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181)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杜林方高秀胡源冉艳骆玥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拟南芥
  • 4篇磷酸化
  • 3篇磷酸
  • 3篇LHC
  • 2篇蛋白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荧光
  • 2篇钴离子
  • 2篇离子
  • 1篇蛋白磷酸酶
  • 1篇烟草蚀纹病毒
  • 1篇叶龄
  • 1篇叶绿素A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片
  • 1篇衣藻
  • 1篇荧光发射
  • 1篇荧光发射光谱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8篇杜林方
  • 3篇高秀
  • 2篇胡源
  • 2篇骆玥
  • 2篇冉艳
  • 1篇唐秋菊
  • 1篇魏徵霄
  • 1篇刘骥
  • 1篇蒋佳宏
  • 1篇韩永光
  • 1篇段晓琼
  • 1篇王东
  • 1篇刘科
  • 1篇谢思思
  • 1篇朱国飞
  • 1篇肖清洁
  • 1篇惠心娣
  • 1篇袁翰
  • 1篇王豪

传媒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o^(2+)对莱茵衣藻生长及类囊体膜功能的影响
2010年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CoCl_2处理莱茵衣藻,结果表明:当钴离子浓度大于0.05 mmol/L时,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然后用不同浓度的CoCl_2处理莱茵衣藻的类囊体膜,分析了Co^(2+)处理前后类囊体膜的室温荧光发射光谱、DCIP光还原活性以及多肽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Co^(2+)处理(0.5~4 mmol/L)改变了Chla,Chlb以及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影响了类囊体膜PSⅡ的供体侧和反应中心,导致类囊体膜上PSⅡ的电子传递被阻断.
惠心娣段晓琼袁翰刘科杜林方
关键词:莱茵衣藻类囊体膜叶绿素荧光
水稻STN7激酶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2019年
本实验旨在研究野生型与stn7突变体在光合性能上的差异.实验包括检测种子萌发状况、用脉冲幅度调制成像荧光计IMAG-MINI测量叶绿素含量、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量SPAD值以及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并用photosynthesis软件拟合光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结果显示,WT和stn7植株的种子萌发情况和SPAD值几乎无差异,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显示WT的光合性能比stn7植株高,叶绿素a/b和光响应曲线的结果得出WT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光响应曲线结果还显示高光强下,stn7植株光合速率较高.本文研究发现STN7激酶在调节水稻的光合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秋莹李雪杜林方
关键词:种子萌发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SPAD值
拟南芥蛋白磷酸酶PPH1的结构预测与功能分析
2013年
拟南芥PPH1属于蛋白磷酸酶2C(PP2C)家族,主要参与捕光色素复合物LHCⅡ蛋白去磷酸化调控与光系统的状态转移,与STN7蛋白激酶共同参与调控LHCⅡ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为了解此酶的具体的催化机制和空间结构,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PPH1的疏水性、跨膜区、膜体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其核心结构域的三级结构,围绕蛋白磷酸酶的结构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关系进行探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特异位点合成多肽后,免疫家兔并成功制备抗体.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制备得到了PPH1特异抗体,证实此磷酸酶结构得以正确地预测.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以及突变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韩永光骆玥魏徵霄唐秋菊杜林方
关键词:去磷酸化PP2C抗体
菠菜43kD叶绿素a结合蛋白编码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2015年
将菠菜43kD叶绿素结合蛋白编码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sbC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实现了外源基因的可溶性表达.探讨了含组氨酸标签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包括表达单克隆、时间、温度对表达的影响).利用Ni2+-Sepharose 4Fast Flow亲合层析纯化出His-apo CP43蛋白.体外重组实验证实His-apo CP43能特异结合叶绿素a,经过温和电泳分离纯化所得体外重组色素蛋白复合物具有与提取自类囊体膜的天然CP43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荧光特性.
刘骥王豪肖清洁谢思思杜林方
关键词:原核表达荧光性质
不同叶龄拟南芥叶片中STN7激酶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光合生物的状态转换可以调节激发能在2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以响应环境变化,避免光对其产生损伤.状态转换过程中伴随着LHCⅡ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拟南芥STN7蛋白激酶参与了LHCⅡ蛋白的磷酸化和状态转换过程.借助STN7抗体与磷酸化苏氨酸抗体,研究了光照3h时STN7激酶在不同叶龄拟南芥叶片中的表达与LHCⅡ蛋白磷酸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拟南芥叶龄的增加,STN7激酶蛋白的稳态水平逐渐降低,而LHCⅡ蛋白磷酸化与叶片PSⅡ光合活力则在生长6w时为最大.说明STN7激酶的调节存在酶量与酶活性的调节,并且以后者为主.
高秀冉艳胡源褚胜利杜林方
关键词:拟南芥
钴离子对烟草蚀纹病毒蛋白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烟草蚀纹病毒蛋白酶(Tobacco Etch Virus protease,TEVp)是一种高特异性、高保守的重要工程蛋白,其结构稳定性尤为重要;钴离子(Co^(2+))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为了解Co^(2+)对TEVp结构的影响,运用内源荧光方法和同步荧光方法探讨Co^(2+)对TEVp结构的调控机理.光谱显示Co^(2+)对TEVp内源荧光有明显的淬灭作用,导致TEVp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疏水性增加.在300 K和311 K温度条件下,淬灭常数K_(sv)分别为4.161×10~2L/mol和2.129×10~2L/mol,结合平衡常数K_A分别为6.625×10~3L/mol和5.132×10~3L/mol,且动态荧光淬灭速率常数Kq远大于扩散碰撞淬灭速率常数的最大值2.0×10^(10)L mol^(-1)s^(-1),表明其淬灭机制属于静态淬灭.吉布斯自由能ΔG<0,焓值ΔH<0且熵值ΔS>0,表明Co^(2+)与TEVp的相互作用能够自发进行,且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本研究分析Co^(2+)对TEVp多种荧光光谱性质的影响和Co^(2+)对TEVp结构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为TEVp在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任思彦朱国飞杜林方
关键词:钴离子荧光发射光谱同步荧光光谱静电作用
氯霉素处理对拟南芥STN7和STN8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本实验运用多肽抗体、磷酸化抗体和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叶绿体蛋白合成抑制剂——氯霉素(CAP)处理对拟南芥叶片在生长光强下LHCⅡ蛋白与PSⅡ核心蛋白的磷酸化、STN7和STN8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CAP处理叶片在生长光强下STN7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减少,类囊体膜上酶蛋白含量较低,LHCⅡ蛋白磷酸化水平也较低;而STN8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增加,类囊体膜上酶蛋白含量增加了1倍,与PSⅡ核心蛋白中D1、D2和CP43的磷酸化水平较高相吻合.研究表明,氯霉素抑制叶绿体蛋白合成后并影响核基因STN7和STN8的表达.
冉艳高秀骆玥杜林方
关键词:氯霉素
光照与温度对拟南芥tak基因表达与LHC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TAK1和TAK2是拟南芥核基因编码的蛋白激酶,TAK1可能参与植物状态转换中LHCⅡ蛋白磷酸化的调控.根据TAK1蛋白序列,合成了一段含12个氨基酸残基的亲水短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并免疫家兔得到TAK1抗体.经免疫双扩散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该多肽抗体效价和特异性较高.借助TAK1抗体以及磷酸化抗体进行杂交试验,结合特异引物进行半定量PCR,研究了光照与温度对拟南芥tak1和tak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与温度调节LHCⅡ蛋白磷酸化,也会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影响tak1和tak2基因表达.LHCⅡ蛋白磷酸化对光响应趋势与TAK1蛋白水平变化相同.此外,低光照促进tak2基因表达,tak2基因转录表达受温度的影响较小.tak1和tak2基因表达调控方式不同,可能与启动子响应元件的不同相关.
蒋佳宏王东胡源高秀杜林方
关键词:LHC合成多肽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