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2CB412507)

作品数:9 被引量:792H指数:9
相关作者:曹明奎李克让徐新良陶波於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生态系统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森林生态
  • 2篇森林生态系统
  • 2篇涡度
  • 2篇物量
  • 1篇多尺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遥感信息
  • 1篇中国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物
  • 1篇森林生物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系统模型
  • 1篇生物量
  • 1篇适应性管理
  • 1篇水稻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曹明奎
  • 5篇李克让
  • 2篇于贵瑞
  • 2篇於琍
  • 2篇陶波
  • 2篇徐新良
  • 1篇刘纪远
  • 1篇温学发
  • 1篇刘钢
  • 1篇张雷明
  • 1篇谢祖彬
  • 1篇吴绍洪
  • 1篇曾青
  • 1篇顾峰雪
  • 1篇朱建国
  • 1篇马红亮
  • 1篇王英
  • 1篇刘允芬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patial patterns of terrestrial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in China during 1981―2000被引量:12
2007年
As the third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highly vari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nd eco- logical pattern in both space and time. Quantification of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dynamic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ycle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gional and global carbon budget. In this study, we used a high-resolution climate database and an improved ecosystem process-based model to quantify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dynamic of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NEP) in China and its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81 to 20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EP increased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Positive NEP (carbon sinks) occurred in the west of Southwest China, southeastern Tibet, Sanjiang Plain, Da Hinggan Mountains and the mid-west of North China. Negative NEP (carbon sources) were mainly found in Central China, the south of Southwest China, the north of Xinjiang, west and north of Inner Mongolia, and parts of North China. From the 1980s to 1990s,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NEP occurred in the middle of Northeast China Plain and the Loess Plateau and decreasing trends mainly occurred in a greater part of Central China. In the study period, natural forests had minimal carbon uptake, while grassland and shrublands accounted for nearly three fourths of the total carbon terrestrial uptakes in China during 1981―2000.
TAO Bo1, CAO MingKui1, LI KeRang1, GU FengXue1, JI JinJun1,2, HUANG Mei1 & ZHANG LeiMing1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关键词:TERRESTRIALECOSYSTEMCYCLEPATTERNSCLIMATE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与应用分析被引量:70
2006年
遥感图像光谱信息具有良好的综合性和现势性,利用遥感信息和GIS技术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及碳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手段。本文对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利用遥感信息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四种主要方法:遥感信息参数与生物量拟合关系的方法、遥感数据与过程模型融合的方法、基准样地法(KNN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森林生物量估算的主要发展方向。
徐新良曹明奎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遥感信息KNN人工神经网络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被引量:73
2005年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已经成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适应性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敏感性和阈值的概念,中国生态环境的敏感带和脆弱性,脆弱性评估和中国生态系统脆弱分布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适应减缓对策。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在以下领域开展研究:自主开发新一代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综合评估模型(特别是双向耦合模型)、加强相关野外长期观测实验、开展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的研究等。
李克让曹明奎於琍吴绍洪
关键词:自然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脆弱性阈值脆弱性评估适应性管理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机理模拟及其与观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CEVSA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过程模拟植物—土壤—大气系统能量交换和水碳氮耦合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机理模型,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的验证。本研究对CEVSA模型中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定量表达进行了重要改进:将模型的模拟时间步长由“旬”改为“日”;增加了物候参数化的子程序;调整了生物量的分配方案;基于碳平衡模拟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等。分别使用改进前后的CEVSA模型模拟了3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模拟的结果与通量观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EVSA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季节动态,但在不同生态系统的不同时段,模型模拟的结果与通量观测相比还有一定的偏差,模型在碳交换关键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尤其是针叶林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以及生态系统对高温和水分亏缺的响应和适应等方面的模拟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验证。
顾峰雪曹明奎于贵瑞陶波温学发刘允芬张雷明
关键词:生态系统模型森林生态系统涡度相关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26
2007年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六次森林清查资料,结合森林生物量实测数据,采用分树种、分龄组的生物量—蓄积拟合关系,估算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六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3.8488PgC、3.6960PgC、3.759PgC、4.1138PgC、4.6563PgC和5.5064Pg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尤其是80年代以来,植被碳储量净增加1.8104PgC,平均每年以0.0823PgC的速率增加,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植被一直起着明显的CO2汇的作用。从碳密度的变化看,7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增长了3.001Mgha-1,其中幼龄林与中龄林碳密度分别增长5.2871Mgha-1和0.6022 Mgha-1,而成熟林碳密度却降低了0.7581Mgha-1,可见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主要来自于人工林的贡献,而且随着幼龄林、中龄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增长,中国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差异显著,森林植被碳库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南地区,平均碳密度以西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为大,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这种空间分布规律与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干扰强度密切相关。
徐新良曹明奎李克让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多尺度试验观测和跨尺度机理模拟被引量:59
2004年
准确估计陆地碳汇时空变化是预测气候变化和执行温室气体控制协议的基础.近10年来,以大型试验环境控制、涡度相关测定和定量遥感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多尺度生态观测网络的建立,获得和积累了大量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的数据.但是这些高强度和多尺度观测并没有显著降低对陆地碳汇及其变化估计和机理认识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是这些观测主要是在各个尺度上分别进行的,而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取决于从生物个体的短期反应到区域生态系统格局长期变化各个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试验和观测总是在特定尺度上进行的,认识和定量表达跨尺度相互作用需要应用机理模拟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生态机理模型以单一尺度试验观测数据为基础,不能现实地模拟生态系统大尺度格局、结构和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动态响应和适应.估计和预测由多尺度过程相互作用决定的陆地碳汇变化要求构建新的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和机理模型,集成和定量表达从生理生态过程响应到生态系统格局适应性变化的传递机理和非平衡生态系统演替机制.多尺度数据-模型融合(Data-modelfus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新方法,它包括应用多尺度观测数据建立跨尺度机理模拟模型;应用多种观测数据在不同尺度上对模型进行检验和验证;应用动态观?
曹明奎于贵瑞刘纪远李克让
关键词: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多尺度贮量观测网涡度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降水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73
2006年
相对于全球性的持续变暖趋势,降水量变化格局及其区域分异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1951~2002年中国约730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利用空间插值和Mann—Kendall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过去50多年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从60年代到90年代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在90年代后期出现回升,其中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已达到50年代和60年代的水平。同时,降水量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华北、华中、东北南部地区持续下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明显增加,而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和青藏高原西部60年代到70年代下降,80年代后期有所回升。中国北方有从十早到湿润转变的迹象,但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仍然处于持续的干旱期。中国降水量的总体下降及90年代后期的回升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区域变化格局与全球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减少的特征正好相反。
王英曹明奎陶波李克让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量
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C、N吸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9
2005年
采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技术研究2种N水平下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C、N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CO2显著降低水稻生物量和C在叶的分配比例,增加其茎、穗和根的分配。高CO2使N在叶的分配降低,穗的分配增加;低N和常规N处理水稻抽穗期根的分配分别降低9.67%和13.1%,其他生育期则增加3.5%~26.6%;拔节期茎的分配分别增加7.03%和5.71%,成熟期分别降低10.5%和7.43%。N水平对水稻生物量和养分分配的影响不显著。
马红亮朱建国谢祖彬曾青刘钢
关键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水稻生物量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评价被引量:69
2005年
未来100年气候变暖速度将比上一世纪提高2-10倍,势必对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脆弱性是当前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对其响应和适应的复杂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进展缓慢。本文在阐明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及其脆弱性评价研究的现状、方法,归纳和介绍了脆弱性评价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模型模拟研究、指标评价研究以及类比研究,指出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於琍曹明奎李克让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