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071)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郑伟齐永安李晓斌杨振威白万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地矿局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化石
  • 1篇底板
  • 1篇底板突水
  • 1篇地震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法
  • 1篇叠层石
  • 1篇盐岩
  • 1篇遗迹化石
  • 1篇有机污染
  • 1篇张夏组
  • 1篇正演
  • 1篇正演计算
  • 1篇直流
  • 1篇直流法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纪
  • 1篇三维电磁场
  • 1篇生态学

机构

  • 6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 1篇河南省生物遗...

作者

  • 4篇郑伟
  • 3篇齐永安
  • 2篇杨振威
  • 2篇王敏
  • 2篇白万备
  • 2篇李晓斌
  • 1篇赵秋芳
  • 1篇文广超
  • 1篇孙凤余
  • 1篇徐招峰
  • 1篇常玉光
  • 1篇邢智峰
  • 1篇孙长彦
  • 1篇李蒙
  • 1篇姚倩

传媒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分析总结了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在系统收集与分析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张村煤矿二1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对水压、地质构造、隔水层厚度、采动矿压等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引入多源信息复合方法,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并根据张村煤矿二1煤层底板的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数据,对其底板寒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获取了有效的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郑伟文广超
关键词:GIS煤层底板突水
煤矿陷落柱探测的井下综合物探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并行网络直流电法因可在工作面任意布设电极,可快速实现三维电阻率探测,地震反射共偏移法原理为反射波勘探原理,采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开展井下数据采集;为了探查华北某煤矿西六采区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其赋水性,确保回风上山掘进安全,基于这两种物探方法在皮带巷和轨道巷布设了两条测线,经过井下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与分析,得到了电阻率反演剖面和地震反射剖面,结合地质资料,对陷落柱的电性特征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陷落柱岩层连续性差,岩体较破碎;陷落柱底界发育深度超过底板60 m;陷落柱探查范围内及周围赋水性较弱。
杨振威李晓斌赵秋芳徐招峰李蒙田慧
关键词:陷落柱
豫西P–Tr之交的微生物成因构造与后生动物扰动构造的耦合变化及生态学意义
2022年
豫西登封、济源、宜阳、荥阳和巩义等地发育一套连续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陆相地层孙家沟组、刘家沟组和和尚沟组,保存着有环境和生物信息的微生物成因构造以及后生动物扰动构造,对二者的深入研究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陆相微生物与环境以及早三叠世的生物复苏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区5个剖面保存了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和后生动物扰动构造,其中微生物成因构造有3大类、25小类,后生动物扰动构造有6属13种。这些构造在地层自下而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微生物成因构造自孙家沟组中上部出现到刘家沟组顶部消失;后生动物扰动构造自刘家沟组上部出现,到和尚沟组上部逐渐增多,至中三叠世油房庄组基本达到灾变事件前的生物水平;二者仅在刘家沟组共生。本研究表明研究区微生物成因构造和后生动物扰动构造在整体上具有负相关性与耦合变化关系。
郑伟吴盼盼许欣邢智峰邢智峰刘云龙齐永安
频谱激电法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2
2015年
从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概况﹑仪器系统、数学模型、反演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目前常用的仪器系统:SIP-FUCHSII和V8,数据模型主要有:Cole-Cole、常相位角模型CPA、普通化的Cole-Cole模型和理论模型SNP。反演方法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反演算法也由一维、二维发展到三维。列举了频谱激电法近年来在矿产资源、水资源调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概况,展望了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方向:(1)同时考虑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计算技术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频谱激电法对有机污染的探查成为未来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杨振威郑伟李晓斌王华峰
关键词:频谱激电法V8数据模型有机污染
豫西寒武纪叠层石微生物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9
2014年
叠层石的生物成因是地质学家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以豫西寒武纪叠层石为研究对象,以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为手段,发现了豫西寒武纪碳酸盐岩叠层石中赋存大量微生物化石,形态特征明显,为典型蓝细菌属的丝状葛万菌(Girvanella)和球状肾形菌(Renalcis),且具有明显的组合特征,分别表现为片状或席状组合、球状组合、蜂窝状组合和格网状组合等。研究发现叠层石微生物化石及其组合的分布状态与宏观形态和明暗纹层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建立了豫西寒武纪叠层石微生物化石及其4类10种组合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同时表明,叠层石的生长环境特别是水动力条件是叠层石微生物化石组合保存及其分布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常玉光白万备齐永安孙凤余王敏
关键词:寒武纪
洛阳龙门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类型及遗迹化石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洛阳龙门地区出露连续的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碳酸盐岩,层内发育大量的风暴沉积构造,是研究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良好剖面。研究区发育了6种典型的风暴相关沉积构造,根据风暴岩的沉积序列,识别出5种风暴沉积岩;研究了该区风暴沉积中遗迹化石,依据遗迹化石的分布特征以及镜下特征,划分出了3个风暴沉积序列层段,识别出6个遗迹属,建立了研究区遗迹化石的风暴沉积分布模式图,得出了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规律。
郑伟孙长彦白万备齐永安姚倩王敏李妲
关键词: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遗迹化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