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无)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郭林王继王俊拴任晓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市场经济
  • 2篇命运
  • 2篇就业
  • 2篇就业压力
  • 2篇计划经济
  • 1篇单一制
  • 1篇延安时期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自决
  • 1篇自决权
  • 1篇联邦制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关系
  • 1篇民族理论
  • 1篇民族自决
  • 1篇民族自决权
  • 1篇共产党
  • 1篇国共

机构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陕西省社会科...

作者

  • 2篇任晓伟
  • 1篇王俊拴
  • 1篇王继
  • 1篇郭林

传媒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镇就业压力与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20世纪50年代,在严重的城镇就业压力下,新中国逐渐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但维系计划经济的两大"经济性"因素,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国营经济却对城镇劳动就业的扩大形成了内在的抑制,同时也由于计划经济在中国演进中的畸变,中国...
任晓伟
关键词:就业压力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文献传递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创新被引量:7
2009年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继而在民族理论方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和回族等问题有了新的思想认识、理论突破和创新发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逐渐形成了由多民族结合而成论,平等团结统一建国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回回民族问题论等内容构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理论体系。这无论在当时为改善国内民族关系,促进团结抗日,正确处理中国民族问题,还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正确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都无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找到了正确的现实途径。
王继郭林
关键词:延安时期民族理论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
当代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及其未来走向被引量:6
2009年
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各行政区是完整国家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纵向权力配置的部分变化,并没有改变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将其作为所谓"世界范围内的联邦主义革命浪潮"的一部分是误解;坚持单一制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唯一选择,因为只有坚持这种国家结构形式,才能实现有效的政治整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维护国家的统一。
王俊拴
关键词:单一制联邦制
城镇就业压力与计划经济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被引量:2
2010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严重的城镇失业,是推动新中国逐渐走上计划经济道路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国营经济这两大维系计划经济的"经济性"因素,却抑制了城镇就业的扩大,加上计划经济发展的畸变,城镇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在1979年后引发严重就业危机。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和多样化的体制外就业方式也由此开始出现,推动中国沿着市场化的改革道路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没有完结。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构建有效干预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的计划体制,仍是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任晓伟
关键词:就业压力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