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8B02)

作品数:26 被引量:179H指数:7
相关作者:黄振武杨晓光朴建华孙建琴宗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贫血
  • 8篇妇女
  • 7篇膳食
  • 6篇铁剂
  • 6篇补充铁剂
  • 5篇营养
  • 5篇缺铁
  • 5篇缺铁性贫血
  • 5篇绝经
  • 3篇蛋白
  • 3篇育龄
  • 3篇育龄妇女
  • 3篇膳食营养
  • 3篇肿瘤
  • 3篇经期
  • 3篇绝经期
  • 3篇绝经期妇女
  • 3篇骨密度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机构

  • 20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复旦大学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南阳市宛城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国家食品质量...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3篇黄振武
  • 9篇杨晓光
  • 5篇宗敏
  • 5篇孙建琴
  • 5篇朴建华
  • 4篇张倩
  • 4篇潘逸茹
  • 4篇陈艳秋
  • 4篇汪正园
  • 3篇俞丹
  • 3篇卢佳希
  • 3篇霍军生
  • 3篇林轶凡
  • 3篇于健春
  • 3篇孙静
  • 2篇马志强
  • 2篇李宁
  • 2篇葛军娜
  • 2篇张秋菊
  • 2篇刘美娜

传媒

  • 5篇卫生研究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强化常用评价指标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更好地评估机体铁营养状况和食物强化干预效果,本文阐述了各种常用的铁评价指标的代谢、功能及特点,比较了各指标判断铁缺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提出了评价人群铁营养状况的推荐指标组合。
李杰霍军生孙静
关键词: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铁缺乏缺铁性贫血
补充铁剂对老年人贫血改善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贫血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特点及补充铁剂对老年人贫血的效果,为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在社区随机招募贫血的老年人76名(年龄60~79岁,男性25名,女性51名),每日口服一包铁营养包(主...
汪正园宗敏林轶凡陈艳秋谢华潘逸茹黄振武孙建琴
文献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不适用于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在妊娠糖尿病(GDM)筛查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15例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阳性的孕妇同时测定3hOGTT及HbA_1c,比较糖耐量正常(NGT)组、妊娠糖耐量减低(GIGT)组和GDM组HbA_1c分布情况,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3组HbA_1c分布几乎重叠,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95%可信区间为[0.626,0.690]。结论 HbA_1c不适用于GDM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李伟平凡聂敏杨国华张葵卢双玉刘俊涛高劲松马良坤向红丁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补充铁剂对上海育龄妇女贫血改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贫血育龄妇女补充铁剂的效果,为改善这部分人群的铁营养状况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招募贫血的育龄妇女74名,按Hb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年龄21~45岁,每日分别口服1包铁营养包(主要成分为焦磷酸铁和富马酸铁,含铁8mg)和安慰剂,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效果。干预前后两组均进行贫血相关指标检查、饮食频率调查及24h饮食回顾调查。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血红蛋白值由(104.9±8.84)g/L上升到(113.1±12.36)g/L,对照组由(104.4±8.96)g/L上升到(107.1±11.4)g/L,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值达标例数分别为10例和5例,比例分别为29.4%和14.3%。总铁摄入量(饮食铁加补充的铁)与血红蛋白值的改变呈正相关(r=0.372,P〈0.01)。结论连续3个月每日补充8mg铁可以改善育龄妇女的贫血状况。
王露汪正园宗敏谢华陈艳秋林轶凡潘逸茹朴建华孙建琴黄振武高淑芳
关键词:铁剂贫血育龄妇女饮食营养
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相关因素综合分析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直肠癌的部位、分期、临床症状、病理学、性别、年龄等因素与结直肠癌合并贫血的相关性。结果 319例结直肠癌的总体贫血发生率为44.20%,其中62.20%右半结肠癌患者合并贫血;23.82%直肠癌患者合并贫血,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贫血的总发生率为36.23%。心功能不全、黑便、右半结肠、肿瘤T分期、白蛋白血症是结直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低蛋白血症和右半结肠时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输血的比值比分别是3.004和8.356。结论结直肠癌贫血的发生与肿瘤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黑便、T分期、右半结肠癌是结直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而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输血的相关因素。
葛军娜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古应超
关键词:肿瘤相关性贫血结直肠癌低蛋白血症
北京怀柔区13~15岁青少年钙代谢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钙代谢平衡实验推算我国北方青少年钙的适宜摄入量。方法将北京怀柔区304名13~15岁青少年分为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每天补充含钙量分别为300 mg,600 mg,900 mg的奶粉。连续补钙1年后,从每个组男、女生各随机抽取4人,共32人,进行钙代谢实验。实验期共6天,收集研究对象在实验期间内摄入的饮食、排出的尿液和粪便,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钙含量。结果研究对象钙的表观吸收率为63.2%,男生为67.4%,女生为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研究对象的钙储留量为770 mg/d时达到平台期(男生为790 mg/d,女生为600 mg/d),对应的最低钙摄入量为1400 mg/d(男生为1320 mg/d,女生为1200 mg/d)。结论为满足钙储留量的增长以及使机体保持较高的钙吸收的需要,建议青春期少年要保证每日能摄入800 mg^1000 mg的钙。
卢佳希吴非同徐海泉徐春燕孟卓然黄振武张倩
关键词:钙代谢吸收率青少年钙摄入量
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被引量:7
2013年
性肿瘤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老年患者居多,营养不良及贫血发生率高,但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尚缺乏系统、规范的治疗。结直肠外科住院患者入院后24~48h内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围手术期合理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特别是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促进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及节省医疗费用,使结直肠手术患者获益。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围手术期提倡补铁治疗,有利于保护患者免疫功能和康复,减少输血及相关并发症,有利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康复及预后。
于健春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外营养营养风险补铁治疗
双膦酸盐治疗成骨不全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成骨不全症是以骨骼脆性增加和骨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反复发生骨折,致畸率和致残率较高.该疾患主要由重要的骨基质蛋白Ⅰ型胶原编码基因突变所致.以往成骨不全症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双膦酸盐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增加成骨不全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缓解骨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韩兰稳李梅
关键词:双膦酸盐成骨不全症
4种常见ER联合基因型哺乳妇女断奶补钙后的骨密度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常见ER基因联合型妇女的骨密度在断奶补钙后的自我恢复状况,以及补钙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地区满月产妇中筛选雌激素受体(ER)基因代表型ppxx、Ppxx、PpXX和PPXx各40名,每种基因型别产妇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补钙组(每日600mg钙,碳酸钙),另一组为对照组。产后3个月时,使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定仪测量母亲腰椎和左髋基线骨密度,并通过3d、24h的膳食调查计算其平均每日钙摄入量,随即补钙(补钙组)或给予安慰剂(对照组),1年后再次测定相同部位的骨密度。结果所有产妇,无论补钙与否,1年后腰椎和左髋的骨密度都增加或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ppxx型产妇补钙后左髋骨密度增加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其余型别产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产妇哺乳时间是髋部骨密度增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尽管武汉地区产妇的钙日摄入量较少,产后3个月起的1年内其腰椎和左髋骨密度仍明显增加;补钙至少对某些ER等位基因代表型产妇有益。
于波李芳龚洁曾晶周墩金杨晓光黄振武
关键词:哺乳骨密度补钙
Folin-Ciocalteu比色法应用于蔬菜和水果总多酚含量测定的研究被引量:63
2011年
目的优化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的条件,应用该法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定22种蔬菜和4种水果中的总多酚含量。方法以吸光度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样品中总多酚的浸提方法、测定波长、呈色反应体系中主要反应液的用量、显色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并逐一考察Folin-Ciocalteu比色法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后,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对22种蔬菜和4种水果中的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过一系列优化试验,确定Folin-Ciocalteu比色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50%丙酮溶液为总多酚提取溶剂,Folin-Ciocalteu显色剂用量2ml,10%碳酸钠溶液用量10ml,显色温度50℃,反应时间1h,测定波长765nm。没食子酸标准品在质量浓度0~0.20 mg/m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7),Folin-Ciocalteu比色法重复性试验RSD为3.89%,精密度试验RSD为1.89%,稳定性试验RSD为0.40%,平均回收率为102.12%,RSD为1.27%。22种蔬菜中豇豆总多酚含量最高(143.20mg/100g),西葫芦最低(10.54mg/100g),4种水果中苹果总多酚含量较高(83.77mg/100g)。结论 Folin-Ciocalteu比色法在本研究建立的最适条件下显色灵敏、准确可靠、稳定性高、简便易行,适用于对蔬菜和水果总多酚进行含量测定。
李文仙俞丹林玲孙静兰中伟霍军生
关键词:总多酚蔬菜水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