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9B04)

作品数:26 被引量:178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希强蔡寅赵瑞曲保安李铂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地震
  • 8篇地震预警
  • 6篇强震
  • 5篇预警
  • 4篇地震定位
  • 4篇自动识别
  • 4篇架构
  • 4篇P波
  • 3篇地震事件
  • 3篇遥感
  • 3篇震中
  • 3篇P波初动
  • 3篇初动
  • 2篇地震波
  • 2篇地震定位方法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异常
  • 2篇地震震中
  • 2篇震波
  • 2篇震级

机构

  • 32篇山东省地震局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中国地震局兰...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刘希强
  • 13篇曲保安
  • 13篇蔡寅
  • 9篇赵瑞
  • 6篇李铂
  • 6篇赵银刚
  • 5篇赵大鹏
  • 5篇王庆民
  • 5篇周彦文
  • 4篇李红
  • 3篇李霞
  • 3篇殷海涛
  • 2篇徐长朋
  • 2篇范晓勇
  • 2篇魏从信
  • 2篇赵冰
  • 2篇张元生
  • 2篇于澄
  • 2篇冯志军
  • 2篇于庆民

传媒

  • 7篇地震研究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地震学报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解析被引量:42
2013年
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3年3月底震中及其北部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异常区范围随时间逐渐扩大、幅度陡增;4月13日左右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缓慢收缩,异常持续时间近一个月,异常幅度最大值达到9倍多,最大值后3天发震。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显著,易于识别,进一步验证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在地震预判方面的作用。
张璇张元生魏从信田秀丰汤倩高见
关键词:静止卫星热红外遥感
现今地震预警技术及其在国内发展状况的探讨被引量:15
2012年
本文首先从地震预警的概念、系统构成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入手,对目前国际上地震预警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继而通过对国内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认为地震预警系统的开展在政府、社会、台网建设和研究基础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结合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对地震预警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和非技术性挑战进行了估计,并建议加强法律措施、公众教育、震害防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震预警系统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殷海涛刘希强李杰徐长朋
关键词:地震预警地震波
基于云计算的强震预警软件开发
2016年
依托专业地震监测台网,采用云技术环境,利用Java开发平台,开展地震早期预警软件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研制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早期预警软件系统,并在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试验场开展系统试验,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实现预警参数和地理信息的近实时动态发布。该软件在地震事件触发准确率、误触发判断及信息发布速度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从而提高地震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赵银刚王晨谭婧刘庆杰
关键词:云计算多线程技术功能模块
近震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震早期预警的S波震相实时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不对原始信号进行任何滤波处理,直接对三分向记录进行计算分析.首先根据P波前0.5s数据的卓越频率计算适用于该三分向记录的窗长,采用由偏斜角和水平能量与总能量比值的平方积作为确定S波识别区间的特征函数,将特征函数已有数据的5倍均值和5倍方差之和作为识别区间的触发阈值;然后采用VAR-AIC方法对两个水平分向识别区间的数据分别计算分析,对两个识别结果进行判断,最终确定S波初动时刻.经过对118个三分向记录的实际应用验证,通过自动识别结果与人机交互震相识别结果相比,本文方法对于S波相对P波尾波信噪比大于5dB的地震记录,其识别误差小于0.1s的概率高达89.39%.
曲保安刘希强蔡寅范晓勇林秀娜于庆民赵瑞李铂周彦文
关键词:近震自动识别偏斜角
近震S波震相自动识别
<正>对P波震相的自动识别源自20世纪70年代,迄今形成了能量检测、频率检测、偏振及AIC等有效的识别方法,对于波形数据采用经典滤波、小波分解、HHT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之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综合判断,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
曲保安刘希强蔡寅
实时地震监测台网中Voronoi图生成算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14年
地震预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震监测新技术和震灾防御新手段,实时地震监测台网中Voronoi图生成算法研究可为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对Voronoi图逐点插入算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时地震监测台网运行实际,提出了改进后的局部三角网格生长法,能够快速有效生成除中断台站之外正常运行台站的Voronoi单元,同时有效约束凸壳的生成。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生成的Voronoi图不失精度,但运行时间更短。
赵瑞刘希强
关键词:VORONOI图DELAUNAY三角形
高阶统计量和AIC方法在区域地震事件和直达P波初动自动识别方面的应用
<正>1.引言快速确定地震参数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之一,关系到预警时间的长短。本文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单台垂向记录和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方法进行了区域地震事件自动检测和震相识别探索研究,同时应用AIC方法对...
赵大鹏刘希强李红周彦文
利用濮阳地震集中区丛集地震P波走时差观测地壳介质的微动态变化
2012年
基于地震波及震相到时数据,经地震精定位及震中位置归一处理,给出了冀鲁豫交界地区地壳介质的微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该区中等地震前部分台站记录丛集地震P波走时差滑动平均值出现中短期负异常,即地壳介质速度升高,显示出不同方位地壳介质承压状态存在差异。
李霞周龙泉张志慧山长仑李亚军
关键词:地壳介质射线追踪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的救灾帐篷信息提取被引量:16
2015年
在分析救灾帐篷的光谱和形状特征基础上,将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针对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的救灾帐篷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基于帐篷初始样本在三维光谱空间中的范围对图像进行快速二值化初分类,通过聚类与尺寸滤波消除噪声图斑对后续信息提取的影响;然后引入不同结构模板的邻域分析和形态学方法还原对象空间形状,针对遥感影像的第一主成分,提取分割对象的光谱均值、局部二值模式对比度(LBP Contrast)均值、长轴长等特征;最后利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完整提取救灾帐篷。以灾后常用的0.2m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为例的实验结果表明,救灾帐篷识别率高达95.5%。该方法运算效率高,克服了蓬顶内部异质性和相似物的影响,对于利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开展救灾帐篷的检测与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吴玮秦其明范一大
关键词: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
地震预警中的动态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
<正>地震预警技术是近二十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技术,通过地震预警可以达到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地震预警技术中的关键核心问题就是对震中位置的准确定位。由于地震预警对时效性的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地震定位方法中对...
王庆民刘希强沈得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