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

作品数:508 被引量:3,481H指数:28
相关作者:张智光闫文德樊宝敏方晰张德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2篇经济管理
  • 156篇农业科学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政治法律
  • 28篇文化科学
  • 16篇哲学宗教
  • 13篇建筑科学
  • 9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2篇生态
  • 67篇林业
  • 28篇生态文明
  • 26篇森林资源
  • 22篇文化
  • 22篇林区
  • 22篇旅游
  • 21篇林权
  • 21篇国有林
  • 20篇土壤
  • 17篇森林文化
  • 15篇森林公安
  • 15篇生态安全
  • 13篇生态系统
  • 13篇资产
  • 12篇森林公园
  • 11篇国家公园
  • 10篇森林旅游
  • 9篇亚热带
  • 7篇抵押

机构

  • 82篇中国林业科学...
  • 68篇北京林业大学
  • 59篇南京林业大学
  • 54篇中南林业科技...
  • 53篇国家林业局
  • 50篇东北林业大学
  • 35篇南京森林警察...
  • 2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西南林业大学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遵义医学院
  • 7篇浙江农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兰州大学
  • 5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24篇张智光
  • 20篇闫文德
  • 18篇樊宝敏
  • 18篇方晰
  • 15篇张德成
  • 14篇孙桂丽
  • 14篇曹玉昆
  • 13篇朱震锋
  • 13篇项文化
  • 12篇陈绍志
  • 11篇梁小翠
  • 10篇张忠潮
  • 9篇曹顺仙
  • 8篇田大伦
  • 8篇李剑泉
  • 8篇陈俊
  • 7篇张卫民
  • 6篇谌小勇
  • 6篇田刚
  • 6篇聂影

传媒

  • 52篇林业经济
  • 3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0篇生态学报
  • 20篇林业经济问题
  • 1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2篇森林公安
  • 11篇林业科学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8篇生态经济
  • 7篇西北林学院学...
  • 7篇林业建设
  • 6篇林业调查规划
  • 6篇中国城市林业
  • 6篇农林经济管理...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国情国力
  • 5篇林业资源管理
  • 4篇价值工程

年份

  • 12篇2023
  • 6篇2022
  • 23篇2021
  • 33篇2020
  • 30篇2019
  • 57篇2018
  • 48篇2017
  • 78篇2016
  • 65篇2015
  • 43篇2014
  • 28篇2013
  • 16篇2012
  • 15篇2011
  • 18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5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库储量动态被引量:32
2015年
基于2000—2014年文献和著作资料中的湖南省森林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数据,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15年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结合1983年至2009年湖南省4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了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算术平均含量在9.53—22.86g/kg之间,灌木林最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异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层,0—80 cm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在95.44—181.30 t C/hm2之间,平均为137.15 t C/hm2,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中,随土壤深度增加,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下降,受森林类型的影响减弱。从1983—1987年到2009年,湖南省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库储量净增加了414.86×106t C,面积加权平均有机碳密度提高了10.98 t C/hm2,不同乔木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库储量的差异随着时间进程逐渐增大,主要分布在杉木林、松木林、阔叶林。天然林是湖南省乔木林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正逐步提高,经济林、竹林、灌木林对湖南省森林土壤层(0—80 cm)有机碳库储量贡献不同,且动态变化趋势也不同。森林土壤层有机碳库储量的变化与各森林类型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各森林类型面积的增减,与各项林业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人类活动深刻影响森林土壤的碳汇功能。
李斌方晰李岩项文化田大伦谌小勇闫文德邓东华
关键词: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
中国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多维测度与路径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面对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城市群因其独特的功能、地位,其绿色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学术界近年关注的新动向。从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内涵出发,从经济发展、生活空间、政策环境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2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现状进行测度与分析,总结各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差异与特点,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
李瑶董玮刘丞沙海江
关键词:城市群主成分分析
景观与奇观:旅游凝视下古镇的双向意义
2021年
在文化旅游愈演愈热的当今,古镇作为旅游资源,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被创造、重构、争夺意义的对象。凝视既是实现旅游体验的主要途径,更是旅游活动中一个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动态互动过程。在旅游凝视中,古镇旅游形象在两个层面被塑造:它们既是大地风景意义上的“景观”,承载着地方文化原真性,也是与消费社会有关的“奇观”,被用来满足旅游者的种种需求。景观与奇观,对古镇旅游发展有着双重导向意义。古镇在旅游凝视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于作为生活印迹的景观意义与作为消费场所的奇观意义的相互制衡。
薛芮阎景娟
关键词:旅游凝视景观奇观古镇
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种间关系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下游的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4个监测断面的样地植被状况进行调查,在2×2列联表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VR),应用联结系数(AC)、χ2检验与M. Godron稳定性测度方法对植被群落进行了种间联结分析与稳定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①总体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断面中没有出现显著正联结的植物群落,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演替目前尚未达到稳定水平,且阿拉干与依干不及麻断面的植物群落正处于发育初期。②植物群落种间关系不显著,分布松散,更倾向于独立分布。群落的结构不稳定,存在于同一个样地内种对之间的依赖性不强,个别区域植物群落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与排它作用。③根据已有的种间关系,可将塔里木河下游的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史浩伯陈亚宁李卫红孙桂丽
关键词:植被种间联结种间关系稳定性塔里木河下游
集群成长:我国木工机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木工机械产业目前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集群发展是其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对产业集群概念、特征及其成长模式和成长动力机制等一般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木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我国木工机械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王兆君
关键词:集群成长
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与模式探究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早已存在,但直到最近发生的常州"毒地"事件后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表明环境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性事实,也是社会对其建构的结果。环境事件的风险和危害、解决路径、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因而作为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与经历的环节也不尽一致。尽管如此,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代表的环境问题建构过程涵盖了环境问题建构通常经历的的阶段和关键环节,体现了环境问题建构的一般性规律。典型的环境问题建构可分为矛盾冲突形成与升级阶段、媒体介入阶段、上级政府关注和环境危害(风险)"问题化"三个阶段以及若干环节。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建构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转变。环境问题"多元主体共构型"模式,即特定环境状况变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环境危害或风险,受害者基于自身权益的需要,通过媒体或环保组织向基层政府(或企业)主张环境权益,引发上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从而将环境危害或风险"问题化",促使其最终解决。这一模式实际上反映的是受害者、政府、媒体、公众、环保组织、企业等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复杂互动和相互博弈的结果。
乔永平郭辉
关键词:环境问题
基于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的云南森林碳储量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系统估算云南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为研究区域尺度的森林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云南第9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的含碳率,分析乔木林中不同优势树种、林种、起源和龄组的碳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不同森林类型的总碳储量为1.05×10^(9)t,平均碳密度44.96 t·hm^(-2);2)乔木林中不同龄组的总碳储量大小排序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3)云南省天然乔木林碳储量为9.07×10^(8)t,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90.76%;4)天然林的平均碳密度为62.44 t·hm^(-2),近人工林的3倍。云南省森林碳储量、碳密度与林龄结构和起源关系密切,表现出森林碳密度随林龄增长而增加,森林碳储量随林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天然林碳密度和碳储量均远远大于人工林,该研究为区域尺度的森林碳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涂宏涛周红斌马国强张蓉杨书宇
关键词:森林碳汇碳储量碳密度
林权流转的效率及其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09年
林权流转实际上是林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延伸和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林地的规模经营,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率,促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本文阐述了林权流转的现势性;分析了林权流转的现状:虽然最近两年林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但从现实的流转效果来看,林权流转的比例偏低,流转效率低下;通过对制约林权流转的因素解析,提出了提高林权流转效率的路径。
聂影
关键词:林权
论林权改革对林业经营模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经营权是产权中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一种权利,它是使用权和所有权实现后的必然产物,也是收益权和处分权实现的必要前提,唯有产权所有人对经营权的灵活分配、高效使用,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真正实现产权的价值。本文将从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经营形式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林权改革对林业经营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石榴红张时淼王硕
关键词:林权改革木材
乡(镇)林业工作站队伍能力提升调研报告——以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和彰武县为例
2016年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新宾、彰武两县林业主管部门重视乡(镇)林业工作站队伍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建议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林业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创新基层林业服务模式,提高林业工作站发展能力和基层林业管理人员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加强林业工作站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科学技术推广能力、政策宣传能力以及服务林农能力;继续深化基层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林业行政管理能力。
董原聂金山郭露平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