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ZZA001)

作品数:20 被引量:177H指数:7
相关作者:乔耀章巩建青芮国强宋典周义程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常州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社会治理
  • 6篇政府
  • 5篇政治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3篇公民
  • 2篇政府信任
  • 2篇政府治理
  • 2篇政治发展
  • 2篇政治发展道路
  • 2篇政治学
  • 2篇政治学视野
  • 2篇中共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人民

机构

  • 21篇苏州大学
  • 4篇常州大学
  • 2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作者

  • 15篇乔耀章
  • 5篇巩建青
  • 4篇芮国强
  • 2篇宋典
  • 2篇周义程
  • 1篇侯保龙
  • 1篇龚浩宇
  • 1篇崔浩
  • 1篇马曼

传媒

  • 2篇学术界
  • 2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阅江学刊
  • 2篇常州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探讨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江海学刊
  • 1篇领导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探索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党政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秘钥——“中”“道”思维的理论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自信"居于首要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方向性规定下,以"中""道""中道"为核心理念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用中国特色的"中"的思维方式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社会主义"的"道"的思维方式尝试性地提出:中道思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理论秘钥。读懂中国之"中""道",确立中道思维,行之有"道",方能"路"达天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乔耀章巩建青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为人民谋权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被引量:3
2018年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中的人是抽象的和超阶级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及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则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人。追求幸福、追求利益、追求权利是人性使然,但只有通过谋取权利才能谋取幸福和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初心,以人民为中心、为主体、为本位,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是人民自己的事。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国家和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用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谋权利从而谋幸福、谋利益,是党的历史责任,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实践,只有在共产党及其治下的公务员与人民之间的双向学习、双向教育和双向治理中才能做好。
乔耀章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
历史时空视域下的“人民”概念理论探微被引量:14
2017年
作为我国政治话语体系中重要关键词的"人民"概念,既是继承我国古代、近现代"人民"概念的智慧,借鉴与融合西方"人民"概念主要思想,发展和创新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人民理论的理论成果,也是其政治制度设计者——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发展实践过程中,不断设计形成的特有政治话语。"人民"概念主要从"集体性概念"向"集体性概念与个体性概念并存"的发展转变是时代趋势。"人民"概念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从形式上的"主权者的人民"向实质上的"人民权利主体"过渡,使"人民"概念进一步落地生根。
巩建青乔耀章
关键词:人民阶级
公民参与、公民表达与政府信任关系研究——基于“批判性公民”的视角被引量:21
2015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性公民",他们对于政府和其他权威的服从性越来越低,对政府持一种批评和怀疑的眼光,且会通过媒介宣传影响其他公民的观点和行为,进而降低公民的政府信任水平。基于对公民参与、政府信任等的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民表达是公民参与和政府信任的部分中介变量,这揭示了公民参与对政府信任的中间作用机制。因此,政府应当积极促进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积极与公民互动沟通,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让公民有机会表达和监督政府,从而弱化"批判性公民"的负面影响,提升社会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
芮国强宋典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民表达政府信任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协同治理被引量:11
2016年
城乡一体化既有别于"城镇化",又有别于"新型城镇化",更区别于城市化。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社会协同治理,实现城乡社会平等性基础上的差异性治理,客观上要求在治理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进程中,尽可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治理。无论是城市社会还是乡村社会,都要在城乡社会一体化历史进程中,接受政党、国家和政府治理,亦即在"受治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从"分治"走向"协同"治理,直至未来城乡社会的"相互"治理。在城乡社会"互治"基础上的"受治理",从"分治"走向"协同"治理,并自觉顺应城乡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
乔耀章巩建青
关键词:社会治理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协同治理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研究——以“两新”组织和谐劳资关系为中介变量被引量:3
2015年
"两新"组织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两新"组织劳资纠纷频发,劳资关系呈现紧张、冲突与对立的态势,员工流动率高,给其经营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此,在江苏省2162家"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谐劳资关系和员工离职倾向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和谐劳资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对"两新"组织的积极促进作用机制。它表明"两新"组织应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管理机制,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降低员工离职率,提高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芮国强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劳资关系员工离职倾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
论社会治理原理与原则被引量:20
2013年
社会治理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在后工业化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我国多质态的社会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治理还将历时态与共时态地长期并存,同时呈现以政党治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三位一体的"独家管理"为主、社会自理或自治、合作或共同管理、相互管理或相互治理的多种模式。社会管理或治理主客体的二重性,往往使得原生性主体缺位,派生性或衍生性主体越位,形成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主客体之间的不对称、不对等的互动互补趋势。这种趋势必然要求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治理。
乔耀章
关键词:社会治理
从“治理社会”到社会治理的历史新穿越——中国特色社会治理要论:融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于社会治理之中被引量:37
2014年
社会治理是相对于国家治理和政府治理而言的,各有其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主客体及其侧重点。社会需要治理,社会决定治理,社会决定于治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对社会的统治、管理甚至为治理而治理本身,而在于谋求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中国特色社会治理要在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社会与主义,社会主义与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在全球化的情境中,力求做到融国家治理和政府治理于社会治理之中,逐步实现从国家、政府"治理社会",到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治理",再到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相互治理"的历史新穿越、新境界。
乔耀章
关键词:社会治理
我们的时代与旗帜——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被引量:2
2018年
如果我们的时代是什么和我们的旗帜是什么,不能达成真正的基本共识,加之"多时代"的表述和"多面旗帜"的政治氛围的影响,人们就会经常陷入迷思、丧失斗志甚至误入歧途。时代是现实的人铸就的,并规约着人的行为。旗帜是价值的凝结与象征,引领现实的人之社会生活。我们的时代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奠定的,我们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有什么样的人决定有什么样的时代和旗帜,旗帜反哺时代、化育人。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时代和高擎的旗帜,仍然是我们的时代观与旗帜观的主旋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理论基础之源。
乔耀章龚浩宇
关键词:时代观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论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特色被引量:5
2014年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状态决定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国情、历史使命、基本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特色、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为总依据特色、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历史使命特色、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为基本模式特色。这些基本特色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品质,是中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总框架、总基调和总要求。
侯保龙乔耀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