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232)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世忠姜晓丹卢凤飞李明卢国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3篇帕金森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源性
  • 2篇神经干
  • 2篇神经干细胞
  • 2篇神经元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细胞治疗
  • 2篇间充质
  • 2篇骨髓
  • 2篇干细胞治疗
  • 1篇多向分化
  • 1篇多向分化潜能
  • 1篇氧化铁颗粒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真核表达载体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世忠
  • 4篇姜晓丹
  • 4篇李明
  • 4篇卢凤飞
  • 3篇卢国辉
  • 3篇郭燕舞
  • 2篇徐如祥
  • 2篇邹志浩
  • 2篇李振勇
  • 2篇陈强
  • 1篇刘剑
  • 1篇陈镇洲
  • 1篇周媛
  • 1篇王雪峰
  • 1篇寇盛斌
  • 1篇姚晨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生物学特性,并验证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通过酶消化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获取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和生长特点;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CD29、CD44、CD73、CD90、CD34、CD45、CD14)的表达;在特定诱导条件下,使其向成骨、成脂、成软骨方向分化,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人足月胎盘底蜕膜中分离的MSCs呈克隆样生长,形态类似于骨髓MSCs,传代后细胞增殖迅速,细胞倍增时间为(2.21±0.21)d;大于70%的细胞处于静止期(G0/G1期),阳性表达CD29、CD44、CD73、CD90,不表达CD34、CD45、CD14;经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Alcian blue染色均呈阳性表现。结论胎盘底蜕膜中含有丰富的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有希望成为另一新颖的干细胞来源。
卢国辉张世忠陈强王雪峰卢凤飞刘剑李明李振勇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
脂肪源性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方法,探讨GABA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取大鼠脂肪组织,利用本单位自行配制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利用GABA能神经元定向诱导培养基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二次定向诱导.并对其进行特异性鉴定。将诱导成功的神经干细胞、GABA能神经元分别移植入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丘脑底核,在移植后2周、4周、8周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情况。结果体外扩增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过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培养后,细胞定向诱导并表达巢蛋白、神经元烯醇化酶fNSE)等神经干细胞标志。经GABA能神经元定向分化培养基二次诱导后,免疫荧光鉴定细胞GAD65阳性。立体定向移植细胞4周后,神经干细胞组与GABA能神经元组的大鼠行为学均得到改善,且GABA能神经元组的疗效更加显著。结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GABA能神经元,将其移植人大鼠的丘脑底核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的运动功能。
郭燕舞李明陈镇洲卢凤飞张世忠姜晓丹徐如祥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基因修饰骨髓源性神经元样干细胞治疗帕金森大鼠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修饰的骨髓基质源性神经元样干细胞(neuronoid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stem cells,NdSCs-D—BMSCs)在脑室移植途径下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酶切鉴定后的新构建质粒pEGFP—C2-TH经电穿孔法转染培养第8天NdSCs—D—BMSCs,注射到PD大鼠模型右侧脑室,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移植细胞在大鼠脑组织内的迁移,以及高效液相方法检测脑内DA含量。结果质粒pEGFP—C2-TH转染NdSCs—D—BMSCs移植后10周,PD大鼠症状显著改善,DA恢复至正常水平33.0%,移植细胞可以在PD大鼠脑内存活,并出现远处迁移。结论TH修饰的大鼠NdSCs—D—BMSCs经脑室移植对PD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为临床中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邹志浩张世忠姜晓丹张文德周媛徐如祥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2
2010年
在人体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中,许多疾病都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如白血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但国际公认的体现一个国家或实验机构干细胞水平的还是神经干细胞的临床治疗结果,而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由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相对明了,临床症状典型,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被关注,常常被认为是干细胞的试金石。
张世忠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神经干细胞帕金森病人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水平
超小超顺磁氧化铁颗粒标记对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使用超小超顺磁氧化铁颗粒(uSPIO)c对大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进行体外标记,研究不同浓度的USPIO对大鼠ADS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确定其标记ADSCs的适宜浓度。方法实验分为8个组,其中6组依次添加不同终浓度的USPIO(180μg/mL、135μg/mL、90μg/mL、45μg/mL、22.5μg/mL、11.25μg/mL)。另2组为阴性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检测USPl0标记ADSCs的效率,同时采用CCK-8及Alamarblue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USPIO标记浓度在45μg/mL时,普鲁士蓝染色后ADSCs胞浆内可见大量蓝色颗粒,标记效率在95%以上;USPIO标记浓度在90μg/mL及以上时,标记效率约100%。CCK.8及Alamarblue检测结果表明USPl0在11-25μg/mL范围内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较小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将45—90μg/mL确定为适宜浓度。结论USPIO可在体外有效标记ADSCs,并且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
姚晨郭燕舞李明陈强卢凤飞卢国辉张世忠姜晓丹
关键词: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活力
pDsRed2-N1-SDF-1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pDsRed2-N1-SDF-1α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观察其在MSCs内的表达。方法设计并合成SDF-1α基因引物,用RT-PCR法从小鼠平滑肌细胞中扩增出带有XhoI与EcoRI酶切位点的SDF-1α基因片段,将SDF-1α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DsRed2-N1上,酶切和测序鉴定。培养小鼠MSCs并Vimentin蛋白免疫荧光鉴定。通过脂质体将pDsRed2-N1-SDF-1α转染入小鼠MSCs。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的MSCs表达SDF-1α蛋白的情况。结果扩增出的基因片断大小与基因文库中已知的SDF-1α序列大小完全相符,酶切也得到目的基因片断,测序结果显示与已知的SDF-1α序列相同,成功构建pDsRed2-N1-SDF-1α真核表达载体。培养的细胞经Vimentin蛋白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pDsRed2-N1-SDF-1α表达载体转染到MSCs,24h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可见SDF-1α融合蛋白表达。结论pDsRed2-N1-SDF-1α真核表达载体能够在小鼠MSCs中表达SDF-1α蛋白。
李明张世忠邹志浩郭燕舞卢凤飞姜晓丹寇盛斌卢国辉李振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真核表达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