防治苯中毒、抗炎、抗氧化、护肝及护胃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生物活性。
王树叶薛瑾周晋
关键词:小鼠细胞色素P450CYP2E1乙醇
实验性苯中毒对骨髓红细胞微核改变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苯的不同给药浓度对骨髓红细胞微核改变的影响,拟建立一种理想的苯中毒模型,为进一步苯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1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纯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在每周一、三、五皮下注射苯制剂,并按所给苯剂量分为B1组(0.5ml/kg体重)、B2纽(1.0ml/kg体重)、133组(1.5ml/kg体重)、B4纽(2.0ml/kg体重),各实验组分别于给苯前及给苯1、2、3、4周后称重动物,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红细胞微核的变化等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三项指标B1、B2组只部分指标改变,B3、B4组在给苯4周后全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及骨髓红细胞微核率随着苯注射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在第3周出现高峰后,第4周下降。③第4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苯中毒可以导致小鼠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增高,以此可作为检测骨髓红细胞受抑状态。
王树叶薛谨杨喜晶
关键词:小鼠红细胞微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dr1、GSTπ表达与耐药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耐药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复发难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组:包括敏感组(As2O3治疗APL初治和持续完全缓解的患者)及耐药组(APL用As2O3治疗后复发耐药的患者);对照组:正常人的外周血。均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GSTπmRNA、mdr1的表达,比较敏感组与耐药组患者GSTπ、mdr1的表达。结果(1)APL患者GSTπ表达:耐药组为70%,敏感组为53.3%,二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荧光定量分析GSTπ高表达的阳性率,耐药组中的高表达率为60.0%,敏感组中的高表达率为10.0%,耐药组GSTπ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05)。(2)12例初治患者mdr1全部为阴性表达;耐药组10例mdr1阳性表达为80%。结论As2O3治疗APL后GSTπ高表达与其临床疗效相关,GSTπ的高表达可能为APL耐药的一个指标;而mdr1在APL患者低表达或不表达,耐药组高表达,说明mdr1与As2O3的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且荧光定量RT-PCR可能是更为敏感、准确的检测耐药基因GSTπ方法。
王树叶曹峰林曲洪澜段丽祥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药耐药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