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517)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刘静王梓李善妮崔蕴博方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多态性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基因
  • 1篇单倍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多态
  • 1篇易感基因
  • 1篇易感基因突变
  • 1篇易位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提取物
  • 1篇天花粉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作者

  • 6篇刘静
  • 2篇任自敬
  • 2篇朱敏
  • 1篇张小琼
  • 1篇李善妮
  • 1篇言惠文
  • 1篇贾天红
  • 1篇曹烨
  • 1篇孙志卫
  • 1篇王梓
  • 1篇许昭发
  • 1篇彭敏源
  • 1篇欧阳红涛
  • 1篇刘艳平
  • 1篇梁拓
  • 1篇王丽
  • 1篇方琳
  • 1篇崔蕴博
  • 1篇吴婷
  • 1篇陈佳

传媒

  • 3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与白血病
2011年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是生物体内蛋白质选择性降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参与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如DNA修复、细胞周期运转、信号传递、抗原提呈等)。近来,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白血病中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本文综述了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的组成和作用过程及其与正常造血过程的关系、对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在白血病治疗的应用,为白血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王淑玲刘静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通路E3泛素连接酶白血病
天花粉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天花粉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增殖及培养细胞上清中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HepG2.2.15细胞的存活率,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epG2.2.15细胞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表达量。结果:天花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处理HepG2.2.15细胞后HBsAg和HBeAg的表达均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抑制,但天花粉水提物的治疗指数明显优于醇提物。结论:天花粉水提物较醇提物有更好的抗HBV活性。
陈佳许昭发欧阳红涛彭敏源吴婷刘静刘艳平言惠文
关键词:天花粉HEPG2.2.15细胞HBSAGHBEAG
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的狭窄分布及其人群差异性
2012年
最近10多年来。包括最重要的BRCAl/2在内的多种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易感基因获得鉴定,并依据其肿瘤风险相关性程度被分别归入高、中和低外显率组别.随后它们的遗传学变异及致病机制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深入地开展,并揭示出其胚系突变具有人群或地域差异性,且局限于仅占10%-20%家族遗传性和旱发性乳腺癌的狭窄分布概貌。这些结果转而提示对于大量散发性乳腺癌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而言,必须更深入地探讨多重低风险易感多态性复合效应的影响。
贾天红任自敬张小琼朱敏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基因突变DNA多态性
miR-34家族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croRNAs表达异常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多种亚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发生。miR-34家族(包括miR-34a、miR-34b与miR-34c)是一个与细胞增殖、分化和癌变高度相关的microRNA家族。近年来,人们发现miR-34家族在p53调控网络和CLL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对miR-34家族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曹烨孙志卫梁拓刘静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53
microRNA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其通过降解mRNAs或抑制mRNAs翻译来负调控基因表达并可能调控着几乎每一个细胞生理进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肿瘤,miRNA的异常表达谱对于ALL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应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miRNAs已迅速成为ALL潜在的治疗靶点.
王梓李善妮刘静
关键词:MICRORNA细胞因子
一种BRCA1单倍型检测的PCR-PIRA方法的建立
目的:BRCA1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其突变赋予家族遗传性乳腺癌高发生风险,但遗传性乳腺癌在发病人群中只占10%-20%,大量散发性乳腺癌的相对低风险可能与BRCA1基因广泛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
贾天红任自敬杨斌陈文娟王丽朱敏刘静
关键词:BRCA1SNP基因分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REAL(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分类和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分类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类型,DLBCL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病症,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染色体易位,其中bcl-6基因的3q27染色体易位较为常见,还涉及bcl-2基因t(14;18)(q32;q21)的易位,以及t(8;14)(q24;q32)与IgH基因融合所发生的病变;异常体细胞高频突变涉及pim-1、myc、RhoH/TTF和PAX5等原癌基因;p53基因失活与其他基因突变;p16基因的沉默表达;原癌基因rel、myc和bcl-2扩增等多个方面,从以上方面总结不同基因病变在DLBCL发病中的作用.
崔蕴博方琳刘静
关键词:易位基因缺失基因扩增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