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5KJD180165)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倪衡建何志贤郁晓燕张志军董玉林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额叶锐器损伤幼鼠神经细胞凋亡及Bax与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额叶锐器损伤后幼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检测,观察伤后幼鼠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其创伤区及周边的Bax及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损伤1h后幼鼠创伤区及周边皮质即发现凋亡细胞,随伤程的推移,TUNEL阳性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24h达到高峰,之后凋亡细胞数量逐渐下降,120h偶见少许凋亡细胞。创伤后1h幼鼠Bax阳性细胞的表达开始增高,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脑损伤后120h仅有少量表达。在伤后1h幼鼠Bcl-2的上调明显,Bcl-2阳性凋亡细胞数目达到高峰,随后Bcl-2的表达下调逐渐下降。脑损伤后120h仍见少部分表达。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幼鼠额叶皮质中偶见Bax和Bcl-2阳性细胞表达;伤后Bax/Bcl-2比值上调,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幼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损伤后时程有关,Bax/Bcl-2比值是决定幼鼠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 陈杰咸华倪衡建
- 关键词:额叶损伤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BAXBCL-2
- 大鼠额叶损伤后细胞凋亡及iNOS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额叶锐器损伤模型,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凋亡细胞在损伤后3h即可发现,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伤后3h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开始上升,24h达到高峰,以后也逐渐下降。结论大鼠额叶锐器伤后存在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iNOS表达增加可能是影响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 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 关键词:额叶损伤凋亡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 大鼠额叶创伤后早期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大鼠额叶创伤后不同时间点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成年健康SD大鼠(76只)脑额叶锐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3组。于伤后0、1、3、6、12、24h等6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尼氏染色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法来观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nNOS阳性细胞和nN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显示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数目减少,胞浆染色加深,尼氏小体减少,神经元突起不明显甚至消失。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显示,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额叶皮质中偶见nNOS阳性细胞,nNOS蛋白表达量较低;伤后1h创伤区及周边nNOS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多,nNOS蛋白表达开始升高,6h达高峰,12h开始下降。结论大鼠额叶创伤后早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有nNOS的时程表达变化。
- 李刚强何志贤董玉林张志军郁晓燕倪衡建
- 关键词: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