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337)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5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成冯善伟李才明卢锡林姚晓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鱼鳞病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鱼鳞病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析本院 30多年来收治的 2 4例鱼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其中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例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患者 ,除有明显的鱼鳞病家族史外 ,其临床表现 (视神经与脊髓受累 )与转归与一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相比无特殊性。结论 鱼鳞病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同时发生 ,而皮肤与神经系统同源于外胚叶 ,提示两种表型的遗传基因可能相距很近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异常 。
- 李才明刘卫彬张成卢锡林黄永青吴婉玲
- 关键词:鱼鳞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甲基泼尼松龙神经营养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mdx鼠体内的分布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鼠(mdx鼠)后体内各主要器官的分布状况。方法:取第5代SD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应用[3H]-TdR标记后以2×107cells/只细胞尾静脉移植到经7Gyγ射线预处理后的7-9周龄mdx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24h、48h、4周、8周和16周测定血液、肺、肝、骨髓、骨骼肌及心肌的放射性分布计数。结果:经7Gyγ射线放疗预处理的mdx鼠,在尾静脉移植骨髓干细胞后,24h肺的放射性分布计数最高,为36.70±3.04;48h肝的放射性分布计数最高,为36.74±3.28;骨髓分布计数随移植时间延长增多,2周时达到高峰,计数为38.43±4.99,以后逐渐下降,但4月时仍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器官,计数为13.45±1.37;骨骼肌、心肌的放射性分布计数随移植时间延长明显增高,16周时分别达到4.79±0.94和9.55±1.53。结论:在MSCs移植后早期,MSCs主要分布于肺、肝等血流丰富的器官,随移植时间延长逐渐归巢到骨髓定居,2周时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向损伤器官如骨骼肌、心肌等定向迁移,并且随时间延长分布增加,从而为MSCs定居于肌组织并且分化为肌细胞提供了证据。
- 卢锡林姚晓黎冯善伟于美娟陈松林张为西张成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MDX鼠
- 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VP22介导的microdystrophin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蛋白转导特性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构建含有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VP22与人microdystrophin基因融合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探讨VP22对microdystrophin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蛋白转导特性。方法设计引物,从质粒pSIN-rep5-VP22中扩增VP22全长基因,然后将VP22基因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再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重组质粒pCMV-VP22,获得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CMV-VP22-MICDYS,去磷酸化后回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293细胞病变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将含VP22-microdystrophin及microdystrophin的病毒上清分别转染成肌细胞C2C12,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crodys-troph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成肌细胞C2C12,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P22显著提高了microdystrophin蛋白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结论含有VP22-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VP22介导microdystrophin在成肌细胞C2C12间的转导,为利用此病毒进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疾病的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熊符张成郑卉肖少波潘永飞许勇峰刘正山李勇
- 关键词:腺病毒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 骨髓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模型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观察骨髓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模型鼠(mdx鼠)后,骨骼肌中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以及病理、生理和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正确评价骨髓移植治疗DMD的疗效。方法:以正常C57鼠作为供者,以致死剂量放疗后的mdx鼠作为受者进行骨髓移植,在移植后4个月和6个月分别用荧光免疫组化法观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情况,用HE染色观察并计算骨骼肌细胞核中心移位纤维比例(CNF),同时进行mdx鼠腓肠肌电生理检查和运动功能检测。结果:骨髓移植后的mdx鼠骨骼肌细胞膜上有部分抗肌萎缩蛋白表达,CNF比例和肌肉湿重下降,mdx鼠的被动运动功能增强。结论:骨髓移植后,骨髓干细胞在mdx鼠体内的骨骼肌和骨髓中定居,并分化成可以表达抗肌萎缩蛋白的骨骼肌细胞,使mdx鼠病理、生理得到部分改善,最终导致了肌肉的运动功能的增强。说明骨髓移植治疗DMD是有一定价值的,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 刘晓蓉张成张为西王展航陈松林
- 关键词:骨髓移植干细胞肌营养不良症
- Microdystrophin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转染mdx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构建含有人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来感染dystrophin基因敲除小鼠mdx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进行基因修饰,为同种异体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移植治疗DMD疾病奠定基础。用NotⅠ酶切含microdystrophin基因的pBSK-MICRO质粒,获得microdystrophin基因。片段回收后定向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MICRO。PmeⅠ线性化重组质粒pShuttle-CMV-MICRO,去磷酸化后回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胞。同源重组后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通过观察293细胞病变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方法鉴定重组的腺病毒。然后将病毒上清转染DMD模型鼠mdx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RT-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microdystrophin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成功构建了含有microdystroph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5·58×1012vp/mL。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microdystrophin蛋白在mdx小鼠MSCs中高效表达。该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成功转染到mdxMSCs内表达为下一步用microdystrophin基因修饰的mdxMSCs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治疗DMD疾病奠定了基础。
- 熊符张成肖少波李美山王淑辉于美娟尚延昌
-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DMD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的关系。方法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了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详细记录卒中危险因素。2选择40只SD大鼠制备低氧-窒息模型和单纯窒息模型,同时选择29只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Ang)水平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DD、ID、Ⅱ型的频率分别为22.5%、43.4%和34.1%,对照组为17.4%、45.5%和37.1%,ACE基因DD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IS相关。SHR-SP血浆Ang水平〔(164.49±34.58)ng/L〕较正常SD大鼠〔(150.92±24.92)ng/L〕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窒息组和低氧-窒息组血浆Ang水平分别为(382.84±62.75)ng/L和(295.90±55.07)ng/L,均显著高于正常SD大鼠水平(P均〈0.01)。吸烟、酗酒群体内病例组以及伴糖尿病群体的DD型和D等位基因的相对风险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而Ⅱ型和Ⅰ等位基因的相对风险率均低于相应对照组。结论DD基因型是IS的易患因子;Ang参与了低氧应激过程;ACE基因与吸烟、酗酒、糖尿病在IS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 李才明张成卢锡林冯慧宇苏全喜曾缨张鸿炼邱淑莲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遗传易感性
- ACE-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转换酶 ( ACE- 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 ( 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技术检测 143例 IS及 15 4例对照组患者 ACE- 1基因多态性。结果 IS组 ACE- 1基因 DD基因型和 D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重型组 ID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D等位基因与临床IS相关。结论 ACE- 1基因 ID基因型可能是 IS危险因子 ,ID基因型与重型 IS有关。
- 李才明张成邱淑莲卢锡林曾缨吴海新陈伟奇罗伟良刘集鸿
- 关键词:脑卒中遗传易感性
- 骨髓移植治疗DMD模型鼠后骨髓重建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 2004年
- 目的:观察在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模 型鼠mdx鼠后,骨髓重建过程及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对致死剂量放疗的20只mdx鼠进行BMT,于放 疗后2、4、7、14、21、30d断尾取血,观察血液性状,用红细胞计数板计数红、白细胞数量,瑞 姬染色观察血涂片 中血细胞变化情况,于移植后2个月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受体骨骼肌dystrophin的表达情况。结果:白细 胞对放疗的反应最敏感、下降最快,红、白细胞在放疗1周内下降到最低点、血容量减少。1周后白细胞和血容 量逐渐增多,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在移植后2个月部分mdx鼠肌膜上有dystrophin的表达。结论:对外周血 象的观察,可间接、敏感地反映放疗效果及骨髓造血情况,从而推断BMT成功与否。BMT可使骨髓重建后病损 骨骼肌上表达目的蛋白,利于骨骼肌修复。
- 刘晓蓉张成谢有梅王展航张为西苏全喜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MDX鼠
- 蛋白转导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蛋白转导是近几年生命科学领域发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具有蛋白转导功能的蛋白通过几个短的碱性小肽组成的蛋白转导域(proteintransductiondomain,PTD)的介导,能将与其共价连接的DNA、多肽或蛋白质以及其他大分子物质通过非经典途径穿过细胞膜甚至血脑屏障,并在细胞间自由传递。PTD这种能携带融合蛋白自由进入细胞的独特功能为人类一些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运载工具,在基因治疗中有着美妙的应用前景。
- 熊符张成于美娟
- 关键词:蛋白转导蛋白转导域基因治疗
- 成肌细胞培养的重复肌块法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改进体外成肌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取 2 0只小鼠分 4组 ,取股骨肌用肌块法进行成肌细胞原代培养 ,并重复利用肌块 6次。对培养的成肌细胞进行生长状态观察及免疫的组化鉴定。【结果】重复 6次使用肌块培养的成肌细胞生长、分化良好 ;一次差速贴壁纯化后 ,经免疫组化方法鉴定 ,96 %以上的细胞呈肌细胞特异抗体阳性反应。【结论】重复肌块法培养成肌细胞 ,省略了重复组织获取、消化等烦琐步骤 ,培养效率明显提高 。
- 陈松林张为西刘晓蓉张成
- 关键词:成肌细胞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