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126)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高艳郑瑞攀孟祥志张迎景鹏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酪氨酸羟化酶在成年大鼠胰腺中的定位
- 2013年
- 目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胺类递质合成的限速梅,儿茶酚胺类递质对胰腺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在成年大鼠整个胰腺的具体定位和表达。方法:取雄性成年大鼠胰腺,冰冻组织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酪氨酸羟化酶在整个胰腺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并进一步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酪氨酸羟化酶是否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以及胰多肽分别共定位于β细胞;α细胞;δ细胞及PP细胞,进一步确定合成酪氨酸羟化酶确切的细胞类型。结果:①在胰腺腺泡细胞胞浆中存在酪氨酸羟化酶的阳性表达颗粒。②分布于胰腺外分泌腺的神经纤维和胰岛的神经纤维中都有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③酪氨酸羟化酶与胰岛的四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的肽之间均没有共定位关系。结论:在胰腺,酪氨酸羟化酶只存在于胰腺外分泌腺的腺泡细胞胞浆内以及胰腺中的神经纤维中,而胰岛四种内分泌细胞中没有酪氨酸羟化酶,说明胰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一方面由胰腺外分泌部的腺泡细胞合成,另一方面来源于神经末梢的释放,而胰岛细胞不能合成儿茶酚胺类递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胰腺内、外分泌部之间的关系和儿茶酚胺对胰腺分泌功能的调节提供形态学证据。
- 景朋郑瑞攀刘丽孟祥志高艳
-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胰腺腺泡胰岛胰岛素
- 两种帕金森病大鼠糖脂代谢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筛选合并代谢异常的帕金森病模型,为后续的相关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62只,随机分为损毁前脑内侧束(MFB)模型组、损毁MFB假手术组、损毁纹状体模型组和损毁纹状体假手术组。模型制做成功后进行旋转实验,两组大鼠中分别选出成功模型,并分别对两组成功的PD模型大鼠的摄食、体重、血糖和腹腔内脂肪组织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模型大鼠上述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损毁MFB较损毁纹状体制作帕金森病模型的成功率高(70.97%比38.71%)。与各假手术组大鼠相比,MFB模型大鼠既出现体重明显的减轻[(218.1±13.99)g比(252.7±10.1)g,P<0.05],腹腔注射葡萄糖后15min和30min血糖出现了明显升高,并且肾周白色脂肪组织明显减少(左右两侧)。纹状体模型大鼠仅饮食减少[(13.95±0.25)g比(20.23±0.86)g,P<0.001]和腹腔注射葡萄糖后15min、30min和60min时间点血糖升高。结论损毁MFB的PD模型大鼠无论模型成功率还是代谢相关指标都较损毁纹状体的PD模型更接近糖脂代谢异常的PD患者。
- 孟祥志郑瑞攀张迎乔明亮景鹏高艳
- 关键词:帕金森病糖脂代谢免疫组织化学
- 多巴胺受体在弓状核神经元定位及糖尿病大鼠下丘脑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测多巴胺受体在正常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和前阿黑皮素(proopiomelanocortin,POMC)神经元的表达和定位,以及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表达的改变,探讨中枢多巴胺及其受体对血糖和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n=5)和实验对照组(n=8)。通过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内多巴胺受体的表达情况,以及这些受体与弓状核内参与能量代谢调节的一级神经元NPY神经元和POMC神经元的共定位关系;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糖尿病状态下这些受体在弓状核内的表达量的改变。结果:正常大鼠弓状核内有D2DR和D5DR的表达,但没有D1DR、D3DR和D4DR的表达。几乎所有的NPY和POMC能神经元都表达D2DR和D5DR受体。在糖尿病状态下,大鼠弓状核内D2DR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D5DR则显著增多(P<0.05)。结论:正常大鼠弓状核神经元内表达D2DR和D5DR,糖尿病状态下其表达量发生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多巴胺可能通过弓状核内NPY和POMC能神经元上的多巴胺受体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郑瑞攀张红岩孟祥志张迎高艳
- 关键词:多巴胺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弓状核能量代谢多巴胺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