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MZ005)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文元杨洪林谭志满郭心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鄂西南
  • 5篇土司
  • 3篇人类学
  • 3篇容美土司
  • 3篇土家族
  • 3篇苗族
  • 2篇社会
  • 2篇卫所
  • 2篇历史记忆
  • 2篇苗寨
  • 2篇记忆
  • 1篇地方化
  • 1篇信仰
  • 1篇瑶族
  • 1篇饮食文化
  • 1篇政治
  • 1篇政治选择
  • 1篇人类学阐释
  • 1篇人类学考察
  • 1篇少数民族地区

机构

  • 8篇湖北民族学院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陈文元
  • 6篇杨洪林
  • 1篇谭志满
  • 1篇郭心

传媒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民族论坛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武陵学刊
  • 1篇三峡论坛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部落神话与民族信仰——“盘瓠传说”的历史人类学阐释被引量:1
2017年
"盘瓠传说"是主要分布于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族源神话,在正史、方志、文人笔记等文本中皆有反映,体现了华夏族对南方蛮族的表述与认知。但作为少数民族,在以汉族为主流话语权的历史时期,苗族、瑶族、畲族先民通过自身的话语以神话塑造自己的祖先形象,成为信仰。从"盘瓠传说"中,我们看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多民族多面向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人们共同体的整合与分化的历史过程。
陈文元
关键词:苗族瑶族畲族民族信仰
改土归流与土民身份转型——以鄂西南容美土司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改土归流不仅包括土司,也包括广大土民。革除土司后,流官的行政干预与移民运动引发了土民社会的深刻变革与转型。土民身份转型是土民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为政治身份、社会身份、文化身份的转型。土民身份转型,是地方社会变革的动态转变,反映了地方社会逐渐整合进王朝国家的历史过程。
陈文元
关键词:改土归流身份
容美土司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土司"是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众多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土司文化的开发与宣传、土司学的构建,土司研究渐成学术热点。明清时期,容美土司是湖广地区实力较强的土司,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土司文化,成为一些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容美土司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史料辑录、兴亡发展、土司社会、土司文化、社会关系、国家认同等方面。
陈文元杨洪林
关键词:容美土司
土家族古代饮食文化体系与阶层性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土家族古代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家庭种养和渔猎采集,种类较多,饮食结构复杂。土司阶层和土民阶层是土家族古代的两个主要阶层,他们的饮食文化活动具有各自阶层性特征。土司阶层通过贡赋食物保持与中央朝廷向上的联系,通过馈赠食物维系与周边土司及汉族人间的横向交往,通过控制食物完成对官僚系统和土民的向下治理,土司关注的是饮食文化活动的意义。土民阶层具有生食遗风和共食群居的特点。
杨洪林郭心
关键词:饮食文化土家族土司
民间信仰的地方化与苗族移民家族社会构建的关系——基于鄂西南官坝苗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鄂西南官坝苗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官坝苗族移民群体——陆氏家族通过历史记忆塑造家族神——伏波菩萨,进而建造伏波庙,定期开展祭祀活动,实现了伏波信仰在官坝苗寨的地方化。在伏波信仰的地方化过程中,强化了官坝陆氏的家族观念,影响了家族院落的建造与维护,对其家族成员起到了教化作用与行为约束,促进了家族社会的构建。
陈文元
关键词:苗族
论明末清初施州卫的政治选择及其历史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明末清初,施州卫与活跃在川东鄂西的夔东十三家等农民军势力、南明势力、土司势力、清廷势力以及吴三桂势力有着复杂的政治关系。面对这些在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活动的势力,施州卫与拥明势力多有交集,采取了以自保为主的政治策略。施州卫作出这种政治选择既有卫所制度的影响,也有卫所官员有强烈国家认同的因素,还受时局所限。这种政治选择促进了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社会的整合、民族间的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
杨洪林陈文元
关键词:卫所政治选择
在国家和土司之间:卫所制度的变迁与转型——对鄂西南施州卫的再认识被引量:3
2017年
施州卫是明廷在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具有"军民卫"性质的卫所,对鄂西南地域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反过来,国家政局、地方社会环境、土司势力、卫所军户群体也同样影响着卫所的建置、生存状态与政治取向。在国家和土司之间施州卫经历了变迁与转型。从动态层面考察施州卫,既可以获悉明王朝的政治生态、王朝结构与卫所制度的实际运行状态,又可侧面窥视土司制度在王朝国家的实施情况与发展嬗变,解读卫所时代土家族地区的区域社会发展史。
陈文元
关键词:明代卫所制度建置
苗族历史移民族群性表述方式的变迁——以鄂西南官坝苗寨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历史上的移民现象是中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形成的直接原因之一。各移民群体在移出地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特定的族群性表述方式,这些固化的表述在迁徙过程中印记到了移民群体的历史记忆当中,落业初期迫于需要传统的族群性呈现出集体失忆状态,但在扎根移入地后,留存在移民群体中的历史记忆在现代背景下被重新表述,形成了历史移民族群性的现代表述方式。历史移民群体族群性的当下表述体现出历史性与现实性、情感性与工具性的多重动因。
谭志满
关键词:族群性历史记忆族群建构
家族建构过程中的认同与区分——以鄂西南谭氏为考察中心
2014年
宋元时期,谭氏已成为鄂西南地区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的大姓家族,但他们在清代中后期进行的家族建构过程中普遍形成了移民认同,并在家族内部形成"六大房"、"八坪谭"、利川谋道谭氏三个不同的认同中心。虽然他们在建构不同认同中心边界的时候形成了体现相互区分的表层历史记忆,但在深层的历史记忆中,他们仍有共同的祖先认同和地域认同。从谭氏家族建构过程看,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记忆有建构性的一面,也有根基性的一面。通常,在建构的历史记忆背后还有根基性的历史记忆。
杨洪林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历史记忆土家族
论明清之交容美土司的对外策略被引量:4
2014年
明清之交,面临南明、清廷、农民军和吴三桂等势力在鄂西南地区的交织,加上周边土司的制衡,容美土司选择了以自保为主的对外策略,尽量避免与各种势力产生正面的冲突。这种策略不仅保持了土民社会的基本稳定,还为容美土司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赢得了时机,更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
杨洪林陈文元
关键词:明清土家族容美土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