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A001031)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蔡绍曦徐劲松赵海金邹飞佟万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哮喘
  • 4篇抑制消减杂交
  • 4篇杂交
  • 4篇支气管
  • 4篇嗜酸
  • 4篇消减杂交
  • 4篇基因
  • 4篇表达基因
  • 4篇差异表达基因
  • 3篇嗜酸细胞
  • 3篇气管
  • 3篇哮喘病
  • 3篇哮喘病人
  • 3篇病人
  • 3篇喘病
  • 2篇抑制消减杂交...
  • 2篇杂交技术
  • 2篇支气管哮喘
  • 1篇凋亡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7篇蔡绍曦
  • 5篇徐劲松
  • 4篇佟万成
  • 4篇邹飞
  • 4篇赵海金
  • 2篇万为人
  • 1篇胡国栋
  • 1篇韦怀新
  • 1篇高枫
  • 1篇陈英华
  • 1篇徐蕾
  • 1篇孟莹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哮喘病人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构建哮喘病人治疗前后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方法采用新近建立的抑制消减杂交方法,哮喘治疗前后的嗜酸细胞为试验和对比材料,分离哮喘病人嗜酸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与T载体进行T/A连接构建文库,将连接产物用氯化钙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随机挑取100个白色克隆用菌落.PCR进行鉴定。结果扩增消减cDNA文库获得3 000余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取100个白色克隆用 PCR进行扩增,90%的克隆中均有200-600 bp的插入片段,这些片段可能是哮喘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结论用SSH法及T/A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哮喘病人治疗前后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该消减 cDNA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克隆哮喘病人嗜酸细胞差异表达的新基因奠定了基础。
徐劲松蔡绍曦邹飞佟万成万为人赵海金
关键词:哮喘嗜酸细胞抑制消减杂交基因文库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克隆支气管哮喘病人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1名哮喘发作病人嗜酸细胞总RNA为实验子,治疗后作为对照的嗜酸细胞的RNA为驱动子。检测子、驱动子的总RNA由SMART cDNA合成方法合成双链cDNA,进而由抑制消减杂交方法获得消减杂交产物。消减杂交产物克隆到T载体建立消减文库,对部分克隆进行杂交筛选及序列比对。结果消减杂交文库挑取400个克隆进行PCR扩增,阳性率约为80%。部分阳性克隆经2轮杂交筛选及序列对比后获得6个差异片段,涉及与编码炎症介质、细胞信号传导、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结论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有效地克隆了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嗜酸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为阐明嗜酸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临床防治支气管哮喘、寻找新的药物和方法提供了依据。
徐劲松蔡绍曦邹飞佟万成赵海金
关键词:嗜酸细胞抑制消减杂交差异表达基因支气管哮喘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研究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嗜酸粒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作有关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 (EOS)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提取哮喘发作期患者外周血EOS总RNA为实验子(tester),治疗缓解期外周血EOS的总RNA为驱动子(driver);应用简单模块架构搜索工具(SMART)cDNA合成方法合成双链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筛选与哮喘发作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共获得编码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样蛋白(transformationgrowthfactorβactivatedkinaselike,TAK1L)、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ate,cGMP)门控通道同源蛋白等 12个差异表达基因。结论 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涉及EOS促炎症反应、细胞内信号传导、能量代谢及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机制。
徐劲松蔡绍曦邹飞佟万成赵海金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嗜酸粒细胞支气管哮喘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搜索工具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哮喘病人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构建哮喘病人治疗前后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方法 :采用新近建立的抑制消减杂交方法 ,哮喘治疗前后的嗜酸细胞为试验和对比材料 ,分离哮喘病人嗜酸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 ,将其与T载体进行T/A连接构建文库 ,将连接产物用氯化钙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 ,随机挑取 10 0个白色克隆用菌落PCR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消减cDNA文库获得 3 0 0余个白色阳性克隆 ,随机挑取10 0个白色克隆用PCR进行扩增 ,90 %的克隆中均有 2 0 0~ 60 0bp的插入片段 ,这些片段可能是哮喘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结论 :用SSH法及T/A克隆技术成功构建了哮喘病人治疗前后嗜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 ,该消减cDNA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
徐劲松蔡绍曦邹飞佟万成万为人赵海金
关键词: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哮喘嗜酸细胞SSH
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时机及支气管灌洗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气管插管的恰当时机。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2月收住院的 2 1例COPD、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从入院到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时间超过 84h共 5例 ,为晚气管插管组 ;时间不足 84h共 16例 ,为早气管插管组。 2 1例患者予积极的抗感染、激素、支气管扩张剂 ,经鼻 (面 )罩机械通气 1~ 5d(2 4~ 12 0h) ,效果欠佳 ;给予纤支镜检查并引导经鼻气管插管 ,从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内吸出大量的黄脓痰 ,立即给予机械辅助通气后 ,行纤支镜支气管灌洗 ,双肺哮鸣音迅速明显减轻 ,表现为少许散在的哮鸣音 ,同时氨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较插管前明显减少 ,并停用激素。结果 :早气管插管组 16例中 15例成功撤机 ,拔除气管插管 ,呼衰治愈出院 ,从入院到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的平均插管时间 (2 9 8± 5 2 )h ,1例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晚气管插管组 5例 ,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例 ,死亡 3例 ,平均插管时间 (10 2 3± 8 2 )h。结论 :对于COPD合并危重哮喘发作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为 (1)虽然X线胸片无明显的肺炎渗出性病变 ,无明显嗜睡症状 ,无明显二氧化碳潴留 ,但经一般抗感染解痉等综合治疗无效者 ;
蔡绍曦韦怀新孟莹徐蕾
关键词:气管插管支气管灌洗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细胞凋亡在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B、C3组,气管切开、插管后,分别给予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4h(A组:VT=10ml/kg;B组:VT=20ml/kg;C组:VT=40ml/kg),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用湿干重比值来比较肺水肿的程度,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法检测损伤的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发生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caspase-3酶的表达及组织分布。结果依次给予A、B、C3组以小、中、大3种不同的潮气量机械通气后,3组动物大体和病理改变依次加重,肺湿干重比值依次增高,支气管和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在细胞凋亡执行阶段起中心作用的caspase-3酶在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核中的表达也明显增强,尤其以在支气管上皮caspase-3酶的表达增强更为显著。结论给予3组动物3种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后,动物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数量及凋亡效应酶caspase-3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推测细胞凋亡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胡国栋蔡绍曦陈英华高枫
关键词: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急性肺损伤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在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2002年
徐劲松蔡绍曦
关键词:一氧化氮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信号转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