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70015)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孟钟捷孙立新张湉范丁梁王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史学
  • 4篇纳粹
  • 3篇史学家
  • 2篇德国史
  • 2篇战争
  • 2篇世界大战
  • 2篇屠杀
  • 2篇历史学
  • 2篇历史学家
  • 2篇马克思主义史...
  • 2篇纳粹德国
  • 2篇大屠杀
  • 1篇大选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体
  • 1篇贷款
  • 1篇德国大选
  • 1篇德国历史
  • 1篇第二次世界大...
  • 1篇第一次世界大...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6篇孟钟捷
  • 4篇孙立新
  • 3篇张湉
  • 2篇范丁梁
  • 1篇徐健
  • 1篇王超

传媒

  • 3篇史学史研究
  • 2篇江海学刊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历史教学问题
  • 2篇世界历史
  • 1篇理论学刊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邦德国“新右派”历史修正主义批判被引量:3
2014年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联邦德国部分倾向于民族保守主义的历史学家、时事评论家和自由作家连续发表著作,力图打破"禁忌",颠覆左派"知识霸权",重新解说德国历史,特别是纳粹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使纳粹主义"历史化"、纳粹罪行"相对化",在"卸却负担的"历史观的基础上,构建"有自我意识的"民族认同,恢复德国传统的大国地位。"新右派"历史修正主义虽然只是联邦德国政治文化中的一股"逆流",但有较深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必须予以认真对待,严肃批判。
孙立新
关键词:民族保守主义
1990年以来联邦德国重大史学争论概述被引量:4
2013年
自1949年建国以来,关于纳粹历史的史学争论在联邦德国从未停息,1990年两德统一后,"格德哈根辩论"、"关于国防军罪行展览之争"和"关于1941—1945年大轰炸的争论"又相继发生,再为联邦德国"争论文化"增添奇观。争论的反复出现既是联邦德国社会对于纳粹历史有相当大意见分歧的反映,也是联邦德国学术研究多元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的体现。这些争论固然暴露了种种自我辩护的企图,但也展现了大多数德国人高度自律的政治觉悟,其最终结果还是有利于对纳粹历史进行深刻批判和反思的。
孙立新
德国大屠杀纪念日刍议被引量:2
2015年
1996年,联邦德国把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比尔肯瑙集中营的日子"1月27日"确立为国家纪念日,命名为"纳粹主义受害者纪念日",或简称为"大屠杀纪念日"。这一举动既是德国社会经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后最终接受大屠杀历史的反映,也是新德国政府及其领导者在面临复杂国内外局势后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此后,该纪念日成为德国政府回应当代问题、塑造公众健康历史意识的舞台,并对国际二战记忆的塑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孟钟捷
关键词:奥斯维辛
德国的公众史学被引量:3
2014年
公共历史很早便出现在德国,但长期被职业历史学家所忽视和遗忘。直到大众社会出现、后现代史学浪潮前赴后继以及传播媒体更新换代后,公众史学的学科化任务才摆在德国学界面前。在培养机制上,以职业为导向和以项目为导向的两种公众史学类型各有长短;在问题意识中,历史文化、文化记忆和国际比较成为最重要的三个研究方向。不过,到目前为止,德国公众史学仍然处在起步摸索阶段。
孟钟捷
关键词:学科化
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大选新探
2013年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的几次国会大选中,希特勒和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赢得了胜利,而在支持纳粹党的德国选民中,女性选民占有很大比例,她们的选票对于纳粹党"竞选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德国妇女主要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才支持纳粹党的,这一突发性的支持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其结果也是灾难性的。
张湉
关键词:国会选举希特勒纳粹党
联邦德国极右派政党探研——以“德国民族民主党”为中心
2015年
在联邦德国众多的极右派政党中,德国民族民主党是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曾多次在州议会和城市议会选举中跨越5%选票障碍,赢得"竞选成功",至今仍在萨克森和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议会以及德国东部地区多个地方议会中拥有议席。该党主要由民族保守主义者和右翼极端主义者组成,其思想基础是"族民集体主义",所追求的目标则是颠覆联邦德国现行自由民主制度,建立一个强大的、自给自足的新帝国。面对咄咄逼人的"右派危险",联邦德国政府和广大民众严阵以待,自觉抵制,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理性、道义感和责任心。
孙立新
新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研究趋向刍议——以历史学家大会为考察对象的分析
2015年
新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趋势,部分体现在两年一度的历史学家大会分场话题的量化分析与初步定性描述中:在问题意识上,对于身份认同的追问仍然体现出延续性的特征,不过在结构方面却已显现出多元化的特质;在理论与方法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社会(结构)史向文化史的转向仍在持续,但跨学科的交融态势已经日趋明显;在研究视角上,伴随全球化浪潮而来的,是全球史的再度复兴和各类实践;在历史传授方面,德国历史教育学紧跟整个历史学的前进步伐,而且还慎重提出了"史学公众化"的命题。
孟钟捷
关键词:历史学
二战后联邦德国史学争论传统的路径演变被引量:3
2015年
二战后联邦德国爆发了若干大规模的史学争论。这些争论一方面反映了德国历史学家勇于争论、更善于争论的精神;另一方面反映了史学争论在新的媒体社会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本文试图在对争论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基础上,以费舍尔争论、历史学家之争和戈德哈根争论为代表,勾勒史学争论从学术论争到公共论战的路径演变,分析德国历史科学与公共领域和大众媒体的关系,并且从历史学家就此受到的挑战及其应对中有所感悟。
范丁梁
关键词:大众媒体
蒂莫西·梅森论纳粹德国的劳工和妇女政策
2014年
英国现当代知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蒂莫西·梅森以研究德国史见长,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对纳粹德国的劳工和妇女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在西方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德国史、广泛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实践也颇具借鉴意义。
张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论科尔政府务实的德国政策——以十亿马克贷款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初,联盟党科尔政府上台执政后审时度势,采取了务实的德国政策。面对当时日益严峻的欧洲中导危机,科尔政府一方面坚决支持美国在联邦德国部署新型中程导弹,另一方面针对民主德国的借贷危机,通过向其提供十亿马克的担保贷款,来向苏东国家发出缓和信号。该笔贷款作为科尔政府务实德国政策的有力践行,在促进两德关系进一步发展,缓和欧洲紧张局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标志着联盟党在其传统德国政策上发生重大转变。
王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