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012)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朱磊陈爱民张帆杨鹏何翔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骨盆
  • 1篇腰骶
  • 1篇腰骶丛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损伤
  • 1篇手术模拟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撕脱
  • 1篇撕脱伤
  • 1篇骶丛
  • 1篇骶丛神经损伤
  • 1篇骶骨
  • 1篇骶骨骨折
  • 1篇外科
  • 1篇微创
  • 1篇健侧
  • 1篇矫形
  • 1篇矫形外科
  • 1篇矫形外科固定...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陈爱民
  • 3篇朱磊
  • 2篇何翔
  • 2篇杨鹏
  • 2篇张帆
  • 1篇杨迪
  • 1篇叶添文
  • 1篇付强
  • 1篇马骏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健侧L3和S1神经根为动力源联合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腰骶丛神经根组成复杂、分支多且走行位置深,因此,腰骶丛损伤的准确诊断非常困难,治疗方法较少,且治疗效果也欠佳,多倾向于采取非手术治疗。近年来,少数国外学者尝试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腰骶丛撕脱伤,但术后患者仅髋或膝获得部分稳定。由于缺乏有效的、可供移位的动力神经源,有关神经移位治疗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研究报道非常少见。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
付强马骏朱磊陈爱民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健侧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损伤的初步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例复杂骨盆伴骶丛神经损伤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28~57岁,平均42.3岁。新鲜骨折7例,陈旧性骨折4例;骶骨骨折按Denis分型:Ⅱ型3例,Ⅲ型8例。11例患者存在鞍区或下肢骶丛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弱或丧失,10例存在下肢放射痛及肌力下降,5例患者存在膀胱括约肌、肛门括约肌或性功能障碍。创伤严重度评分平均为21.5分。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盆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并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利用直径3mm电线模拟骶丛神经走行,预估神经在骨折移位后走行,判断神经受压部位及程度,并进行模拟手术。然后对患者行后路腰椎骨盆固定+骶丛神经探查+神经减压术治疗。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1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845mL。所有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8.2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获稳定固定和愈合。运动功能恢复较术前平均提高2.5个等级,感觉功能较术前平均提高2.6个等级。10例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者疼痛消失。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与神经减压的准确性,利于骶丛神经恢复。
杨鹏叶添文张帆杨迪朱磊何翔陈爱民
关键词:骨盆骶骨腰骶丛
一种新型微创骨盆后环固定系统的设计与手术模拟及其安全性评估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自行设计一种微创骨盆后环固定系统,并在尸体骨盆标本上进行手术模拟及安全性评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选取30例正常成年人骨盆CT平扫影像数据,应用Mimicsl4.11软件测量骶管后缘至双侧髂嵴水平连线的距离、髂后翼厚度、两侧髂后翼之间的距离等,以此确定微创骨盆后环固定系统的髂问主钉置人点(C点)位置及主钉相关设计参数。②选取4具骨盆标本,使用木棒模拟主钉置入。在木棒两端各打人2枚斯氏针模拟髂内交锁钉的置人,确定针的确切角度。设计并制作经髂间的交锁固定系统实物。③选取5具成年人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操作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30例正常成年人骨盆后环测量数据显示:在髂后上棘水平上移17mm处骶管后缘至双侧髂嵴后缘水平连线的距离最大,为24.56mm,在c点处髂后翼骨质厚度平均为20mm,髂后翼两侧C点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14~138mm。故确定微创骨盆后环固定系统的主钉置入点的位置为髂后上棘向头侧移行17mm、再向骶骨侧移行约10mm,主钉直径为11mm,交锁钉直径为5mm,钉孔直径为5.2mm,主钉的长度范匍为120~144mm。于术模拟操作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均显示:该经髂问的交锁固定系统未出现主钉伤及骶管、骶丛神经或交锁钉穿出骨皮质等现象。结论新型微创骨盆后环固定系统可为骨盆后环提供牢固固定,且可以实现安全、微创的操作,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可靠的骨盆后环固定方式。
杨鹏张帆朱磊何翔陈爱民
关键词:骨盆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