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DM023)

作品数:8 被引量:165H指数:6
相关作者:张景焕刘桂荣徐希铮初玉霞窦菲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创造力
  • 2篇动机
  • 2篇学业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 2篇小学生
  • 1篇学生数学
  • 1篇学问
  • 1篇学业表现
  • 1篇学业成绩
  • 1篇压力情境
  • 1篇元认知
  • 1篇数学
  • 1篇数学问题
  • 1篇数学问题解决
  • 1篇数学问题解决...
  • 1篇思维
  • 1篇题解
  • 1篇情境
  • 1篇问题解决能力

机构

  • 8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司法警官...
  • 1篇济宁职业技术...
  • 1篇华侨外国语学...
  • 1篇中铁十二局集...

作者

  • 8篇张景焕
  • 7篇刘桂荣
  • 2篇初玉霞
  • 2篇徐希铮
  • 2篇王辉
  • 2篇窦菲菲
  • 1篇乔娜
  • 1篇林崇德
  • 1篇李鹰
  • 1篇付秀君
  • 1篇师玮玮
  • 1篇王亚男
  • 1篇任菲菲
  • 1篇刘志敏

传媒

  • 2篇心理学探新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中介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策略学习后,小学生的画图表征策略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成绩均显著高于策略学习前。(2)画图表征策略通过元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窦菲菲刘志敏张景焕刘桂荣初玉霞任菲菲
关键词:元认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支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9
2013年
以331名初中生为被试,收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和父母参与,及学生成绩,以验证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支持对父母参与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绩;(2)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中,父母参与发挥了中介作用;(3)教师情感支持调节了父母参与中介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乔娜张景焕刘桂荣林崇德
关键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教师支持学业成绩
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3
2012年
在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的问题上,相关研究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在系统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奖励既可以促进创造力也可以阻碍创造力,这取决于对奖励的界定及对创造力的理解,也受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作用途径上,奖励可以通过动机或认知因素以及它们的综合作用对创造力产生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综合了奖励和创造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
徐希铮张景焕刘桂荣李鹰
关键词:创造力环境因素动机
道德创造力浅析被引量:1
2012年
在创造力的研究中最显著和最有用的一个概念的突破是领域特殊性,如今社会上诸多涉及道德的问题层出不穷,道德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文在总结国外道德创造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及总结网络焦点选取对道德创造力进行测量的材料,编制关于食品安全的道德创造力问卷。
王辉张景焕刘桂荣窦菲菲
三种压力与创意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以21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现场实验,探讨个体创意自我效能感在竞争、评价和时间三种压力情境下对创造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压力对于总体创造力的影响不同;三种压力都降低了变通性;时间、评价压力分别提高了流畅性和新颖性,竞争压力既提高了流畅性又提高了新颖性;压力不改变个体创意自我效能感,中等创意自我效能感被试在压力情境下具有最好的变通表现,效能感低分组表现最差。
张景焕王亚男初玉霞徐希铮
关键词:创造力压力情境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及其实践涵义被引量:12
2010年
创造力的领域特殊/一般性问题是创造力研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Baer和Kaufman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提出创造力游乐场理论。该理论以游乐场做隐喻,将创造力分为先决条件、一般主题层面、领域和微领域,并将创造力的一般性成分和特殊性成分联系起来,说明这两种成分在层级结构中是如何在不同程度上重叠的。这一理论是西方研究者提出来的,我国研究者在创造教育实践中也摸索出了类似的培养模式,两者互相印证,说明该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刘桂荣张景焕王晓玲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教育
高职生因果定向与学业表现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考察高职生因果定向的特点及因果定向与学生学业表现(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关系。该研究以修订的一般因果定向量表为工具,在济南和淄博的三所高职抽取505名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修订后的一般因果定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高职生在因果定向的三个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3)自主定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表现,控制定向显著负向预测学业表现,而非个人定向对学业表现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我国高职生与国外被试的因果定向特点基本一致,说明因果定向具有一定的文化普适性。同时,不同因果定向对学业表现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教育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因果定向的教育和引导。
刘桂荣张景焕王辉
关键词:学业表现
动机的激发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关系: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7
2011年
基于自我决定论的理论框架,采用动机激发类型问卷、学业自主调节问卷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对305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动机激发类型、动机调节方式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度控制/中度自主/高度自主的动机激发类型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创造思维;而高度控制的动机激发类型对创造思维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自主性动机显著正向预测创造思维;控制性动机对创造思维的预测作用不显著。(3)自主性动机在中度控制和创造思维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中度自主/高度自主和创造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创造思维各个维度上,自主性动机在中度控制和流畅性间、在中度自主/高度自主和独创性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中度自主/高度自主和流畅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基本支持自我决定论的有关理论预期,但在中度控制的动机激发类型上得出了与理论预期不一致的结论,作者对此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张景焕刘桂荣师玮玮付秀君
关键词:创造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