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CRSM08X02)

作品数:18 被引量:420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东升张炜王旭锋陈建本范钢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新疆大学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篇煤层
  • 6篇工作面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浅埋煤层
  • 4篇巷道
  • 4篇值模拟
  • 3篇矿压
  • 3篇矿压观测
  • 3篇矿压显现
  • 3篇采高
  • 3篇大采
  • 3篇大采高
  • 2篇地表沉陷
  • 2篇岩巷
  • 2篇支护
  • 2篇水层
  • 2篇条带开采
  • 2篇近距离煤层
  • 2篇回采
  • 2篇回采巷道

机构

  • 18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新疆大学
  • 3篇华润集团有限...
  • 2篇鸡西矿业集团...
  • 2篇冀中能源邯郸...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山西焦煤集团...
  • 1篇淮南矿业集团
  • 1篇焦煤集团
  • 1篇阳泉煤业(集...
  • 1篇能源集团

作者

  • 15篇张东升
  • 9篇张炜
  • 8篇王旭锋
  • 3篇刘士春
  • 3篇陈建本
  • 3篇范钢伟
  • 3篇许猛堂
  • 2篇李翔
  • 2篇马立强
  • 2篇张随喜
  • 2篇崔廷锋
  • 2篇邵鹏
  • 1篇陈永会
  • 1篇孙春东
  • 1篇李先海
  • 1篇张国红
  • 1篇王冠
  • 1篇董涛
  • 1篇迟晓岩
  • 1篇董正筑

传媒

  • 4篇煤炭工程
  • 4篇煤矿安全
  • 4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中国煤炭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科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松散含水层下复合隔水层稳定性分析及渗流规律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任楼矿6415工作面富松散含水层下安全采煤这一问题,基于材料力学以及采动渗流理论,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复合隔水层的结构稳定性、渗流稳定性以及采动覆岩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45 m左右时,复合隔水层发生破断,顶板渗流失稳系数为0.948,接近于1,存在顶板突水的可能。采空区后方和工作面前方煤壁处的渗流速度急速增加,导水裂隙主要分布在采空区后方和工作面前方煤岩层中部拉伸断裂处,并且闭合状态随覆岩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赵永树张东升
关键词:松散含水层导水裂隙
近距煤层开采矿压显现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解决近距煤层开采采场矿压控制问题,对祁东煤矿6130、7130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出了两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和UDEC软件对采场覆岩的顶板破断、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
王冠张东升陈永会孟奇张炜陈建本
关键词:工作面矿压观测矿压显现数值模拟
大倾角厚煤层注水防尘技术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在论述煤层注水防尘实质的基础上,根据高庄煤矿3上509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对煤层注水防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3上509工作面煤层注水参数进行了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在煤层注水后,煤体含水率由注水前的4.8%提高到注水后的9.8%,含水量增加了5.0%;在逆风流割煤时,总粉尘浓度51mg/m3,降尘率达到75%;顺风流割煤时,总粉尘浓度43mg/m3,降尘率达到82%,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产尘量,减小了工作面风流中煤尘浓度,极大地改善了工作面的作业环境,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取得了较好的防尘效果。
张炜张东升王旭锋李翔陈建本
关键词:大倾角厚煤层注水防尘参数设计
大尺寸高水材料巷旁充填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6
2012年
针对高水材料巷旁充填体具有蠕变特性的特点,采用自行研制的大尺寸(1500 mm×600mm×900 mm)蠕变实验系统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蠕变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高水材料充填体蠕变过程中瞬时、稳定及加速3个阶段位移和应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指出充填体蠕变极限载荷随高水速凝材料水灰比降低而提高;结合充填体在加速蠕变阶段变形速度过大的特点,为确保井下充填体长期稳定,需保证充填体保持在稳定蠕变阶段,认为充填体载荷不超过其强度的70%~80%时较为合理。
孙春东张东升王旭锋周睿
关键词:单轴压缩蠕变巷旁充填体
一种新型煤矿井下高温作业特种防护服的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织物纤维的毛细管虹吸效应及煤矿对于防静电的特殊要求,针对煤矿高地热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地热矿井个体特种防护服,阐述了该防护服的降温及防静电原理及生产工艺特点。结果表明:该防护服比普通工作服吸湿排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节省作业工人体能消耗,杜绝了由于工作服静电产生的瓦斯爆炸等井下火灾事故,可以在高地热矿井推广使用。
张德飞曹有勋赵娜官凯
关键词:矿井热害吸湿排汗纤维导电纤维
曹村矿近距离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文章结合曹村矿近距离煤层群具体地质条件,实测下位煤巷分别为内错、重叠、外错三种布置方式的巷道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巷道内错布置时围岩变形量比重叠和外错布置时小,且随内错距离增大围岩变形量减小,内错5m布置时,顶底板移近量174.5mm,两帮移近量142.6mm,当内错距离增大到10m时,顶底板移近量142mm,两帮移近量132mm。当巷道内错3~6m布置时,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顶底板移近量181~167mm,两帮移近量148~140mm,综合考虑回采率等因素,认为下位煤层巷道内错3~6m较为合理。
张随喜张东升王旭锋张国红
关键词:近距离煤层巷道布置煤层群
深部高应力岩巷快速钻爆施工技术被引量:24
2011年
在新汶矿区地应力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深部高应力岩巷快速钻爆施工的难点。基于现代爆破理论、断裂力学、岩体力学,通过实施技术创新,采用CMJ17A全液压凿岩钻车代替传统风钻,提出新型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双空孔楔形-筒形复式掏槽技术,形成了一套深部高应力坚硬围岩巷道快速钻爆新技术。工程实践应用表明,该套快速钻爆新技术,可大大减少钻孔数量以及支护和爆破材料消耗,提高炮眼利用率,改善巷道成形效果和围岩稳定性,提高循环进尺和掘进效率,实现平均月进尺122 m,最高月进尺155 m,达到了深部高应力岩巷"长进尺、高效率、弱扰动、少欠挖、小超挖"的快速钻爆施工目的。
张炜张东升邵鹏王旭锋
关键词:岩巷
条带开采覆岩运动对地表沉陷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村庄下采煤是涉及到控制地表沉陷的技术难题,受条带开采采动造成的上覆岩层活动对地表移动有着极大地影响。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对开采引起的覆岩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以及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表变形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宽60 m留宽70 m"三带"高度比采宽50m留宽70 m增加了58%,地表移动和变形各项参数的最大值增加了30%以上,为合理确定条带开采参数提供有利的依据。
张随喜许猛堂刘士春张炜
关键词:地表沉陷物理模拟覆岩运动数值模拟
一种氡气地表探测覆岩采动裂隙综合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5
2011年
在概述现有关于覆岩采动裂隙发育特征方面研究现状和总结氡气现有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上,首次尝试将氡气的地球物理化学特性应用于采矿工程领域,将放射性测量方法引入到地下煤炭开采覆岩采动裂隙发育过程及其含水性方面的探测,并独立自行研制氡气地表探测覆岩采动裂隙综合试验系统。该综合试验系统具有拆装简便,物理模拟模型铺设方便,在同一物理模拟试验台架上可快速实现二维或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等优点。将该综合试验系统应用于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11203工作面开采二维相似物理模拟试验中,模拟得出覆岩采动裂隙动态演化特征及其与氡气浓度变化二者之间的对应规律。同时,该试验也进一步地验证采用氡气地表探测覆岩采动裂隙的可行性。
张炜张东升马立强王旭锋范钢伟许猛堂
关键词:采矿工程放射性采动裂隙
条带开采合理采留比研究
2011年
基于曹村煤矿赤峪新区实际地质条件,应用概率积分法和FLAC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同采深、相同采出率与不同采出率两种情况下的不同采宽与地表沉陷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移动变形值随采宽的增加而增大,采宽小于60m时的地表下沉曲线较为平缓,采宽150m的地表出现明显的波浪形下沉盆地。
许猛堂张东升王旭锋刘士春
关键词:条带开采概率积分法数值模拟地表沉陷采留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